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63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1.
干旱区陆面过程野外观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主要论述了陆-气相互作用研究在干旱区人类生存环境与发展区域经济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介绍了观测场地以及野外观测情况。最后,对干旱区腾格里沙漠宁夏沙坡头无灌溉的植物固沙区、青海海北高寒草甸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灌溉的绿洲农田的陆-气水热交换过程观测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且,研究了干旱区不同下垫面的陆-气相互作用规律,可为研究局地生态环境、指导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2.
不同绿洲分布对局地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4,自引:13,他引:21  
高艳红  吕世华 《中国沙漠》2001,21(2):108-115
使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MMSV3,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绿洲分布对局地气候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绿洲、林带分布状况下的地表能量平衡,以及对边界层特征的影响,为荒漠化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沙漠化后感热增大,潜热减小,地表温度升高,5d内可升高0.7℃,土壤温度也有类似的变化,只是变化幅度小,并存在滞后效应,摩擦速度减小,5d内可减小5cm·s-1,长期下去,将形成风沙肆虐,沙尘暴频繁的气候,为人类敲响了警钟;而绿化可使潜热增大,对城市影响更为明显,潜热将增大两倍,地表温度降低,湿度增大,摩擦速度明显增大,可以有效地阻止沙尘暴的发生,对半干旱地区环境治理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93.
新疆绿洲当代人地关系紧张情势与缓解途径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讨论了目前新疆人地关系紧张的情势;分析了造成新疆绿洲目前人地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认为环境先天脆弱、水资源总量有限且分布不均、气候的干暖化等是产生目前新疆人地关系紧张的生态环境前提;快速增长的人口及其不断增长的需求和过激的经济发展政策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压力;资源滥用、管理机制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执法不严以及有偿使用制度不完善是造成目前区域人地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最后讨论了缓解当前新疆人地关系紧张矛盾的途径。  相似文献   
94.
黑河流域山前绿洲水量转化模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利用数字高程数据、遥感解译成果、地下水和水文气象资料,建立了一个基于GIS网格的黑河中游山前绿洲地区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黑河流域中游山前绿洲地带的降水几乎完全消耗于蒸散发,且大约70%的山区地表径流补给也消耗于蒸散发.蒸散发以中游森林为最多,草本植被蒸散发同植被覆盖度呈正比.天然植被覆盖度同降水量的多少呈正比,在当地气候条件下,降水是天然荒漠植被类型和分布的控制因子.  相似文献   
95.
石羊河流域及其典型绿洲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1986年和2000年的TM影像数据,利用GI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分别在类型和景观两个水平上分析了石羊河流域及武威和民勤两个典型绿洲近15a来的景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流域水平上,虽然发生了景观结构的空间变化,但总体上相对稳定.在典型绿洲区,特别是民勤绿洲景观格局的变化较大,表现为景观的破碎化,形状的简单化和景观多样性的降低,以及耕地、沙地的增加和林地、草地的显著减少,沙漠化趋势加剧.  相似文献   
96.
河西地区黑河流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张勃  李吉均 《中国沙漠》2000,20(4):383-388
根据大量野外调查资料和前人研究基础,运用现代自然地理系统研究方法,研究了黑河绿洲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五条原则;并根据水、土、光、热等资源组合特点,将黑河流域划分为四大土地开发利用区:①上游祁连山区以保护、抚育水源涵养林为重点,以水养林,合理开发利用天然草场资源,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②高位绿洲区,充分利用光、热优势,发挥现有土地潜力,以大宗粮食及油料生产为主,粗放畜牧业与精细畜牧业结合。③中位绿洲区以发展节水、节地、节粮农牧业为主,扩大经济作物和饲料/草种植,发展舍饲畜牧业。④下游低位绿洲以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为重点。总之,抚育、保护上游,调整、发展中游,恢复、保护下游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土地开发利用模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7.
干旱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估算及变化探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中国西部干旱区特有的气候-植被特征,利用卫星遥感混合像元分解技术对干旱区植被进行了光合作用植被和非光合作用植被区分和组分解析,尝试通过对干旱覆被植被灌层结构进行解析而解决因植被区系差异和环境背景干扰的问题,并参考国际上遥感-生态模型GLO-PEM和CASA,借助遥感生态反演的物理分析,初步构建起基于遥感与生态过程的干旱区适用的光能利用率模型NPP-PEM,并以中国西部干旱区喀什地区叶尔羌-喀什噶尔河流域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为案例,利用AVHRR/NOAA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和气候资料估算了1992年和1998年中国西部喀什地区叶尔羌-喀什噶尔河流域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1 km分辨率年净第一性生产力,并进行了变化探测分析。模拟检验结果精度较好,生态系统碳吸收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结果表明,考虑了干旱植被生理特征和灌层结构的光能利用模型,模拟结果较为合理,也为引入其他生态模型应用到干旱区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借鉴,从而为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开辟了途径。  相似文献   
98.
解决好新疆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与水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对"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及新疆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2004-2017年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与水环境变化状况,构建城市发展与水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模型及二者的协调度模型,以探讨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水环境质量变化及二者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2004-2017年,(1)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呈现出逐年稳定上升的趋势,经济发展和城镇空间规模扩大是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2)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的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水环境质量形势严峻;(3)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水环境质量系统的协调度呈现倒U型的稳定发展趋势,但总体上两者的协调度较低,城市发展和水环境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99.
Biological soil crusts(BSC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carbon(C) balance in arid regions. Net C balance of BSCs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rainfall and consequent activation of microbes in the BSCs. The compensation-rainfall size for BSCs(the minimum rainfall amount for a positive net C balance) is assumed to be different with BSCs of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A field experiment with simulated rainfall amount(SRA) of 0, 1, 5, 10, 20, and 40 mm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C fluxes and compensation-rainfall size of BSCs in different parts of fixed dunes in the ecotone between the Badain Jaran Desert and the Minqin Oasis. We found algae-lichen crust on the interdunes and crest, algae crust on the leeward side, and lichen-moss crust on the windward. Even a small rainfall(1 mm) can activate both photosynthesis and respiration of all types of BSCs. The gross ecosystem production, ecosystem respiration, and net ecosystem exchange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RA, hours after the simulated rainfall, position on a dune, and their interactions. The rapid activation of photosynthesis provides a C source and therefore c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increase of C efflux after each rewetting. C-uptake and-emission capacity of all the BSC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ainfall size, with the lowest C fluxes on the leeward side. The compensation rainfall for a net C uptake was 3.80, 15.54, 8.62, and 1.88 mm for BSCs on the interdunes, the leeward side, the crest, and the windward side, respectively. The whole dune started to show a net C uptake with an SRA of 5 mm and maximized with an SRA of about 30 mm. The compensation-rainfall size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hlorophyll content.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BSCs will be favored in terms of C balance, and sand dune stabilization could be sustained with an increasing frequency of 5-10 mm rainfall events in the desert-oasis transitional zone.-  相似文献   
100.
依据干旱区绿洲城镇特点,建构绿洲特色城镇指标体系,改进中心性强度模型、空间相互作用模型,集成区域城镇空间格局研究方法,提出一套针对绿洲型城镇的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并以酒(泉)嘉(峪关)地区为例,分析其城镇等级和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酒嘉地区以肃州区和嘉峪关市为区域中心城镇,玉门、敦煌和金塔为区域次中心城镇,瓜州、阿克塞和肃北为地方中心城镇。2山脉、沙地和砾质戈壁的阻隔改变城镇辐射圈大小和方向。肃州区和嘉峪关市辐射范围最大,敦煌市次之,肃北县最小。3酒嘉地区城镇体系以肃州区和敦煌市为核心,形成东西两组团。城镇沿交通线延伸,以黑河、疏勒河为主轴展布。4酒嘉城镇空间组织无圈层推进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