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Based on the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data of artificial island at Dalian Offshore Airpor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eposit soils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revealed that the deposit soils could be subdivided into three strata, i.e., the top marine deposit stratum, middle marine-continental deposit stratum, and deep continental deposit stratum. Field and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arine deposit soils had high water content (31.2% < wn < 63.10%), large void ratio (0.88 < e0 < 1.75), low permeability (kv < 10?6 cm/s), flow-plastic state (IL > 1), under consolidated (OCR < 1), high compressibility (Es < 4 MPa), low shear strength (11.7 kPa < cu < 43.7 kPa), and low bearing capacity (0 < fak < 120 kPa), they could not be used as natural foundation. The marine-continental and continental deposits were normally consolidated to over-consolidated (OCR ≥ 1), medium compressibility (4 MPa < Es < 20 MPa), high shear strength (29.7 kPa < cu < 73.7 kPa), and high bearing capacity (fak > 120 kPa). In addition,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ssion ratio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natural water content, the coefficient of vertical consolidatio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lasticity index, and the coefficient of vertical permeability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itial void ratio. The results of the field and laboratory tests were synthesize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reclamation design.  相似文献   
22.
机场航空噪声不同于其他噪声,需要进行特殊监测与评价。传统的方式对机场周围一些特殊区域传统监测与评价方法不适用,主要问题有:部分点位很难测定Td,不能进行正常的计算与评价;正常情况下布点太多难以同步完成现状监测;对敏感点单纯采用LWECPN进行评价不能准确反映所受污染的真实情况等。指出问题所在,提出了完善办法,并对提出的办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合理性论证。另外,针对已有机场扩建项目,提出快速预测办法,确立了简单的预测公式,可快捷地为机场管理及规划服务。  相似文献   
23.
谭笑  朱庆  赵君峤  许伟平  张叶廷  杜志强 《测绘学报》2012,41(2):177-183,204
针对飞行器可视导航中复杂空地环境时空要素统一精准表示的难题,本文提出了面向飞行器可视导航的复杂空地环境动态3维表示的GIS数据模型和相应的时刻数据存储结构,并用UML图进行了描述。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复杂空地环境要素多维、动态、边界模糊等特点,刻画了多维动态时空数据在空间、时间、尺度、语义四个方面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最后,以某机场的空地环境数据的组织、分析和可视化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4.
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受到内部和外部动力因素的影响,前者包括机场流量、运营效率和产业集群,后者包括区域开放度、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等。利用理论模型分析了内部因素的作用,但对国内24个临空经济区进行实证后发现,我国仍停留在以外部动力为主、内部动力为辅的阶段。其中,航空客运量和机场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货运量的影响则不显著。临空产业仍处于集群的初始阶段,因而对临空经济区的推动力较小。  相似文献   
25.
信息化设计施工是一种动态的设计施工方法,通过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信息,掌握工程岩土体的工作状态,从而调整优化初始设计施工方案。本文分析了机场高填方边坡的主要施工信息,提出了信息化设计施工的工作模式,并以西南某机场扩建工程为例,介绍了机场高填方边坡信息化设计施工的实际工程应用。这种设计施工模式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6.
西藏贡嘎机场周边风沙灾害成因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贡嘎机场周边因沙源丰富,造成每年的1-5月扬沙满天,严重影响了飞机正常的起降和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存。经实地调查和气象、水文资料的收集,以及对沙漠化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提出机场周边地区土地沙化和风沙灾害的成因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为因素中的耕地面积、土地垦殖率因子和自然因素中的大风日数因子是风沙灾害形成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27.
从航空运输看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   总被引:61,自引:20,他引:61  
周一星  胡智勇 《地理研究》2002,21(3):276-286
航空运输是研究城市体系空间结构较为独特但又越来越重要的一个视角。本文以航空港客运量和每周航班数为基础 ,通过分析航空网络的结构特点来揭示中国城市体系的结构框架 ,并依据航空网络结构形态以及国内外航空联系的变化预测未来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可能演变。  相似文献   
28.
莫辉辉  王姣娥  高超  王涵 《地理科学进展》2021,40(10):1761-1770
机场群是国内业界及学界的重要实践创新,并逐步成长为航空运输地理学的新兴研究领域之一。国内机场群的相关研究整体呈现3个阶段:2007年及之前的萌芽阶段、2008—2016年起步发展阶段及2017年以来的繁荣发展阶段。相关研究主题主要涉及6个方面:① 发展过程与组织模式甄别,② 腹地市场及地面交通衔接,③ 航空联系与航线网络优化,④ 旅客出行行为及机场选择,⑤ 机场规划布局与评价分析,⑥ 机场竞合关系及区域协同探讨。基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机场群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3个方面:一是明确机场群概念的空间内涵,加强实证研究分析,建立机场群空间组织模式识别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二是以城市群为基底构建机场—腹地“空间流”大数据体系,探讨机场群的时空模式与发展机制;三是探索指导机场群及其协同区域的资源开发及优化的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29.
杨蕤  刘洋 《地理科学进展》2021,40(9):1540-1549
论文结合民用机场净空保护需求,针对无人机监测系统在民用机场的应用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定量评估。首先,深入分析了无人机监测系统的多维度评价指标,从系统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可部署性5个评价维度设计了10个方面的系统特征,包括监测覆盖区域、有效探测距离、空间定位精度、俯仰精度、目标跟踪能力、即时性度量、报警提示置信程度、目标识别能力、可靠性度量、信息安全和可部署性度量等。然后,结合这10个系统评价特征,建立基于模糊集和模糊测度的综合评估模型,设计多类无人机监测设备在机场真实场景的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度量无人机监测系统对民用机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等,对不同类型的技术具有较好的兼容性,评价结果对民用机场无人机监测系统选择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0.
李伊祺  余建辉  张文忠 《地理研究》2021,40(7):1993-2004
城市发展过程中,大型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与居民居住空间品质的优化提升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城市更新的不断深入,实现规划用地高效合理利用与人民生活宜居和谐的双赢目标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由于机场设施存在较为明显的负向外部性,其邻避效应对周围住宅价格产生影响。本研究对首都国际机场运用特征价格模型分析“同邻避设施的距离”对住宅价格的影响,表征了在不同要素影响下邻避设施空间效应的量度,同时分析得出其对住宅价格的影响范围半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 首都机场设施对周边住宅价格存在负面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到机场设施的距离每减少1%,住宅价格平均降低0.586%。不同要素的影响力也存在差异。② 机场设施对住宅价格的空间影响范围为10 km,其空间效应随“同机场风险源距离”的增加而表现出减弱的趋势。此外,影响范围内的小区有149个,83.2%的小区分布在顺义区,受影响的户数约为13万。③ 机场设施的邻避效应空间影响存在方向异性,位于机场西部和南部的区域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范围整体大于位于机场北部和东部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