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72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81.
针对移动 Agent的可靠消息传递问题 ,提出 1种基于 Agent位置透明及消息缓冲体的消息传递机制 ,并从 Agent命名、Agent服务注册和消息缓冲几个方面 ,给出消息传递机制的具体实现算法。与现有通信机制相比 ,较好解决了 Agent在移动前后及移动过程中的消息传递问题。  相似文献   
182.
就解决紫菜养殖和制饵的生产实践中出现的单细胞收集困难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首次尝试利用细胞絮凝剂收集大型海藻的酶解单细胞,检查了几种常规絮凝剂及新型生物絮凝剂对其絮凝作用,观察了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中发现常规絮凝剂明显具有明显的絮凝作用,浓度过高时有致畸作用;饱和石灰水和甲壳胺絮凝效果较好,但甲壳爱具有阻碍细胞发育的特点;Ca^2+Mg^2+基本无絮凝作用;Fe^3+在高浓度时有效畸作用。  相似文献   
183.
In this study, the Land Use Dynamic Simulator model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farm credit as an adaptation strategy to cope with effects of climate variability on agricultural land‐use change and crop production in the Vea watershed in Ghana. The authors identified the determinants of crop choices within the landscape (e.g., farm household and bi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arm plot). The crop choice sub‐model was then linked to the crop yield sub‐model to determine the yields of selected crops. In adapting to the impacts of climate variability, the maize credit adoption sub‐model under the maize cultivation credit scenario was integrated into decision‐making. This was simulated for a 20‐year period, and compared with the business‐as‐usual scenario. Under the simulated maize credit scenario, maize adopters increased from about 20 per cent to about 50 per cent and the area allocated for maize cultiv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about 266 per cent. Consequently, the average annual aggregated household crop yield increased by 6.3 per cent higher than in the business‐as‐usual scenario. This simulation study shows that access to maize credit ca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agricultural land‐use change and food availability in the study area. However, although access to farm credit may translate into food availability,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is strategy is questionable.  相似文献   
184.
微细粒低品位锰矿由于颗粒间的非选择性聚集、浮选药剂用量大、浮选效率低等技术难题而致使其利用困难,造成大量浪费。在品位低于13%的锰矿浮选技术研究中,捕收剂最受关注,前人已研究了多种类型的捕收剂,所得精矿品位在16.9%~18.3%之间,回收率为56%~97%,回收率比较理想,但精矿品位总体不高。本文将新型捕收剂RA-92应用于湖南凤凰-花垣地区低品位碳酸锰矿(锰品位为10.7%)的选矿工艺中,实验研究了磨矿细度、pH值、抑制剂和捕收剂用量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精矿品位由原矿的10.7%提升至17.4%,回收率达到80.2%。研究表明RA-92对碳酸锰矿具有良好的捕收性能,浮选工艺相对简单且捕收剂用量少,浮选成本较低,可为此种捕获剂在微细粒低品位碳酸盐锰矿选矿中的应用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85.
用滚动成型的方法将改性天然磷灰石粉末制备成颗粒状水处理剂,并对工业含铅废水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处理研究.静态实验中该水处理剂去除铅离子的能力可达到661.10 mg/g;动态实验结果表明该水处理剂每1 kg可以处理Pb2 浓度为58.3 mg/L的废水3 m3,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对使用过的水处理剂进行高温固化或者添加到粘土中制砖,可避免二次污染.经济分析显示该水处理剂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86.
改性纳米高岭土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钛酸酯和硅烷偶联剂对纳米高岭土进行表面改性,并采用红外光谱、沉降实验、容重对粉体的改性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偶联剂与纳米高岭土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且复配改性的效果最好;改性高岭土在液体石蜡中具有较好的沉降性能,沉降速度下降;颗粒之间的团聚减少,容重为原矿的一半左右,且改性后样品的白度提高了近5%。  相似文献   
187.
以熔炼攀钢渣铁生产低硫生铁为基础,经大量实验找到了一种适应炉外脱硫的复合脱硫剂,以改善炉外脱硫工艺为重点,采用炉内、炉外一次性联合脱硫新工艺,使铁水含硫量降到了0.03%~0.05%.  相似文献   
188.
长城窝堡井田内施工的油田参数井,地层复杂,工艺要求高,其白垩系泉头组的灰紫色泥岩易水化膨胀,是重点防御井段;第四系平原组,主要以灰黄色细砂层为主,浅灰色不等粒砂层次之,此层难度在于护壁和防塌。为此选择降失水性能高、且具有较低粘度的CPAN作为降失水剂,选择阴离子型、分子量300~500,水解度为30%的聚丙烯酰胺(PHP)作为絮凝剂。将处理剂进行复配,并做一系列的抗泥侵、防塌等试验对比工作,最终选定PHP-CPAN-NKHM高聚物泥浆配方。通过白20号参数井和生产实践,证明该配方在水敏性地层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89.
定北区块储层深埋温高导致常规钻井液体系失效且复杂情况多发,研制一套抗高温钻井液体系已成为解决定北区块钻井复杂情况多发的重要途径。总结分析定北区块钻遇复杂情况及钾铵基钻井液体系性能测试结果,明确了钻井液优化方向——抗高温抑制性、稳定性、降滤失性和封堵能力。针对目前现场常用多种抗高温钻井液处理剂开展了流变性、滤失性、封堵性、润滑性等性能测试实验,优选SMC和SPNH作为抗高温降滤失剂、KCl和聚胺作为抗高温抑制剂、HQ-10作为抗高温封堵剂、白油及石墨作为抗高温润滑剂、SF-1作为抗高温稀释剂,并得出最佳土粉含量为4%,最终得到了抗高温钻井液体系配方。室内性能评价实验表明,该抗高温钻井液体系在180 ℃热滚72 h后粘度、切力及失水仍满足设计要求,且抗NaCl及CaCl2污染分别达到10%和4%,储层岩心伤害渗透率恢复值可达80%以上。定北抗高温钻井液配方的形成将为定北区块安全高效钻进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0.
钻遇渗透性漏失地层、破碎地层及低承压地层时,通常加入随钻封堵材料以防止钻井液漏失、提高孔壁稳定性和地层承压能力。深井高温地层及高温地热、高温干热岩钻探,遇到上述复杂情况时,需采用抗高温封堵材料。本文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抗高温随钻封堵材料研究与应用的进展情况,包括由桥接堵漏材料组成的抗高温随钻堵漏剂、膨胀型聚合物堵漏剂、超低渗透处理剂及弹性石墨等新型抗高温随钻堵漏材料。分析了4种抗高温随钻封堵材料的组分及其堵漏原理,并对抗高温随钻封堵材料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