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44篇
  免费   2941篇
  国内免费   3410篇
测绘学   729篇
大气科学   1815篇
地球物理   4151篇
地质学   7957篇
海洋学   2403篇
天文学   5875篇
综合类   1066篇
自然地理   1999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482篇
  2021年   540篇
  2020年   584篇
  2019年   672篇
  2018年   571篇
  2017年   599篇
  2016年   690篇
  2015年   661篇
  2014年   1065篇
  2013年   1251篇
  2012年   1165篇
  2011年   1249篇
  2010年   1296篇
  2009年   1718篇
  2008年   1574篇
  2007年   1536篇
  2006年   1425篇
  2005年   1190篇
  2004年   1061篇
  2003年   915篇
  2002年   738篇
  2001年   655篇
  2000年   633篇
  1999年   602篇
  1998年   484篇
  1997年   324篇
  1996年   365篇
  1995年   350篇
  1994年   364篇
  1993年   213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5篇
  1954年   5篇
  18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91.
The stochastic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 (S.I.E.M.)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ve performance of a set of both calibrated and uncalibrated rainfall-runoff models with respect to prediction errors. The S.I.E.M. is also used to estimate confidence (prediction) interval values of a runoff criterion variable, given a prescribed rainfall-runoff model, and a similarity measure used to condition the storms that are utilized for model calibration purposes.Because of the increasing attention given to the issue of uncertainty in rainfall-runoff modeling estimates, the S.I.E.M. provides a promising tool for the hydrologist to consider in both research and design.  相似文献   
992.
用王水分解含金矿物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占国 《铀矿地质》1989,5(5):311-316
本文从理论上对王水分解含金矿物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在非标准状态下,温度、压力不变,改变体系中物质的浓度、酸度条件,用能斯特公式求解体系中HNO_3和Au的电极电位值,而后用EMF(电池电动势)根据规则判断反应是否可以进行。经理论计算,结论是可行的。另外由于Au~(3 )和Cl~-大量存在时,生成稳定的[AuCl_4]~-,经过络合作用,促使了HNO_3和Au的氧化还原反应,最终使含金矿物溶解完全。作者认为王水同含金矿物反应的机理是:氧化和络合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993.
长江口泥沙的来源分析与数量计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承坤 《地理学报》1989,44(1):22-31
本文根据地学原理,建立了长江口泥沙的来源分析与数量计算的模式。定量分析了长江口泥沙来源,计算了泥沙的数量。通过验证表明沙量的计算值与验证值两者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994.
位场DFT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推广了经典的抽样定理,并据此导出了函数有限离散傅里叶变换误差方程(简称DFT误差方程,下同)。该方程把有限离散傅里叶变换中固有的离散效应和有限效应表示为确切的数学形式。离散效应被表示为一个含整参变量(参变量取0,1,…,N-1)的复无穷级数;有限效应被表示为一个含整参变量(参变量取0,1,…,N-1)的复无穷级数的DFT。 基于DFT误差方程和位函数特点,作者提出了两种位场数值傅里叶变换新算法--移样法和等效源续尾叠样法。移样法可近百倍地提高位场数值傅里叶反变换的精度,等效源续尾叠样法可数十倍地提高正变换精度。两种算法都不需要增加资料长度和取样密度,因而基本不需要增加计算机时间和内存。文中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995.
透射波波场重建和介质层厚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P波和SV波波场比值,提出层状介质情况下透射波波场的反向重建算法原理,并据此给出在已知介质速度值时,求介质层厚度的反演方法。文中还以深源远震记录波形资料给出反演算例,证实本文的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将云南省地震局多年来积累的关于中强震发生的地质构造、地貌、地球物理场、地形变等特征基础资料,用于Cora-3算法的模式识别,得出云南省潜在震源区的背景指标,结果是比较理想的。“投票”结果表明,80%的学习集D类对象仍被识别为D类,85%的学习集N类对象仍被识别为N类,控制试验的结果也表明识别结果是比较稳定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从几何定向精度对贯通误差的影响着手,采用SWIFT(sequential WeightIncxeasing Factor Technique)优化法,并借助于PC—1500机,Basic语言来寻找几何定向的最佳图形,提高定向精度,确保隧道正确贯通。  相似文献   
998.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aspects of the production, transformation, diffusion and loss of N2 in the upper atmosphere are considered. The N2-CO2 near-resonant system in theD andE regions is taken into account. We describ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thods necessary to find the vibrational populations of N2 and CO2 (asymmetric mode of CO2). The calculations of the vibrational temperatures in theD, E, andF regions for the mid-latitude ionosphere and an aurora are presente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xcited species and the 4.26-m radiation intensities is considered. The models for the rate coefficient of the reaction of O+ with N2 and the electron density decrease resulting from N2 in the F reg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以滇西澜沧变质带中最为广泛分布的造岩矿物—白云母为对象,详细研究和 分析了其成分、多型类型及ba值等,探讨了白云母的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本带中绝大多数白云母为多硅白云母,且为3T+2M,型,与蓝闪石共生的则以3T多硅白云母为主。此外,斓沧变质 带经历了蓝闪石片岩亚相的高压变质作用,与古特提斯构造演化密切相突,并可与世界著名的高 压带对比。  相似文献   
1000.
梅雨锋次天气尺度涡旋旋转风和辐散风动能收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汪钟兴  刘勇 《高原气象》1994,13(1):28-34
本文选取1991年7月5日20:00-6日20:00梅雨锋上移动性次天气尺度涡旋引起的长江中下游特大暴雨为实例。采用准拉格朗日球坐标系的旋转风和辐散风动能方程,计算得到次天气尺度涡旋发展和成熟两个阶段对流层各层旋转风动能和辐散风动能的收支特征为:在对流层高层(100-400hPa)两个阶段的旋转风动能源汇相同,辐散风动能源汇有异,即水平动能通量项和“摩擦”项符号相反;在中层(400-700h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