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118篇
综合类   135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吕廷恕  付欣睿  董学军 《河南地质》2011,(12):I0001-I0001
近年来,驻马店市国土资源局在切实搞好土地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出实招、下工夫、求突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7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确定了十二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建议》明确提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建议》是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十四章对海洋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深刻领会《建议》精神实质,全面落实《纲要》目标任务,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全面谋划海洋事业发展,保障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3.
海岸带是海陆过渡的一个独立地质环境体系,也是陆海相互作用的发生地.详细介绍了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项目下的海岸带陆海交互作用(LOICZ)国际研究计划的研究对象、科学目标以及研究内容等.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计划"(JGOFS/LOICZ)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在长江口、黄河口和珠江口等...  相似文献   
74.
李响 《国土资源》2011,(3):8-13
GDP减速,幸福提速,国富民强……今年两会期间,幸福成了人们谈及最多的话题。对普通民众来说,幸福将不再是个抽象的字眼儿,高高在上。审议和讨论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是今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议程之一。在规划纲要草案中,很多内容涉及三农问题以及城乡统筹、资源税改革、灾害防治等问题,与国土资源工作密切相关。这些问题关乎民生,关乎人民群众今后的生活是否幸福,也关乎规划能否真正得到落实,自然受到两会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他们在建议、提案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表达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观点,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75.
甘肃省城乡统筹发展程度地域差异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ESDA-GIS的空间分析框架,利用甘肃省2007年87个县(市、区)的统计数据,对其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格局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统计数据进行了概括性因子分析,随后对县域统筹发展水平的空间结构进行了探索性分析,最后将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局域空间自相关系数按县级行政单元进行聚类。结果表明:甘肃省域范围内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格局,并具有增长极带动下的区域整体发展特点;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空间差异显著,在空间上体现出两极俱乐部趋同的集聚态势;各县级行政单元自身的政府调控水平和建设水平组合特征不均衡,各项指标非平行发展。ESDA-GIS空间分析方法可以清楚地解释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空间异质性问题,并且具有直观的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76.
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针对当前日益加剧的土地供需矛盾,我县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载体,大力开展城乡增减挂钩工作,努力破解发展难题,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目前,我县共获得省厅批准增减挂钩周转指标2363亩,其中保障产业集聚区1409亩,建设了金刚石产业园、纺织服饰产业园和医药制品产业园,...  相似文献   
77.
统筹城乡发展导向的中心村镇建设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为促进乡村空间重构、优化城乡格局提出了新要求。中心村镇是连接城市和散乱村庄建设的纽带,通过推进一定乡村地域的组织、产业和空间"三整合",可以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与健康发展,中心村镇建设的科学规划与决策也亟需相关理论支撑。以乡村地理学、乡村规划学和乡村社会学等领域为背景,着眼于空间、时间和主体3个维度,对增长极理论、中心地理论、农业区位论、经济成长阶段论、空心村生命周期理论、社区(公众)参与等中心村镇建设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分析,探讨了这些理论在我国中心村镇建设与规划中的应用,认为中心村镇建设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分类指导我国中心村镇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78.
2011年5月9-10日,中国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河南郑州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河南省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由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省地理学会、河南大学环境规划学院承办。中国地理学会  相似文献   
79.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建设占用耕地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亟需寻求有效的耕地占补途径。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农村经济需要更加有力的投资拉动,新农村建设也需要找到更加高效的着力点。村庄整治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村庄整治建设及其后续的土地整理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利用格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城乡一体化理念指导下开展村庄整治建设,有利于高效配置城乡土地资源,缓解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促进土地要素在城乡(区域)间的高效流动,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因此,探索总结村庄整治建设的优化模式和途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三亚市为例,提出了统筹城乡视角下村庄整治建设需要遵循的8项原则:依据村庄发展演变的主导驱动力差异,提出三亚市村庄整治建设的4种模式,即城镇扩展模式、项目带动模式、中心村集聚模式和移民拆建模式。为推动各种模式顺利实施,从农村产业培育和农民就业、多元融资渠道以及土地利用机制创新3个方面探讨了村庄整治建设的长效机制,旨在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村庄整治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80.
在对5·12汶川大地震灾区考察中发现,汶川大地震暴露出山区发展中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尤其是山地科学研究现状存在很大缺憾.针对所暴露的问题,重新对山地科学研究的丰富内涵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指出无论是山地科学体系构建,还是山区资源环境的保护利用、山区发展布局、灾后重建,山地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科学体系及其山区发展中的安全等问题,都需要尽快建立起一个国家层面的政策调控机制,进而科学指导编制山地科学研究分期计划,加强布局,调动和协调国内相关研究力量,形成山地科学研究的合力,整体上促进山地科学的发展,推动山地科学基础理论与技术创新和重大突破,从科技创新方面支撑和促进山区又好又快又安全的发展.最终引领世界山地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