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张宝贵 《地球化学》1977,(2):147-158
Discuss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geology and origin of a certain chromite deposit from a viewpoint of migmatization. 47 chromite orebodie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is area. All of them, variously shaped as irregular lens, chambers, kidneys,etc., occur in migmatite, showing dear-cut contacts with the latter.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 of these deposits are exceedingly simple, composing mainly of chromium phlogopitc and chromite and, to the less extent, of pyrite, chalcopyrite, galena,rosite aaad etc. The pre-existing chromite deposit, which is magmatic in origin, is decply altered by migmatization, eventually giving rise to metamorphosed chromite deposits as are seen at present day.  相似文献   
42.
铬铁矿床成因可分为两大类:岩浆铬铁矿床和地幔变质橄榄岩残、滞留铬铁矿床。后者直接受上地幔岩熔融程度所制约。而岩浆铬铁矿床的形成除决定于上地幔岩熔融岩浆总成分外,还受岩浆分异结晶作用,岩浆就位的地质条件和规模所决定的结晶速度和状态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43.
44.
对豆荚状铬铁矿床成因及评价准则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于蛇绿岩套地幔橄榄岩中的豆荚状铬铁矿床,有高铬及高铝两种类型;前者属于PPG蛇绿岩系列,后者属于PTG蛇绿岩系列。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高铬型铬铁矿是原始地幔岩高度熔融再造的产物。高熔系指随熔融程度的增高,原始地幔岩中的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借助于不一致熔融转变为橄榄石和铬尖晶石,导致了纯橄的形成。  相似文献   
45.
三描礼士蛇绿岩杂岩体由阿科杰和科托两个地块组成,它们具有不同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阿科杰地块呈现岛弧亲缘性,而科托地块为岛弧-大洋中脊过渡特征。阿科杰地块为富铬冶金级铬铁矿床的主岩,而科托地块产富铝耐火级铬铁矿床(铬铁矿的XCr<60)。  相似文献   
46.
芬兰科密铬铁矿床是欧洲规模最大的铬铁矿床。对该矿床的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该矿床与古元古代层状超镁铁质杂岩体具有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杂岩体内的铬铁矿床具典型的层状堆积特征,矿层延伸稳定。由于Cr/Fe值较低,该矿床矿石品位在世界同类矿床中属偏低水平。同位素年代学证据表明,其形成于古元古代早期(2.44 Ga),是由卡累利阿造山作用诱发多期次岩浆侵入活动并与新太古代基底岩层发生混染作用形成的。科密铬铁矿床属于层状铬铁矿床,其地质特征与中国目前已发现的豆荚状或似层状铬铁矿床存在一定区别。  相似文献   
47.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穆斯堡尔谱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在温度为300K条件下罗布莎铬铁矿穆斯堡尔谱的特征。根据谱形将全谱分民三套双峰,其中中第Ⅰ、第Ⅱ 由四面体中的Fe^2+产生的,第Ⅲ套是由八面体中Fe^3+产生的;总结出了中心位移值与铬铁矿平衡压力以及四级分裂值(QS),铬铁矿平衡温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了铬铁矿的成国在。研究结果表明,铬铁矿穆斯堡尔谱的两上重要参数δ和QS在铬铁矿成矿预测中可以 作为矿物学标型特征来推测矿床的成因,参数的质量达  相似文献   
48.
赋存于蛇绿岩中的豆荚状铬铁矿床是全球铬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具有重要战略及经济价值。目前关于豆荚状铬铁矿床的成因尚存分歧。本文总结了全球豆荚状铬铁矿床在矿床地质和矿床地球化学方面的共性特征,以及豆荚状铬铁矿床的成矿模型。这些模型在解释豆荚状铬铁矿矿床成因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成矿母岩浆的地幔源区特征、形成条件、性质,难以限定成矿母岩浆的通量,如何精细刻画地幔中Cr及铬铁矿迁移-富集过程,俯冲动力学过程对成矿有何贡献,等。针对这些问题,未来的工作可聚焦于熔体包裹体研究、探索矿体下部是否存在深部岩浆房、熔-岩反应及流体搬运铬铁矿的实验岩石学及热力学模拟研究,以及探索与俯冲过程密切相关的成矿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