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根据7个岩芯粘土矿物的研究,马里亚纳海槽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物中主要粘土矿物是蒙皂石,其次是少量FeMg绿泥石和伊利石.蒙皂石和FeMg绿泥石主要是海底基性火山物质蚀变形成的自生矿物,伊利石主要是来自海槽北面和西北面陆上岩石的风化产物.蒙皂石由海槽北部向南部呈增加趋势,而伊利石则呈减少趋势.此外,在距今大约45ka~10ka形成的地层中蒙皂石呈减少趋势,伊利石则呈增加趋势.上述粘土矿物组成及分布主要与物质来源、火山活动、海底浊流以及古气候变化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62.
孙冬军  刘芳  毕波 《中国地震》2022,38(1):112-119
本文选取2013年芦山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地震波形,重新量取垂直向振幅,计算宽频带面波震级MS(BB),分析各台站实测震级出现方向性差异的原因。其中,通过572个宽频带台站实测芦山地震震级MS(BB)7.1,通过603个宽频带台站实测九寨沟地震震级MS(BB)6.9。芦山地震实测震级大于MS(BB)7.3的台站呈现WN-ES向分布,与断层倾向一致;实测震级小于MS(BB)7.0的台站呈现NE-WS向分布,与其所在断层走向一致。九寨沟地震实测震级大于MS(BB)7.0的台站分布呈现NE向分布,与断层倾向一致;实测震级小于MS(BB)6.8的台站总体分布较为离散,大体呈现NW-SE向分布,与树正断裂走向一致。实测震级偏大的台站方向性分布与多普勒效应和P波辐射花样联系不明显。对比分析芦山地震和九寨沟地震,去除场地响应和仪器自身影响,台站实测震级差异性仍然存在,因此,台站实测震级差异性是由于受到了多普勒效应、辐射花样、仪器和场地响应之外的因素影响。综合考虑地震震级涉及的影响因素,芦山地震和九寨沟地震的台站实测震级差异性可能与地震波的传播路径有关。  相似文献   
63.
西昆仑山前冲断带的分段变形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精细地表构造地质学解析的基础上,利用塔里木油田公司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完成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开展新生代构造变形的精细几何学解析,确定不同构造部位的变形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分析不同构造部位构造变形特征的差异性及其变化规律,探讨构造变形分段性的控制因素。根据西昆仑山前冲断带的变形特征,可以将冲断带划分为5个构造段,自西北向东南分别为:乌泊尔段、苏盖特段、齐姆根段、柯东段与和田段,且各段又可分为1~4个的构造带。各段的构造样式存在较大差异,乌泊尔段表现为受主帕米尔断裂(MPT)和帕米尔北缘断裂(FPT)控制,帕米尔北缘断裂表现为地表突破和大规模的垂向位移,限定了冲断作用的往北传播,浅部发育了上新世以来的背驼盆地;苏盖特段表现为走滑逆冲作用导致的构造变形的特点,构造样式总体上靠近山前地区为堆垛构造,盆地内部为薄皮的叠瓦扇构造;齐姆根段受深部右行走滑断裂带控制,形成了向北东突出的走滑构造;柯东段则以逆冲作用为主,变形向盆地内部发生大规模的薄皮传播;和田构造段表现为南部发育高角度的铁克里克断裂及基底卷入构造,北部发育断层转折褶皱。北西向的喀什-叶城转换系统、北东向的库尔干右行压扭断裂带和齐姆根深部右行走滑断裂带、古近系的膏盐滑脱层、新近纪同构造沉积作用和乌拉根古隆起等对西昆山山前冲断带分段变形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4.
Nitrification – Fundamentals of the Metabolism and Problems at the Use of Ammonia Oxidizers From an ecological point of view, a great problem results from the release of increasing amounts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nitrogen compounds. Apart from gaseous nitrogen compounds, such as the greenhouse gas N2O, soluble nitrogen compounds such as ammonium cause difficulties. In recent years,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regarding the reduction of the emission of sulfur and phosphorus compounds. Since there are no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the decrease of nitrogen releases, the emission of such compounds has even been increasing. Therefore, great efforts are being made to eliminate the soluble nitrogen compounds in particular, for example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A decisive meaning befits the chemolithoautotrophic ammonia oxidizers.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release of ammonia in particular, the metabolism of the ammonia oxidizing microorganisms under consideration of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problems that arise in the context of using these bacteria for the removal of ammonia.  相似文献   
65.
华南区域短期气候模式产品时间过滤方案及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尺度分离方法分析了短期气候预测序列中所包含的各种尺度的过程,建立了不同尺度变化的过滤、提取方法;分析讨论了各种过滤序列所具有的气候意义和重要程度;用模拟实例分析了所提出和使用的尺度分离方法的有效性及模式的性能  相似文献   
66.
电影不仅是作为一种艺术品,同时也是作为一种商品存在,而电影片名就好比是电影的一件外衣,因此,确切地翻译电影片名非常重要。电影片名的翻译技巧有很多,同时影响电影片名的翻译的因素也有很多。因此.在翻译电影片名时要从各方面因素考虑,从而选择恰当的翻译技巧.使得译名不仅能够从意义上忠实于源名。涵盖电影的内容,同时在形式上做到简练并具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67.
针对西南区域(云、贵、川、渝)汛期(6-8月)旱涝预测问题,建立了一种以多种物理因子为基础的西南区域降水量预测模型,即因子集成及综合相似预测模型。该模型既考虑影响西南区域汛期降水的主要物理因素变化,又注重区域要素场自身演变规律。对于影响汛期旱涝的物理因子,采用对多个因素进行综合集成的办法,来体现所有因素对旱涝影响的整体作用。为了强调预测结果的客观性,我们借鉴目前NWP集合预报思想,引入综合相似方法,给出西南区域大范围汛期降水距平百分率预测结果。近年来业务试用表明,该方法预测准确率稳定,有明显的预报技巧  相似文献   
68.
保山核桃坪区多金属矿成矿相关性及典型矿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部隐伏酸性岩体形成(或侵入)产生的含矿气水热液沿断裂向上运移,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反复充填交代成矿。地下水渗透或环流则从围岩或先期形成的矿床中溶解出矿质,在有利条件下沉积,形成地下水热液矿床或与先期矿床叠加。  相似文献   
69.
空气温度是评价人居环境的重要指标,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观测对于水文、环境、生态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大范围空气温度观测数据一般通过气象站点获取,但由于气象观测站点空间分布离散稀疏的特点,所获取的数据不能精确描述空间连续的空气温度变化情况。因此,实现基于遥感数据的近地表空气温度精准估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精细的地表覆盖类型、空间连续的土壤水分、地表温度(LST)数据,并结合其他辅助数据,构建了近地表空气温度空间化模型,并对近地表空气温度影响因子进行评估,发现地表覆盖类型对近地表空气温度的影响最大,土壤水分为最活跃的影响因素,经验证,模型精度较高,R2接近0.85,RMSE为0.5℃。本研究获取的精确空间连续的近地表空气温度信息,能够充分表达其空间异质性,为农业气象灾害灾变过程监测、农作物生长过程模拟、区域气候变化分析等研究提供良好的近地表空气温度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0.
Cross-validatory estimation of the bilinear model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s is reviewed andKrzanowski's modification of Wold's procedure is described. Two different types of residuals useful forchecking model adequacy are defined and indices measuring the influence of each observed unit on theestimates of the parameters are discussed. A method for the selection of variables derived from Procrustesanalysis is described. Results arising from the study of two sets of enological data are giv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