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4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581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238篇
地质学   1507篇
海洋学   162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1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61.
许锡昌  周伟  韩卓  秦尚林  李建新 《岩土力学》2010,31(Z2):115-118
基于某大型场平工程填筑质量抽检结果,探讨了粗料含量(粒径大于5 mm颗粒含量)、填料最大粒径以及填料级配情况对土石混合料现场压实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粗料含量逐渐增加时干密度呈逐渐增大趋势,但达到90%左右时,干密度离散性较大,建议粗料含量的合理值为60%~80%;同样,当填料最大粒径逐渐增大时干密度也随着最大粒径的增大而呈逐渐增大趋势,但当超过松铺厚度(800 mm)的30%以后,干密度则逐渐减小,且离散性较大,建议最大粒径的合理值为松铺厚度的30%;填料级配良好与否和压实特性无明显的相关性,但级配应连续。该研究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62.
滨海盐渍土的固化方法及固化土的偏应力-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沛  王晓燕  柴寿喜 《岩土力学》2010,31(12):3939-3944
滨海盐渍土可使用水泥、石灰、粉煤灰和高分子材料SH固土剂单独及联合固化,以提高土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水稳性。为研究各种固化方法固化盐渍土的抗变形能力和偏应力-应变特征,通过三轴UU压缩试验得到盐渍土和6种固化盐渍土的偏应力-应变曲线。曲线显示:水泥+石灰类固化土呈应变软化型、石灰+粉煤灰类固化土呈应变软化型、石灰类固化土呈应变硬化型。掺入SH固土剂,提高了固化土的浸水前后的强度,同时也增强了固化土的水稳性。掺入SH固土剂使固化土达到偏应力峰值所需的应变增加,即抗变形能力增强;0.9%SH固土剂+12%石灰+36%粉煤灰固化土具有适中的强度、良好的弹性变形和水稳性的优点,作为轻质路堤填料使用,还可减少滨海地区软土路基的沉降量,这使其成为滨海盐渍土的6种固化方案中的最适宜方案。  相似文献   
963.
A seaweed‐waste material resulting from the processing of Ascophyllum nodosum was previously shown to be very efficient at removing Zn(II), Ni(II) and Al(III) both in single and multi‐metal waste streams. In this study, the regeneration of the biosorbent using an acid wash resulted in the release of high metal concentrations during multiple desorption cycles. Maximum desorption efficiencies (DE) of 183, 122 and 91% were achieved for Zn(II), Ni(II) and Al(III), respectively, for subsequent metal loading cycles, significantly exceeding the desorption rates observed for conventional sorbents. The regeneration of the sorbent was accomplished with very little loss in metal removal efficiency (RE) for both single and multi‐metal systems. Values of 92, 96 and 94% RE were achieved for Zn(II), Ni(II) and Al(III), respectively, for the 5th sorption cycle in single metal aqueous solutions. A slight decrease was observed for the same metals in multi‐metal systems with maximum REs of 85, 82 and 82% for Zn(II), Ni(II) and Al(III),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novel sorbent derived from a seaweed industrial waste would be suitable for multiple metal sorption cycles without any significant loss in RE.  相似文献   
964.
大连九龙地磁台的材料磁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大连九龙地磁台建设工作中,对建筑材料进行选定,磁性检测,以及施工过程中用G856质子旋进式磁力仪进行磁性跟踪监测。实践证明,这样做能很好地满足地磁台站建设规范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65.
南黄海辐射沙洲邻近海域表层悬浮颗粒物浓度遥感反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樊辉  黄海军 《地理科学》2011,31(2):159-165
利用2003年春、秋季南黄海辐射沙洲邻近海域水体表观光谱测量与同步水体取样数据,分析该海域不同季节表层水体遥感反射率光谱响应特性。结合常用水色传感器波段光谱响应模拟,建立春、秋季表层水体总悬浮颗粒物浓度(TSM)与悬浮泥沙浓度(SSC)的最适单波段、双波段(波段比值)和3波段统计反演模式。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水体上述3类算法的最优波段均不相同,欲寻求适合所有季节水体的统一反演算法,仅能选择次优波段。通过比较,3种不同反演模式中三波段模式更适于反演近岸水体悬浮颗粒物浓度。  相似文献   
966.
以广西武鸣县典型的碳酸盐岩成土剖面和陆源碎屑岩成土剖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成土母质在成土过程中Se元素与其形态在垂向上的迁移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碳酸盐岩和陆源碎屑岩在成土过程中,土壤Se含量均继承了成土母质的特点,且前者在表层明显富集,而后者相对较稳定,算术平均值分别为0.55 mg/kg和1.43 mg/kg。前者的水溶性总硒含量高于后者,平均含量分别为3.48 μg/kg和1.81 μg/kg,但均以硒酸态硒为主,其次是亚硒酸态硒和腐殖酸结合态硒。成土剖面上,土壤Se含量及其形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碳酸盐岩成土剖面上,Se的含量与形态主要受土壤TOC含量和pH值影响;陆源碎屑岩成土剖面上,影响Se的含量及其形态的因素较多,土壤pH值、TOC、Al2O3和Fe2O3含量以及土壤质地等均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7.
脆性颗粒材料的动态多尺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脆性颗粒材料的多尺度模型一般包含微观尺度的基本粒子、细观尺度的颗粒和宏观尺度的颗粒堆积体3个尺度。基于离散元方法(DEM)构建多尺度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动态加载。首先,对多尺度模型所涉及的两种接触模型和两种黏结模型的参数进行分析,详细讨论微细观模型参数与宏观材料常数之间的联系。然后,选用Hertz-Mindlin接触模型[1]和平行键黏结模型,建造石英砂的动态多尺度模型。通过选择合适的强度和局部阻尼参数发现,模型宏细观尺度上的动态压缩响应与对石英砂的相关试验结果吻合很好。利用多尺度模型和选定的参数,探讨与动态加载密切相关的局部阻尼机制对多尺度模型各个尺度上力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阻尼越大则颗粒材料对波的衰减能力越强,但过高的阻尼会使团簇强度和模型的宏观压缩曲线都表现出异常的加载速度效应(后者实际是阻尼引起的微惯性效应)。另外,高阻尼会过度衰减颗粒破碎过程产生的应力波,从而阻碍颗粒破碎。最后,应用改进的动态多尺度模型,对脆性颗粒材料的动态破碎特性进行研究,发现该模型不但能给出与试验相吻合的颗粒级配曲线,还能揭示出颗粒破碎过程中微裂纹分布的空间不均匀性,即颗粒破碎过程中波的产生机制和衰减机制相互作用导致的微裂纹聚团分布的现象。  相似文献   
968.
高子坤  施建勇 《岩土力学》2013,34(8):2174-2180
天然沉积土在上覆土层重力作用下完成固结,其压缩模量大小和土层所受的前期固结压力大小直接相关。首先,分析岩土材料本构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考虑模量随深度和体积应变变化的本构关系式;其次,建立桩基础稳定性问题的有限元求解格式,考虑水平荷载和下游冲刷深度对多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下游冲刷和水平荷载作用形成不对称接触边界对不同平面位置基桩受力特点,分析应力集中产生的原因及折屈失稳和整体稳定性问题。研究结果可为复杂大型工程群桩基础设计考虑桩、土及承台共同协调作用提供定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69.
丁幸波  章冲  明治清  徐景茂 《岩土力学》2013,34(Z1):228-233
在大比例尺的地质力学模型中,由于相似模型材料的脆性和低强度,很难测得其抗弯应力-应变或者荷载-位移全过程曲线。对抗弯试验的过程进行力学分析,通过对增加辅助弹性元件方案的假设推导得到弹性元件刚度设计原则。依据该设计原则,组装出一台试验原理样机,测到不同节理(均质、层状和块状)含不同角度锚杆的试件的抗弯荷载-位移全过程曲线。此外,由于相似材料的低强度重度大特性,试验中适当考虑试件的自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弹性元件的增加对抗弯荷载-位移全过程曲线下降段有着质的改善;当弹性元件与台架的复合刚度大于试件的最大刚度,即可测得抗弯荷载-位移全过程曲线;在抗弯试验中试件自重荷载可以等效为集中力荷载,对于550 mm的标准试件其等效荷载相当于其自身重力1/2的集中荷载,相当于试验中均质试件峰值荷载的9%。  相似文献   
970.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矿床可形成于太古宙至现代各个地质时期.现代海底热液成矿作用是赋存于海相火山岩系中的古代VMS矿床成矿作用的再现.VMS矿床可形成于多种构造环境,但均与拉张背景有关.按照构造环境和容矿岩系将VMS矿床分为黑矿型、塞浦路斯型、别子型和沙利文型.VMS矿床的热液蚀变由下盘蚀变带和上盘蚀变带两个结构单元组成.下盘蚀变一般有两种类型:(1)不整合的蚀变岩筒,直接产在块状硫化物带的下方;(2)半整合或层控的上盘蚀变带,并可以在区域范围内展布.与下盘蚀变类似,上盘蚀变也具有蚀变岩筒和半整合的蚀变带两种类型.成矿金属主要有两种可能的来源:(1)在岩浆侵入体和浅位岩浆房之上被加热的循环海水对含矿火山岩系及下伏基底物质的淋滤;(2)深部岩浆房挥发分通过释气作用直接释放.下渗的海水是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同时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资料显示岩浆流体对成矿流体系统亦有较大贡献.VMS矿床具有明显的金属分带现象,其金属序列组合从下至上依次为Fe→Fe-Cu→Cu-Pb-Zn→Pb-Zn-Ba,这种金属分带的演化反应了流体的演化和块状硫化物丘的生长机制.根据成矿流体温度变化而不断演化的4阶段成矿模式可以很好的解释经典丘堆式矿床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