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3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Surface soils from the Chengdu Economic Region (CER) were analyzed for sixteen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gency priority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to stud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o identify the sources of PAHs. Relatively high concentrations (more than 1500 ngg− 1)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PAHs were found in Chengdu Plain, in the middle of CER, while high concentrations (more than 500 ng g− 1)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PAHs were detected in the surrounding mountains. The concentrations of ∑16-PAHs in topsoil samples from CER (12.52–75,431.47 ngg− 1, average value was 3233.92 ngg− 1) were higher than that from the southern China (21.91–3077 ngg− 1, average value was less than 500 ngg− 1), and they were comparable to concentrations in soils from the northern China (366–254,080 ngg− 1, mean value was more than 3000 ngg− 1). The concentrations from CER were also much higher than the concentrations of some world clean regions such as Antarctic (34.9–171 ngg− 1), European high mountains (9–11,000 ngg− 1, mean value was 158 ngg− 1) and some Europe residential (736 ngg− 1) and arable soils (60–145 ngg− 1, mean value was 66 ngg− 1). The ratio of tracer compounds (BaA/(BaA + Chr), Flo/(Flo + Pyr), and IcdP/(IcdP + BghiP)) indicated that the high concentrations of PAHs in soils were mainly derived from fossil fuels combustion in mountain region and from the incomplete combustion of petroleum in developed plain area (such as Chengdu and Deyang). From the abov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atios of tracer compounds, we inferred the reasons for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PAHs in CER were the domestic heating, emissions, and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AHs.  相似文献   
112.
王文 《地质与勘探》2013,49(2):352-358
通过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研究了成都平原区土壤中Cd高含量区的区域分布特征和形成原因。在绵远河、石亭江流域冲积物中存在Cd含量高值区。Cd高含量区域分布Ⅰ、Ⅱ级阶地-Ⅲ级-Ⅳ级或Ⅴ级阶地冲击物中Cd含量逐渐降低。发育与龙门山的河流(绵远河、石亭江)沉积物Cd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水系沉积物。Cd高含量分布区与不同级次的阶地相吻合的特征表明其控制因素显著,属于地质作用的产物。这一结论与多数研究者认为的人为因素引起的具有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13.
成都市热岛效应与城市空间发展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Landsat卫星影像反演成都市中心城区1992、2001和2009年的地表温度,建筑用地和植被等信息,计算其城市热岛比例指数(URI),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热岛效应与城市空间发展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992-2009年期间成都市主城区范围从91.24km2扩展到403.8km2。成都市建成区的大面积扩展导致了城市热岛空间分布发生迁移,从单中心聚集分布转变为多中心环状分布。回归分析说明,建筑用地和植被都是影响地表温度的重要因素,其中建筑用地与地表温度呈指数型正相关关系,而植被与地表温度呈负相关关系。总的看来,成都市中心城区在这17年间的热岛效应有了明显的缓解,城市热岛比例指数从0.72下降到0.33。城市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和合理的规划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4.
利用PM10日平均值统计资料、NCEP 2.5°×2.5°分析资料以及温江站探空资料,针对2012年发生在成都的13次PM10典型污染过程进行了环流背景、动力条件、稳定度条件以及水汽条件的分析.结果表明:(1)PM10典型污染过程多发生在南支波动较弱的环流型下,我省受偏西气流或西北气流控制.(2)大气中低层垂直运动较弱,低层为弱辐合,辐合层次较低,不利于污染物的水平和垂直扩散.(3)对流层中下层中常有逆温层或等温层存在,大气热力状态较稳定.(4)大气多为上干下湿的状态,湿层较浅薄.  相似文献   
115.
<正>The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JMS),founded in2004,is an international English-language journal on mountain sciences.JMS is supervised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AS),sponsored by the Chengdu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CAS,published by Science Press China,and distributed by Springer exclusively throughout the world(excluding Mainland China).The JMS is published bimonthly,fulltexted in SpringerLink and CNKI,indexed/abstracted by  相似文献   
116.
在城市快速转型与变迁过程中,中国城市居民的住房选择既受限于传统文化价值观长期根深蒂固的影响,又受到西方国家现代文化思潮的不断冲击,从而确立了随时代变迁的多样化的文化价值观体系。基于文化价值观视角,分析了中国城市居民的住房选择模式和机理,初步构建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和转型期中国城市居民住房选择的理论模型。进而,以成都市为例,采用大规模面对面深度访谈式调查方法获取原始数据,揭示了文化价值观对中国居民住房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文化价值观一般会通过宏观和微观区位选择观、教育观、抚养和赡养观、婚姻观和养老观等四大途径单独或耦合影响城市居民住房的选择方式和结果,且随着后辈的成长和长辈年龄的增长,代际居住模式呈现出一种中国特有的家庭周期性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117.
以成都市茶馆游憩场点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全市尺度和著名旅游地标、著名茶馆为中心的0.5 km、1.0 km等多级尺度下,对各茶馆子系统随机聚集维数进行测算。研究发现成都市茶馆系统具有空间随机聚集分形结构特征,而且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全市尺度下,以天府广场(城市空间分布中心和市行政中心)为中心,成都茶馆呈离心状态分布,空间结构随机聚集性较弱。在0.5 km尺度下,以杜甫草堂等5 个著名旅游地标为系统中心,茶馆子系统未能表现出明显的分形结构特征;以10 个著名茶馆为系统中心,茶馆子系统空间分布呈向心状态分布,空间结构随机聚集性较强。在1.0 km尺度下,以著名旅游地标为系统中心,茶馆子系统多呈现双分形结构,随着尺度范围增大茶馆子系统分形结构特征发育趋于明显;以著名茶馆为系统中心的茶馆子系统,空间结构随机聚集性很强,因此著名茶馆是1.0 km尺度下的茶馆系统自我演化的聚集中心。案例证明分形理论可以在多种空间尺度下指示城市游憩场点系统的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118.
气候变化对成都桃花观赏旅游的影响与人类适应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中国物候观测网14年桃花盛花期数据,1987-2014年四川历年报纸100余条桃花节日期记录,以及1987-2013年研究区月均温数据,采用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评估了气候变化对桃花观赏旅游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气候变化显著,物候期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桃花盛花期前三个月和前一个月温度升高1℃,盛花期分别提前6.47天和4.16天.桃花节开幕日期与温度变化趋势及周期对比,两者相关分析发现,过去近30年,成都桃花节组织者通常会根据温度变化调节赏花节开幕日期,但2000-2008年更多的是将节日安排在周末.研究证明气候变化已通过改变植物花期,对赏花旅游产生了影响.管理部门调节节庆日期的方式是赏花旅游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有效策略.研究可为评估气候变化对其他时令旅游活动的影响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也可为中国赏花旅游提出适应气候变化的有效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9.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MS 8.0级地震,造成龙门山断裂带映秀-北川断裂长达240km和灌县-江油断裂72km的地表破裂。同时在龙门山山前的成都平原内出现了地表弯曲变形、地裂缝、河流跌水以及具有条带状分布的喷砂冒水点和建筑物破坏加剧的现象。为此,对这一地区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工作。调查采取以寻访形式为主,结合使用高精度3D扫描仪进行地形测量和探槽开挖。通过调查,发现平原区的隐伏断裂在汶川MS8.0地震中发生了错动,断层破裂面在地表未见有出露,而是在近地表形成弯曲变形。什邡市师古镇和隐丰镇之间存在两条地震灾害异常带,北北东向灾害异常带长约7km; 北北西向灾害异常带长约5km。通过探槽开挖和地形测量得到的汶川MS8.0级地震在平原区形成的垂直位移为20cm。  相似文献   
120.
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以成都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利用遥感技术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基础上,利用成都地区2000年Landsat 7 ETM+遥感数据,通过图像数字处理和地物热红外波段辐射值反演,得到成都地区地面热场分布图,取得较好的模拟结果。研究表明:成都地区热岛效应明显,热场分布带有规律性,成都市区及周围城镇及人口较集中区地面亮温明显高于周边地区,形成多个高值热场中心(热岛),与这些地区城市化、工业化等快速发展、地面结构等因素有关。此外,研究结果表明,水域和绿色植被能够明显的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