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70篇
  免费   5355篇
  国内免费   7981篇
测绘学   5323篇
大气科学   5543篇
地球物理   7142篇
地质学   13381篇
海洋学   4708篇
天文学   1376篇
综合类   2480篇
自然地理   4153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44篇
  2022年   1035篇
  2021年   1198篇
  2020年   1415篇
  2019年   1662篇
  2018年   1318篇
  2017年   1554篇
  2016年   1612篇
  2015年   1827篇
  2014年   1928篇
  2013年   2165篇
  2012年   2077篇
  2011年   2021篇
  2010年   1652篇
  2009年   1917篇
  2008年   1984篇
  2007年   2129篇
  2006年   2077篇
  2005年   1838篇
  2004年   1639篇
  2003年   1385篇
  2002年   1271篇
  2001年   1041篇
  2000年   1110篇
  1999年   1042篇
  1998年   867篇
  1997年   707篇
  1996年   595篇
  1995年   536篇
  1994年   475篇
  1993年   421篇
  1992年   283篇
  1991年   216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秦岭造山带南北向构造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杨志华 《地质论评》1997,43(1):10-16
秦岭造山带具有复杂和长期演化的历史,本文对秦岭造山带的主造山期,结构特征(包括构造单元划分),构造体制和发展演化等进行了综合和讨论。  相似文献   
992.
郝瑞霞  关广岳 《地质论评》1997,43(2):167-172
通过对碳酸锰氧化实验的结果分析和讨论,建立了一种适合于锰氧化过程的非平衡热力学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硫酸锰氧化过程作了热力学可行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锰氧化过程是矿物组合的变化过程,也是锰自身价态的转为过程,整个过程既存在平衡状态,又存在非平衡状态,是一个不可逆的,多相的复杂反应。  相似文献   
993.
鄂湘桂地区栖霞组古氧相分析与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颜佳新  陈北岳 《地质论评》1997,43(2):193-199
鄂湘桂地区,早二叠世栖霞组主要为贫氧沉积,通过恢复其形成时沉积环境水体中溶氧量特征及其变化,识别出6个古氧相和4种古氧相相序。古氧相类型、古氧相相序及相差分别反映了沉积环境海平面变化的相位,速度和幅度。古氧相分析从成因上刻画了地层层序的内部结构,成为本区栖霞组内关键性界面,副层序,体系域及层序识别和确定的基础,在对岩相组合单调,空间上岩相厚度变化不大,同时具缺氧成因特征的地层进行层序地层分析时,具  相似文献   
994.
由震源机制和地震波各向异性探讨青藏高原岩石圈变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吕庆田  许志琴 《地质论评》1997,43(4):337-346
本文据青藏高原天然地震震源参数和地震波各向异性资料,讨论了高原岩圈不同圈层的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995.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Himalayan Collision Belt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ctonic divisions of the Himalayan collision belt anddeals with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collision belt in the context of crustal accretion in thefront of the collision belt, deep diapirism and thermal-uplift extension and deep material flow-ing of the lithosphere-backflowing. Finally it proposes a model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progressive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model-of the Himalayan belt.  相似文献   
996.
各种类型的金矿脉常呈不规则的几何形状产出,对它们用欧几里德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不仅难以精确地说明其几何形态特征,有时甚至无法作出实际测量,因此也就很难掌握其产状变化的准确趋势,给金矿床的定量定位预测造成了困难.分形理论为获得有关隐伏矿床(脉)分布的更为准确的信息提供了有利工具.通过对招远灵山和河东两个典型金矿床矿脉分维数、几何丰度和有效紧密度等研究,讨论了分形理论在紧密结合地质特征条件下,客观准确揭示不规则矿脉变化规律及在找矿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硅酸盐样品微波加热碱熔分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硅酸盐样品在常压下,用微波炉进行碱熔分解的熔样时间,试剂用量和滴加水量等情况对分解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将此法用于地球化学标准参考样品SiO2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8.
The coda attenuation of the Yao''''an area in Yunnan Provin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ThetravellingqualityfactorQofseismicwaveisoneofbasicphysicalparametersformeasuringthemediaattenuation(1/Q)intheearthandreflectionofinhomogeneityandinelasticityofthemedia,whichisusedinstudiesoffocalphysicsandengineeringearthquake.Qiscloselyrelatedtotheregionaltectonicactivityandseismicity.Thisfeaturehasbeenstudyingasoneoffactorsofearthquakeprediction(Chouet,1979;JinandAki,1986,1989).InYunnanregion,QIN(1992)andQIN,etal(1995)hadstudiedthefeaturesofregionalvariationofcodaQcandflu…  相似文献   
999.
IntroductionSeismologistsbeganaftershocksequenceinvestigationasearlyasendofthe19thcentury.Theaftershockoccurrencefrequencyhasdifferentmodels,whichincludepowerfunctiondecaymodel(Omori,1894),hyperboladecaymodel(Utsu,1961).Mogi(1962)presentedthattheafter-shockoccurrencefrequencydecayedwithdifferentprinciplesduringdifferenttimephasesaftermainshocks.Henceforthseismologistshavestudiedalargenumberofaftershocksequencesbasedonthesemodels.Chineseseismologistsstudiedthetemporal-spatialcharacteristicsof…  相似文献   
1000.
基础隔震单层偏心结构扭转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分型滞回恢复力模型模拟隔震支座的恢复力特性,对基础隔震单层偏心结构的扭转地震反应进行分析,研究隔震系统偏心距和上部结构偏心距对结构扭转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隔震技术可以显著降低隔震结构的扭转地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