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6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664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834篇
地球物理   134篇
地质学   870篇
海洋学   240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16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地图》2009,(1):11-11
神秘的罗布泊百年来一直吸引着探险家的好奇。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亚洲腹地探险8年》一书中写过:“这里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然而,这片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水域在20世纪完全消失,罗布泊的环境在几十年间迅速恶化,成为“死亡之海”,上世纪80年代两位著名的探险家彭加木和余纯顺就接连在罗布泊遇难。  相似文献   
112.
今日资讯     
《今日国土》2009,(10):4-5
国家统计局:我国能源工业投资60年间年均增长14% 国家统计局9月22日发布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三。报告指出,建国60年间,我国能源工业投资以年均14%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投入最大的基础产业部门。新中国60年能源工业不断发展。能源供给持续改善。从20世纪90年代起,能源供需形势发生根本改变.基本摆脱了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瓶颈”制约。  相似文献   
113.
功能区划研究进展与相关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国内外区划工作的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 从目前资料看,国外还没有一个国家像我国这样开展如此大范围规模化的海洋功能区划工作,但国外20世纪60年代起开展的海洋规划和计划,类似于我们国家的区划工作,有些思路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4.
为了普查和勘探陆架上的新油田和固体矿产,研究俄罗斯南部海洋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正是在这里,解决着亚速海一黑海盆地的地层和古地理,以及与同时代形成的地中海和里海沉积层对比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5.
源地黑潮及其上下游流量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基于长时间序列的海流和温盐资料(最新版SODA高分辩率再分析资料和137°E断面的观测资料),计算了黑潮流系四个主要断面的流量,并分析了它们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黑潮流系各主要断面流量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其年际、年代际变化明显.相关分析表明,源地黑潮及其上下游流量变化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变化不尽一致,其中,短期气候变化特征可能与热带太平洋的年际变化有明显关联,而年代际变化则可能与发生于北太平洋的年代际变化以及其它副热带中尺度涡旋等变化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16.
大洋热盐环流(Thermohaline Circulation,简称THC)是主要源于北大西洋的深海环流,对全球经向水和热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影响长期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纳了Longworth等的观点,通过添加扩散项的形式在经典的Stommel盒子模型中引进了风驱洋涡(Wind-Driven Ocean Gyre,简称WDOG),并借鉴Sun等的研究方法,讨论了WDOG对THC年代际变率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发现,WDOG的引入会缩短(延长)处于TH型(SA型)平衡态时的THC在扰动作用下的恢复时间。结合Wu and Mu文章的结论,可知正是由于WDOG对处于不同平衡态下THC的环流强度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因而导致了上述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7.
记者从最近召开的广西地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上获悉:该公司继20世纪90年代中期创造辉煌的发展业绩之后,近几年来其经济发展又是一年上一个台阶。以年经营收入为例,2004年  相似文献   
118.
总是忘不了那一片蓊蓊郁郁的长山。20世纪70年代末,我在桂北一个小山村蹲点。村子后边,就是一片大石山,高低错落的山峰一共有4座。天气晴和时,能看清远处最后一座山上的树木。每每由近到远地望上一遍,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爽。有时得了小半日的闲空,我会爬上离村子最近的那座小山,在那藤萝拂面的林子里转上一圈。真让人惊奇啊,  相似文献   
119.
在103-105a的尺度上,地磁场强度变化是影响陆地宇生核素生成速率的主要因素,其影响程度取决于样品的地理位置和暴露时间。根据已有的磁场古强度数据,模拟200 ka以来海拔2 km、25°N和40°N的地表10Be生成速率的变化,进而分析地表宇生核素生成速率变化对岩石暴露年代测定的影响及其模式年龄的校正。校正磁场强度变化后,海拔2 km、25°N上,50-200 ka的模式年龄可被压缩14%~19%,大于1σ的误差,相同海拔40°N上的模式年龄可减小约8%。对中低纬两组模式年龄的校正充分证明,磁场强度引起的陆地宇生核素生成速率变化是暴露年代测定中主要误差源之一,尤其在低纬高海拔地区这一影响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0.
渤海盐度年代际变异对环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收集并利用1950年代~1990年代后共5个年代的渤海盐度统计资料,诊断计算了不同时期的渤海密度流分布及其变化。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冬、夏两季渤海盐度的年代际变异特征及其对环流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自1980年代以来,渤海的盐度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盐度的水平梯度减小,渤海内部盐度由明显低于海峡区向普遍高于海峡区转变。渤海密度流在冬季较弱,对总环流的贡献较小,而在夏季较强,并在总环流中占优。夏季,渤海密度流随盐度变异有所改变,在1990年代后环流系统在海区中部、渤海湾以及莱州湾呈现出局部的差异,原有流动明显减弱。夏季渤海重要断面的密度流流量和盐通量值整体上呈减小趋势,渤海与外海间的平均水及盐交换量由1950年代的7.85×104 m3/s、2.49×106kg/s降至1990年代后的7.09×104 m3/s、2.27×106 k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