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32篇
  免费   15382篇
  国内免费   19624篇
测绘学   8681篇
大气科学   10853篇
地球物理   20331篇
地质学   46841篇
海洋学   11610篇
天文学   7392篇
综合类   6294篇
自然地理   13836篇
  2024年   320篇
  2023年   946篇
  2022年   2500篇
  2021年   3008篇
  2020年   3227篇
  2019年   3540篇
  2018年   3144篇
  2017年   3576篇
  2016年   3756篇
  2015年   4183篇
  2014年   5113篇
  2013年   5593篇
  2012年   5484篇
  2011年   6029篇
  2010年   5197篇
  2009年   6132篇
  2008年   6090篇
  2007年   6547篇
  2006年   6237篇
  2005年   5539篇
  2004年   5014篇
  2003年   4593篇
  2002年   4026篇
  2001年   3564篇
  2000年   3302篇
  1999年   3012篇
  1998年   2629篇
  1997年   2263篇
  1996年   1989篇
  1995年   1747篇
  1994年   1674篇
  1993年   1446篇
  1992年   1064篇
  1991年   766篇
  1990年   636篇
  1989年   525篇
  1988年   397篇
  1987年   246篇
  1986年   185篇
  1985年   151篇
  1984年   76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44篇
  1979年   43篇
  1978年   48篇
  1977年   35篇
  1971年   4篇
  1954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于 SRP 概念模型的祁连山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SRP)概念模型,从地形、气候、植被和社会经济 因子选取 8 个评价指标,利用遥感和 GIS 技术,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求取权重,对祁连山地区启动 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研究前后近 10 a 的生态脆弱性程度进行系统、定量地评 估,旨在揭示生态脆弱性的分布特征、时空演变及动因,为区域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从研究区生态脆弱性分布来看,祁连山地区主要以轻度和重度脆弱为 主,脆弱性程度从西北向东南地区逐渐减弱,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度小,海拔高,生态环境较为恶劣 是导致脆弱性程度较高的原因;(2)祁连山地区 3 期生态脆弱程度呈逐渐下降趋势,综合指数分别 为 3.307、3.118 和 3.103;2005 年 生 态 脆 弱 性 较 高 ,极 度 脆 弱 面 积 为 28 610 km2,2010 年 下 降 为 11 723 km2,2015 年降低为 6 174 km2,极度脆弱面积逐渐减少;(3)从祁连山地区生态脆弱性演变动 因来看,8 个指标对生态脆弱性影响均较为显著,但在不同的时间影响程度各不相同,2005—2015 年 3 期数据中对生态脆弱性影响最大的均为植被指数,降水次之,地形因子影响最小。总体来看, 近年来祁连山地区生态脆弱性程度有所降低,但仍然需要加强保护力度,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 发展。  相似文献   
72.
《Astroparticle Physics》2002,16(4):183-386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of local muon densities in high-energy extensive air showers (EAS) are presented as signature of the primary cosmic ray energy spectrum in the knee region. Together with the gross shower variables like shower core position, angle of incidence, and the shower sizes, the KASCADE experiment is able to measure local muon densities for two different muon energy thresholds. The spectra have been reconstructed for various core distances, as well as for particular subsamples, classified on the basis of the shower size ratio Nμ/Ne. The measured density spectra of the total sample exhibit clear kinks reflecting the knee of the primary energy spectrum. While relatively sharp changes of the slopes are observed in the spectrum of EAS with small values of the shower size ratio, no such feature is detected at EAS of large Nμ/Ne ratio in the energy range of 1–10 PeV. Comparing the spectra for various thresholds and core distances with detailed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the validity of EAS simulation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3.
74.
75.
76.
77.
78.
景观生态分类与制图浅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在查阅分析大量文献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目前景观生态分类和景观制图作了详细的对比分析 ,认为景观分类需要结合实际区域现状 ,采用逐级分类的方法 ;同时利用 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 ,以天山北麓为示范区.研制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景观类型图。  相似文献   
79.
80.
平衡剖面的制作流程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平衡剖面技术是地质思维和计算机技术的结晶,使对断层构造的研究提高到定量阶段,其依据是在垂直构造走向的剖面上,地层长度和面积(2D)或体积(3D)是均衡的。在此原理基础上利用数学手段对盆地的构造发育史进行正演和反演模拟,直观地再现地下构造的原始几何形态,迅速提供地震剖面的构造解释方案,并对解释结果进行检验(不平衡的剖面其解释一般有问题),为深刻认识构造发育史、分析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提供依据,提高了工作效率。其结果也为盆地模拟、油藏模拟、定量计算构造伸缩量等地质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