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3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配合2015年成都市2049远景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利用成都市气象和空气质量观测数据、卫星遥感、地理信息及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资料,对该市风、热/冷环境和大气环境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①成都市主导风向为NE,年平均风速为1.2m/s,静风频率高达34%,冬季风速最小。市域内风速总体呈东北向西南递减趋势,西部沿龙门山岷江口和湔江口为市域2处主要通风口。21世纪00年代城市集中区风速较20世纪80、90年代显著减少,NE和NW风向上减少可达0.5m/s。②该市较强等级以上热岛面积由1992年的53.6km~2发展至2014年的798km~2,且热岛中心呈现多极化。高级别生态冷源集中于龙门山和龙泉山,大规模城市扩张与沿山坡耕地是热/冷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③成都大气环境状况不佳,空气污染程度呈现城区—近郊—远郊递减特征。2007—2014年城区PM10和NO2平均浓度分别为0.116mg/m~3和0.054mg/m~3,均未达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④绘制了成都市城市气候分析图,并结合实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发展诉求,形成了城市规划气候建议图,将全市划分为6类规划分区,明确了对气候影响程度不同的各类空间,进而为成都市2049远景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气候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2.
成都粘土中的构造断裂现象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最近的研究发现,Q3形成的成都粘土中不仅发育有大量的构造裂隙,而且还发育有小断层,鉴于这一发现对环境地质和工程地质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这一问题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3.
成都盆地浅层土壤中F来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成都盆地3061个浅层土壤样品以元素为变量进行F回归分析,在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因子分析,并选取因子载荷较大的元素作为特征元素组合。在结合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区域地质背景和因子得分等值线图的基础上,根据特征元素组合来研究F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①成都盆地浅层土壤中F的来源有6种,其中岷江流经地区出露的酸性岩浆岩、碱性岩和龙门山前陆盆地上三叠统、侏罗系、白垩系沉积岩系是成都盆地浅层土壤中F的主要来源;②F在表生作用过程中显著地发生了迁移,岷江冲积扇成为其富集的“储库”;③自然作用对成都盆地浅层土壤中F的分布特征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Although numerous papers have been published on nutrients in Great Lakes, estuaries, continental shelf areas and marines in the aspects of determination, sediment-water-interface exchange, fluxes and budget estimation, eutrophication and microbial processes as well as modeling study, the knowledge of river condition (especially urban river) is uncertain and simply considered as a contributor to eutrophication of estuary. After a series of determinations of nitrogen species corresponding to ammonia-N (AN), Kjeldahl-N (K-N), and total nitrogen (TN) by means of National Standards for China, the nitrate & nitrite (Nitr-N) and org-N were obtained by the difference of TN with K-N, and K-N with AN,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e behaviors of vertical distributions in overlying waters and porewaters in the Fu and Nan Rivers located in Chengdu City were achieved.  相似文献   
55.
成都断陷区活动断裂带基本特征及其潜在地震能力的判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荣昌  黄祖智 《中国地震》1996,12(3):285-293
成都断陷是龙门山前缘重要的第四纪构造盆地,龙门山前山断裂和龙泉山西坡断裂对断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晚第四纪时成都断陷遭受北西-南东向的挤压,使断陷盆地边缘和内部的北东,北北东向断裂具逆冲运动性质,并导致龙门山前山断裂,龙泉山西坡断裂和蒲江-新津-成都-德阳断裂上中,强地震的发生,研究表明,上述3条断裂均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56.
根据近 2 0余年来四川地震、石油部门积累的四川盆地及邻区的地震地质调查、强震及中强地震震例总结、成都凹陷人工地震勘探普查与详查的工作成果 ,一方面研究了所揭示的成都凹陷及邻区的隐伏构造类型与展布范围 ,尤其是对成都—德阳间是否存在“隐伏断裂”作了详细的厘定 ,资料表明NE向的新津断裂向北消止于双流县彭镇以南 ;另一方面研究了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的成生关系及相应的活动特征 ,其中最重要的是将浅表断裂和深层地腹型断裂加以明确的区分和圈定 ,提出了5种发震断裂类型。综合上述认识 ,划出了成都凹陷强震潜在震源区。研究认为 :成都—德阳一线两侧宽 4 0km、长百余公里的地带 ,具有稳定的地震地质环境和良好的工程地震条件  相似文献   
57.
成都市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新增分析元素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平  赵琦 《物探与化探》2003,27(1):7-12
从成都平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和深度、粒度试验的新增分析元素的含量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相关关系及不同土壤中的含量,对各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探讨.C、Se、S、N、Cl 属浅层富集元素, Sc、Tl、Ge、I、Cs、Ta、Hf、稀土元素,特别是重稀土为深层富集元素.  相似文献   
58.
成渝两地多目标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十年来在成都市和重庆市多目标地球化学测量的研究成果,根据成渝两地城区及农业经济区的地球化学背景,分析了两地的生态环境,及地球化学背景特征。  相似文献   
59.
成都平原微承压地下水成因机制及水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平原部分地段出现了微承压地下水,经分析水质达到了国家饮用水标准。成都平原微承压地下水赋水岩层为第四系中一下更新统和上白垩统上部浅层风化带,第四系粘土层作为隔水层覆盖在含水层之上。在平原的周边丘陵地带,粘土层被风化剥蚀,含水层暴露,直接接受降水补给。地下水沿砂砾石、砂岩孔隙、泥岩溶隙溶洞和各种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裂隙运移,若遭遇断层切断切穿含水地层,便沿断层上升,在断层附近形成上升泉。  相似文献   
60.
成都地铁2号线地下水壅高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拟建的成都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为例,采用三维地下水流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地下水位壅高的情况,模拟内容包括单独考虑2号线和同时考虑1、2号线两种情况。通过分析研究认为成都地铁2号线工程地下水的壅高值在0.035~0.298m之间,将会对一些中、低层建筑物的安全和防水性能相对较差的地下室或地下停车场的正常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