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32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29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围家1:5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是我国“十一五”初启动的重点测绘工程,历经5年多实现了对1:50000数据库的全面更新。本文重点介绍了更新工程的背景、主要内容、技术方法、组织实施及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72.
利用系统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根据1953--2005年内蒙古东部产粮区48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进行了气候相似区划分;并得出各区在热量、水分的时间变化上具有较高的区域一致性。据此,以区域内各站点的温度、降水和日照时数的平均值作为区域热水光时间序列,分析了各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区域温度呈上升趋势,增温速率(平均增温为0.3-0.4℃/10a)高于中国平均增温速率(0.22℃/10a),增温幅度呈从西向东递增的趋势,平均最低气温增幅最大,平均最高气温增温幅度与海拔呈正相关,尤以1988年以后变暖趋势最为明显;降水量基本呈减少趋势,年代际波动较大;20世纪90年代至今,内蒙古东部产粮区生长季降水明显减少,气温迅速升高,暖千化趋势表现明显,温差减小和日照时数减少,水热匹配格局发生改变,粮食产量出现减少趋势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73.
基于DEM的江西潦河流域河网信息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GIS环境下数字高程模型(DEM)的预处理、水流方向确定、汇流累积量确定、河网生成,以及其他水文信息提取的原理和方法;基于DEM对江西潦河流域进行河网提取和流域边界的划分,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基于DEM提取的潦河中上游数字河网与实际河网基本吻合;DEM精度和汇流能力阈值对提取的河网精度有着明显的影响,对于中小流域的潦河来说,1:50000精度的DEM和汇流能力为1000的阈值可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基于DEM和ArcGIS提取的数字化河网,其水文要素(如坡度等)可直接作为流域预报模型参数,不仅大大提高了模型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方便地利用遥感等数据源,数据获取快速且成本低。从宏观效果上看,利用现有的GIS软件,基于DEM数据提取河网、流域范围等水文信息,从提取效率和结果的精度来说都是切实可行的;从微观上讲,已有的算法还无法确保计算结果与某些特殊地形区域(如平坦区域)的实际河网一致。  相似文献   
74.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分析和预测干旱的变化趋势和传播规律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和灾害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分析了SSP2-4.5和SSP5-8.5两种变暖情景下的气象(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D,水文(标准化径流指数SRI)和农业(标准化土壤水分指数SSI)...  相似文献   
75.
基础地理数据中心建设是实现地理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关键所在。本文提出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心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平台的基本功能,探讨了需解决和应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6.
定律对知识的理解和传播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比地理学中的定律和物理学中的定律的异同之处,认为地理学的定律虽然在形式上和提出的方式上与经典的力学定律有所区别,但仍符合人们对“定律”的定义。在共识地理学定律存在的前提下,本文阐述了地理学的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中所体现出的地理学定律的特征——描述性和归纳性。基于这些对地理学定律所具有的特征的认识,本文首先介绍了Zhu等从空间推测的角度将所提出的地理学第三定律,即“地理环境越相似,地理特征越相近”,或称地理相似性定律。本文从普遍性、独立性和应用性3个方面探讨了地理相似性是否可以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定律,认为地理相似性与地理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相比,有着同样的普遍性,且与第一和第二定律所涉及的规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应用上可能解决第一和第二定律所面临的挑战,因此应可作为地理学第三定律。  相似文献   
77.
Monitoring agricultural land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food production,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efforts, and climate change.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s Cropland Data Layer (CDL), an annual satellite imagery-derived land cover map, has been increasingly used for this application since complete coverage of the conterminous United States became available in 2008. However, the CDL is designed and produced with the intent of mapping annual land cover rather than tracking changes over time, and as a result certain precautions are needed in multi-year change analyses to minimize error and misapplication. We highlight scenarios that require special considerations, suggest solutions to key challenges, and propose a set of recommended good practices and general guidelines for CDL-based land change estimation. We also characterize a problematic issue of crop area underestimation bias within the CDL that needs to be accounted for and corrected when calculating changes to crop and cropland areas. When used appropriately and in conjunction with related information, the CDL is a valuable and effective tool for detecting diverse trends in agriculture. By explicitly discussing the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post-classification measurement of land-cover and land-use change using the CDL, we aim to further stimulate the discourse and continued development of suitable methodologies. Recommendations generated here are intended specifically for the CDL but may be broadly applicable to additional remotely-sensed land cover datasets including the National Land Cover Database (NLCD),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based land cover products, and other regional, national, and global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maps.  相似文献   
78.
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   总被引:72,自引:6,他引:72  
现代地理学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其发展趋势是: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加强地理学内部的综合研究,地理过程的微观研究进一步深化,结合实践拓宽应用研究领域,实验与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理论思维模式的转变。地理学应在陆地表层过程与格局、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自然资源保障与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与调控、地理信息科学和数字地球战略等前沿领域开拓创新,为促进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9.
With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 increasing in number around the world, their conservation has become a new international research the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bining theoretical analyses and practical case application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AHS) conservation pathways and operation mechanisms through industri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ID). First,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IID in IAHS sites wa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IAHS conservation, which include analyses of the connotation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IID, the necessity of IID for IAHS sites, the resource conditions, and the IID pathways. And then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 IID of Longji Terraces in Guangxi, Honghe Hani Rice Terraces System in Yunnan (HHRTS), Aohan Dryland Farming System in Inner Mongolia (ADFS), and Huzhou Mulberry-dyke & Fish-pond System (HMFS) in Zhejiang ar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The main finding is that IID is an effective pathway for IAHS conservation. However, the IID in IAHS sites must stress the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values of the resources; IID should be based on local resource advantages; and IID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policies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different stakeholders.  相似文献   
80.
禾本科物种(例如银草、芦苇)在日本传统的地膜覆盖农业中普遍使用,西阿瓦地区是全球重要的农业遗产系统(GIAHS)所在地。传统上,这里的农民使用银草覆盖农业土壤。但当地农民从长期的经验中了解到,日本虎杖覆盖更适合该地区茄科作物的种植。目前尚不清楚日本虎杖覆盖物为何对茄科作物的种植有益。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假设日本虎杖覆盖物可能会有效避免连续种植马铃薯的危害。因为过去每年都会种植两次本地马铃薯,因此,我们调查了日本虎杖覆盖对连续种植马铃薯以及番茄种植后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在2018年进行的田间试验中,我们首先在连续马铃薯栽培的土壤和未耕种的土壤中比较了日本虎杖覆盖、银草覆盖和无草覆盖(对照)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虎杖覆盖减少了马铃薯产量的降低程度。其次,我们比较了番茄种植后的土壤和未耕种的土壤中的虎杖覆盖和无草覆盖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再次表明了日本虎杖覆盖减少了马铃薯生长和产量下降的程度。这些发现表明用日本虎杖覆盖有助于避免连续种植马铃薯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