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92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29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2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村镇空间结构演变与驱动力分析——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巧真  孙金华 《测绘科学》2010,35(2):109-111,144
本研究以北京市密云县为研究区,基于多期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结果,选取公路和河流两个因素,采用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村镇的变化特征,总结出村镇空间结构演变规律。从自然驱动力和人为驱动力两方面分析对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自然驱动力主要从地形和河流两方面进行分析;人为驱动力主要从人口、经济发展、公路和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此研究结果可用于辅助村镇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532.
533.
地籍学     
  相似文献   
534.
本文是以烟台市的城市发展为例,在不考虑内部结构变化的情况下进行城市边界扩展预测,采用了遥感手段和G IS软件对城区历史边界序列进行提取和识别,同时应用放射线原理来挖掘城市各个方向上的扩散规律,得出了烟台市区的扩展规律,并对其驱动力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35.
选取1984年、1993年、2002年、2011年和2020年烟台市辖区遥感影像图,利用ENVI软件和监督分类法研究其建设用地变化。采用扩展强度与动态度指数、等扇分析法、城市紧凑度、分形维数等方法分析烟台城市扩展的时空特征,基于地理探测器和多元回归揭示城市扩展驱动力。建设用地变化结果表明:烟台城市扩展强度呈明显的“V”字型结构,扩展的阶段性显著,扩展动态度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城市扩展方向分异明显,南部最为剧烈。城市空间形态的复杂程度降低,呈现多组团的滨海带状城市空间形态。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区位环境因素是城市扩展的基础,人口、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带动城市的自发性扩展,政策规划对城市扩展有明显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536.
湖泊水资源持续损失已经成为影响半干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然而,由于缺少长期连续的湖泊动态监测数据,该地区湖泊水资源损失过程及其与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详细的评估.针对此问题,本文以位于半干旱地区的岱海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型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从1986—2020年258景Landsat遥感影像中提取湖泊水体边界,结合湖泊水位数据,重建了近60a岱海水资源量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961—2019年期间,岱海急剧萎缩,湖泊水量共减少9.88×108m3.同时水量变化趋势分段函数拟合结果表明,岱海水量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1961—1978年,水量损失速率为0.726×107m3/a的缓慢损失阶段;1979—2004年,水量损失速率为2.10×107m3/a的快速损失阶段;2005—2019年,水量损失速率为3.39×107m3/a的加速损失阶段.相关分析表明:岱海水量损失与流域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537.
土地覆盖变化影响局域的能源和水平衡,并在全球范围内促进碳的净排放。基于欧空局气候变化倡议项目最新发布的1992年—2015年300 m分辨率的全球土地覆盖数据集,本文分析了1992年—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土地覆盖类型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992年—2015年沿线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加190.00×103 km2、57.97×103 km2和260.39×103 km2,森林、灌木、湿地和水体面积分别减少61.14×103 km2、34.22×103 km2、74.28×103 km2和44.41×103 km2。2000年—2015年与1992年—2000年相比,沿线土地覆盖变化的区域空间格局基本一致,但区域变化呈现了新的特征。东南亚区建设用地扩张明显加速,耕地面积增速下降,森林面积减速上升,灌木面积减速下降明显;东亚区建设用地持续高速扩张,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森林面积减速明显下降,草地面积持续增加;中东欧区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明显下降,耕地面积减速上升;俄罗斯建设用地扩张持续缓慢,森林面积稳中有升,草地和灌木面积增速下降。分析进一步显示人口增长、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相关政策是造成沿线国家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538.
Tóth总结提出的"嵌套式多级次水流系统",和张人权等学者归纳总结的重力驱动地下水流系统理论,是地下水运移的重要理论基础。地下水的流动可能受到重力势、压实势、构造挤压力共同作用。然而,在对流型水热系统中发现了地下水补给区位置低于排泄区的反常现象。由于温度升高导致地热水密度减小和压力增大,使得地热水的实际压力水头增大,是出现这种反常现象的物理基础。笔者定义这种额外增大的压力水头为"地热驱动力",分析其大小与地热水温度、盐度、黏滞度的关系并给出量化计算方法。在广东阳江新洲地热田的研究实例中,地热驱动力的启动点位于地热水循环的最深处4.34 km,该处由温度升高产生的地热驱动力的标准水头为+351.59 m,由盐度增加产生的地热驱动力的标准水头为-2.78 m,总的地热驱动力的标准水头为+348.81 m。地热水温度越高,地热驱动力越大;盐度越大,地热驱动力越小。地热驱动力的额外加持作用可以加快水热系统中地下水的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