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7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283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133篇
地质学   1230篇
海洋学   136篇
天文学   84篇
综合类   125篇
自然地理   28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通过对莱州湾南岸Lz908孔下部47m沉积物的粒度分析,揭示了该地区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平均粒径介于3.2Φ~7.4Φ,大部分为黏土质粉砂,少部分为砂质粉砂,亦含有少量粉砂质砂;分选系数介于1.1~2.5,分选较差;偏度绝大多数介于0.7~2.4,表现为正偏和极正偏;峰度介于1.9~3.4,表现为平坦和正态。通过粒级组成、粒度象特征、粒度结构散点图等的综合分析,表明:钻孔下部沉积物与上部沉积物相比,指示了相对低能稳定的水动力环境;莱州湾南岸地区在早-中更新统处于浅湖相与深湖相交替存在的沉积环境。因此,本文认为对渤海莱州湾南岸地区沉积物粒度特征的研究可以有效的判断沉积环境,提取古环境信息,是沉积环境的重要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风湿骨痛药酒槌敲打结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和甲氨蝶呤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风湿骨痛药酒槌敲打治疗。结果:显效进步率治疗组为89.6%,对照组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TJC、SJC、晨僵时间、ESR、RF、CRP、HAQ评分、DAS28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风湿骨痛药酒槌敲打结合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塞来昔布胶囊和抗风湿药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3.
美国纪行     
付申珍 《地理教学》2019,(10):F0002-F0003,65
美国幅员辽阔,东西跨度大,南北延伸广,地形多样,气候复杂,河湖众多,资源丰富,风光旖旎。2017年暑假,笔者曾在美国本土畅游,开展研学,现拾取点滴分享。1.“雷神之水”——尼亚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安大略湖和伊利湖间的尼亚加拉河(Niagara River)上。河水从伊利湖中缓缓流出,遇河道变窄,落差猛增,水流湍急,尔后河水被一座多石小岛——山羊岛(Goat Island)分开,从几十米高的石灰岩断崖上飞泻而下,形成马蹄瀑布(Horseshoe Falls)、美国瀑布(American Falls)、新娘面纱瀑布(Bridal Veil Falls)三部分。  相似文献   
94.
以额河源流采金后废弃矿区为研究对象,于2011—2015年期间,通过采取不同恢复措施从被破坏矿区草地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角度分析植被恢复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恢复措施促使各植物群落的物种数增加了5%~30%,说明采取恢复措施使得矿区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2)综合植被群落结构、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措施A5(推平+圈羊)、A4(推平+补水)、A3(推平+覆土+黑加仑)较其他措施恢复效果更为显著。(3)通过对各样地植被丰富度指数(R)、Shannon 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Pielou (Jsw)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指数曲线拟合关系最好。表明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均存在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0.05)。本研究可为类似矿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5.
陕西省商南县湘河地区钒矿成矿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深入研究了陕西省商南县湘河地区钒矿床的成矿特征,并探讨了该类矿床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钒矿主要产出于青石峡-余家台倒转复式向斜两翼下寒武统水沟口组下岩段硅质岩夹泥岩的泥岩中,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钒矿床中所有岩石都含有较高的SiO2,硅质岩以隐晶质石英和玉髓为主,有沉积成因重晶石;V与Cr、U、Ba相关性好;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具有或正或负的Ce异常和明显的Eu正异常、向右倾的图形.上述特征都反映出该地区钒矿床具有典型的海底热水流体特征,此类钒矿床可称之为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96.
通过1:250 000天水幅区域地质调查,在礼县鲁班石、郭家坪、青林寺、大南岔沟、固城一带的石炭系地层中相继新发现了丰富的珊瑚、腕足、蜓及非蜓有孔虫、牙形刺及古植物化石,为该地区石炭纪地层的划分和时代归属提供了重要证据.经过区域对比,发现原划地层单元的名称和时代归属都有值得商榷之处.根据新发现的化石及其组合特征,重新厘定了本区石炭纪地层的地层序列和岩石地层单元名称.  相似文献   
97.
近地天体望远镜是巡天望远镜, 具有短焦距、大视场、低空间分辨率的光学特点. 望远镜只有一个主焦点, 焦距1.8 m, 底片比例9um/'', 像斑几何能量集中度EE80 ≤2''(像斑环绕能量的80%,即80% encircled energy, 记为EE80), 有效视场直径为4.28-°(14.3deg2), 目前配10k times 10k的STA1600LN CCD (charge-coupled device) camera, 观测视场为9deg2. 通过光学系统设计, 在原光学系统上增加副镜及场改正镜, 获得了焦距9m的卡氏焦点和内氏焦点,底片比例43.6 um /",在直径15''的可用视场内,像斑EE80≤0.5",为近地天体望远镜实现多终端观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桑塔木地区三叠系曲流河三角洲存在证据与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厘清桑塔木地区三叠系砂体成因类型,指导油气勘探,利用岩心、钻测井、分析化验及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研究碎屑岩的粒度、结构、沉积构造、砂体的空间展布、地震反射特征等.结果表明:三叠系TⅡ油组具有粒度细、分选磨圆好、发育小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及水平层理,呈指状产出,地震剖面上具有前积反射构型,典型相干体地层切片见曲流特征的特点,是典型的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同时,研究区曲流河三角洲发育2种亚相6种微相,其中平原亚相发育天然堤、水上分流河道及河漫沼泽微相,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支流间湾3种微相;区内TⅡ油组以发育北部和西南部2个主要方向的曲流河三角洲为主,其中北部三角洲规模大,平原和前缘亚相较发育,西南部三角洲以前缘亚相为主,平原亚相以分流河道沉积为主,前缘亚相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该三角洲的形成与地形坡度及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
2013年7月7~11日,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持续性强降雨天气(以下简称四川“7.9”暴雨).此次过程的降水中心稳定少动、降水强度及总量大、持续时间长,累积降水量最高达到了1000ram以上,造成严重灾害.为分析位于孟加拉湾地区的大气河对四川“7.9”暴雨的影响.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研究孟加拉湾大气河水汽对这次暴雨的作用及影响,得到的结果表明:此次持续性暴雨过程中,孟加拉湾大气河受西太平洋副高东撤影响,并在200 hPa和850 hPa高低空急流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向四川地区输送水汽.这种水汽输送一直持续到11日才停止,此时降水也趋于结束.在整个暴雨过程中,850 hPa上孟加拉湾大气河输送的水汽由于云贵高原阻挡,而绕开云贵高原在南海地区与西太副高外围的水汽以及南半球的越赤道气流汇合后,在低空急流左侧辐合气流作用下输送到四川盆地,为暴雨产生提供水汽.同时,700 hPa上的水汽直接越过云贵高原到达四川盆地.孟加拉湾大气河的这两种输送方式为四川盆地持续性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供应.  相似文献   
100.
2013年以来,济南市为正确处理好保泉和市民饮用优质地下水的关系,组织实施了地表水转换地下水补源系列工程,旨在补源保泉的前提下开采地下水。大辛河地表水转地下水工程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查明大辛河渗漏补源后地下水的补给方向、径流速度等,在大辛河主要渗漏段开展了地下水示踪试验。结果显示:地下水渗漏补源后沿渗漏段—龙奥大厦—济南东区供水奥体加压站—贤文小区一线大体自南向北径流,视径流速度约45m/d,越往两侧流速越缓慢,表明大辛河地表水转地下水工程主要对东郊水源地进行补给,对市区四大泉群补给较弱。示踪试验得出的结论,对大辛河地表水转地下水工程运行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后期管理部门合理规划补源、开采布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促进济南保泉和供水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