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84篇
地质学   1020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120篇
自然地理   1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在辽东南地区工作研究成果基础上,重点解剖了已开采和勘查的金矿床.总结出金矿成矿规律.阐明中生代印支-燕山期为主要金矿成矿期,划分了6个金矿化区,综合辽东古裂谷的演化过程建立了裂谷产生→矿源层及容矿围岩形成→裂谷消亡及某些矿床雏形的形成→裂谷活化进入主成矿期的矿床成矿模式,指出了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962.
文章通过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与岩浆岩及构造的关系、成矿阶段的划分等方面的研究,认定卧龙泉金矿为多阶段、多成因、多来源的中-低温热液矿床。进而确定了卧龙泉金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63.
红透山式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于辽宁省清原地区太古宙花岗-绿岩地体中的红透山式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具有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往应用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岩石化学等地球化学特征,在原岩恢复、时空演化、矿床成因等基础地质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该类矿床地层(矿体)中微量元素、卤族元素、汞元素、硫同位素及容矿岩石的岩石化学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提出了其对清原地区寻找红透山式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的地质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964.
笔者通过综合分析,阐述成矿要素填图法、大深度土壤测量法、微量元素法、汞元素法、卤族元素法、岩石化学法、TEM法、激电法、井中物探法等勘查方法在清原地区寻找铜锌矿接替资源的有效性,特别强调了科学合理、先进适用的综合勘查方法对接替资源找矿的重要意义,以期能为清原地区更好地开展铜锌矿接替资源找矿工作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65.
水泉沟组分布在辽西凌源地区,不整合覆盖早中生代第一期推覆构造系统,其上又被稍晚形成的燕山早期推覆构造所掩覆.水泉沟组辉石安山岩锆石SHRIMP U-Pb测年结果为230.4Ma±3.1Ma.测试结果表明①辽西水泉沟组时代为晚三叠世;②燕山地区晚三叠世安山质火山岩很可能代表一种拉张的构造环境;③燕山地区早中生代早期挤压逆冲构造发育于早中三叠世,即燕山地区印支阶段早期为挤压逆冲,晚期为伸展构造.  相似文献   
966.
由于缺乏可靠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辽北法库地区的变质岩系一直被看作地台基底型建造,近期研究确认它们属于原岩为深成侵入体(五龙山杂岩)和火山-沉积岩系、后经韧性剪切作用而形成的变形变质岩系,它们与遭受同期动力变质作用影响的同构造侵入岩(十间房花岗岩)一道构成了规模巨大的法库构造岩系。精确的SHRIMPU-Pb测年表明,五龙山杂岩侵位于约265±4Ma,十间房花岗岩侵位于约284±3Ma,指示构成法库构造岩系主体单元的深成侵入体并非形成于元古代,而是形成于晚古生代海西期。这些同位素年龄记录一方面暗示法库断凸可能并不存在大规模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另一方面为确定华北地台与吉黑造山带(兴蒙造山带东段)在柳河断裂以东的界线提供了重要约束。  相似文献   
967.
辽西义县组玄武岩捕虏晶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11,他引:9  
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底部有一套镁含量较高(MgO=8%~10%)的橄榄玄武岩,有人称之为“高镁玄武岩”。通过这些玄武岩所含的橄榄石、单斜辉石的形态特征、环带结构以及所包含不透明矿物的研究,笔者认为它们属于地幔捕虏晶。捕虏晶和玄武质熔体反应的结果形成了环带结构,由于捕虏晶比玄武质熔体富Mg、Ni、Cr,贫Fe、Mn、Ca,因此作用结果提高了熔体的镁含量。此外,辉石的反环带以及复杂环带结构反映了两种熔体的混合作用。因此上述橄榄石、辉石捕虏晶的发现有助于揭示:1)岩石圈地幔和熔体相互作用以及高镁岩石的成因;2)两种熔体的混合作用。这一发现对进一步研究华北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改造与破坏,理解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构造环境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68.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当前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首要课题,也是矿业城市发展的理论依据。论文根据辽宁省主要矿业城市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治理现状,分析因采煤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危害,探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提出矿业城市地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议。虽然人类对地质环境的改造远远超过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但是地质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地质环境,就是保护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所需的物质基础,说到底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69.
通过对辽东菜园子玄武岩中的橄榄石和单斜辉石捕虏晶进行K-Ar定年及岩石地球化学测试,研究华北克拉通东部新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及深部作用过程,结果表明,辽东菜园子玄武岩形成于古近纪,K-Ar年龄为36.33 Ma±0.97 Ma和39.34 Ma±1.27 Ma;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玄武岩中Sr,Ba相对富集,Zr,Hf相对亏损;ISr和εNd(t)值分别介于。0.704 73~0.705 16和 0.22~ 2.27之间。橄榄石捕虏晶发育环状裂隙和扭折带,具有明显的成分环带,自核至边Mg#值逐渐降低(核部Mg#值介于88.7~94.3之间,边部Mg#值介于76.6~77.8之间),核部与新生代玄武岩地幔橄榄岩包体中橄榄石的成分类似,边部与玄武岩中橄榄石斑晶成分相当。单斜辉石捕虏晶为透辉石,具有反环带结构,核部具有较高的FeO,MnO,Na2O,Al2O3质量分数,反映了壳源成因;过渡部分MgO,Cr2O3质量分数明显升高,反映了壳源物质与软流圈物质反应的结果;向边部MgO,Cr2O3质量分数逐渐降低;FeO,MnO,Na2O,Al2O3质量分数逐渐升高,暗示与寄主岩浆反应的效应。上述结果表明,华北克拉通东部新生代岩石圈地幔具有亏损性质,但岩浆形成过程中有陆壳物质加入。环带状橄榄石捕虏晶反映了新生代岩石圈地幔中橄榄岩与熔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存在。  相似文献   
970.
A new ankylosaurid species of Crichtonsaurus,C.benxiensis sp.nov.,is erected based on a well preserved skeleton and a nearly complete skull found in the Sunjiawan Formation(Cenomanian- Turonian),Beipiao,Liaoning Province.Crichtonsaurus benxiensis sp.nov.is characterized by width 84.6% of length of the skull,a deep depression located medial to the notch between the orbit and the squamosal horn,paroccipital processes fused to the quadrates,fused scapula and coracoid,a large foramen for the supracoracoid nerve to enter the coracoid and to exit out from the scapula.Based on the new specimen,Crichtonsaurus is assigned to Ankylosaurida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