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0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航片数字化影像与SPOT5多光谱影像融合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利用多种图像融合方法分别对航片数字化影像与SPOT5多光谱影像进行融合试验,经定量化指标评价结果表明,利用Pansharp,HPF和HIS融合方法计算后得出的影像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多光谱影像的光谱特征,清晰度有较大提高,具有更强的解译和量测能力.  相似文献   
52.
对1∶10 000 DLG交通核心要素快速更新的卫星数据源进行比较和分析,主要是分辨率为2.5 m的ALOS,SPOT5和2.36 m的中巴02B卫星影像。从数据质量、校正精度、重访时间及价格对它们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综合这些因素认为三者中ALOS是目前最佳数据源,SPOT5可作为数据补充,而02B影像由于校正精度较差不能选用。  相似文献   
53.
西藏藏北高原典型植被生长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西藏藏北高原西部高寒草原植被、中部高寒草甸植被及东南部高寒灌丛草甸植被 3 种藏北地区最典型的植被类型, 结合临近 3 个气象观测站的资料, 分析这 3 种典型植被类型地区 1999—2001 年旬平均气温、旬总降水量和 SPOT VEGETATION 卫星 10 d 最大值合成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 变化特征以及 3 种典型植被基于 SPOT VEGETATION NDVI 的生长变化对旬平均气温和旬总降水量两个主要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关系。 结果表明: 藏北地区降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 气温则由南向北逐渐递减, 与降水资源分布相反, 蒸发量西部高, 东部低; SPOT VEGETATION NDVI 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 3 种典型植被生长变化特征, 所反映的植被返青期和枯黄期等重要植被生长阶段与由积温计算的植被生长特征基本一致; 藏北地区基于 SPOT VEGETATION NDVI 的植被生长变化与气温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与降水的相关系数 , 其中以那曲为代表的高寒草甸植被的 NDVI 与旬气温和旬降水总量的相关系数最大, 分别为 0.81 和 0.68 , 表明藏北地区由于海拔高, 气候寒冷, 气温对该地区植被生长的影响明显高于降水的影响, 即该地区植被生长变化对气温的响应程度明显高于对降水的响应程度 , 是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因素; 不同植被类型对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的响应程度大小依次是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和高寒草原。  相似文献   
54.
通过利用SPOT5遥感影像对湿地资源调查方法的实验研究,探讨了遥感影像的融合方法,选取适合湿地资源调查的数据融合和重采样方法,并解译融合后的遥感数据。从而获取湿地研究区的分类数据。  相似文献   
55.
使用ENVI图像处理软件进行SPOT卫星数据与TM数据进行复合制作卫星影像图技术研究 ,经反复试验 ,成功地研制成了既有明显色彩差异 ,又具有较高分辨率的假彩色遥感图像 ,为卫星遥感影像图开发利用提供方法技术。文章就有关的图像处理方法及其应用作简单介绍 ,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6.
SPOT影像像点位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简要描述了 SPOT卫星影像的有关知识 ,详细研究了地形起伏造成的垂直摄影与倾斜摄影的 SPOT影像的像点位移 ,推导了具体的计算公式 ,并列表给出了地形起伏引起的 SPOT像点位移化算到 1∶ 5 0 0 0 0比例尺上的值 ,概括介绍了纠正 SPOT影像的多项式法与数字微分法 ,最后提出了一种不利用 DEM而能纠正地形起伏较大区域以及具有较大成像视角的 SPOT影像的新方法 ,并给出此方法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7.
SPOT6遥感图像融合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POT6是2012年法国新发射的遥感卫星,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数据采集能力强等特点,但目前在国土资源监管中,尚未形成完善的SPOT6数据处理技术体系。针对SPOT6卫星图像的特点,借助ENVI,ERDAS和PCI等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平台,选取相位恢复(Gram-Schmidt)变换法,高通滤波(HPF)法,超分辨率贝叶斯(Pansharp)法和Pan Sharpening法等4种图像融合方法进行融合对比实验,并从3个方面对融合效果进行了评价:首先对融合结果进行图像质量的定性评价;其次,构建了平均值、标准差、信息熵、平均梯度和相关系数等5个评价指标,对融合效果进行定量评价;最后,借助地物分类精度评价方法,进行了融合后图像的应用效果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应用要求,应选择不同的图像融合方法,以期达到最好的应用效果,从而为SPOT6图像在国土资源监管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8.
针对遥感方法找矿预测问题,以甘肃陇南金矿区为例,对基于SPOT数据的铁化蚀变信息提取及其在找矿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在分析研究区的地质背景资料及其围岩蚀变类型的基础上,利用SPOT 5卫星遥感数据,经过多种图像处理,提取了与金矿密切相关的铁化蚀变异常信息,探索了利用中高分辨率卫星SPOT数据提取遥感蚀变异常信息的可行...  相似文献   
59.
The appropriate utilization of multi-temporal SPOT multispectral satellite imagery in quantitative remote sensing studies requires the removal of atmospheric effects. One widely used and potentially very accurate way of achieving absolute atmospheric correction is the calibration of at-satellite radiance data to field measures of the surface reflectance factor (ρs). There are a number of variations in this technique, which are known collectively as empirical line (EL) approaches. However,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an EL spectral calibration requires the presence and careful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pseudo-invariant ground targets within each scene area. Real surfaces, even those that are man-made and vegetation-free, display non-Lambertian reflectance behaviour to some extent. Because of the ±31° off-nadir incidence angle range of the SPOT sensors, this is a crucial consideration. In favourable circumstances, it may be possible to utilize a goniometer to collect multiangular ρs measurements, but for widespread lower cost application of EL approaches currently, the use of a handheld spectrometer to measure nadir only ρs is a more realistic proposition. In either case, the selection of targets that have more limited and stable multiangular reflectance behaviour is preferable. Details are given of the reflectance properties of a variety of spectrally bright potential calibration surface types, encompassing sands, gravel, asphalts, and managed and artificial grass turf surfaces, measured in the field using the Finnish Geodetic Institute Field Goniospectrometer (FIGIFIGO). Bright calibration site selection requirements for SPOT data are discussed and the physical mechanisms behind the varying reflec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faces are considered. The most desirable properties for useful calibration targets are identifi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assist other worker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likely suitable EL calibration sites for medium and high resolution optical satellite data, and therefore help optimize efforts in the time consuming and costly process of measuring ρs in the field.  相似文献   
60.
稀少控制条件下的SPOT 5 HRS影像定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生产试验,探讨了不同控制点数量及分布下的SPOT 5 HRS影像的定向精度问题,分析了稀少控制点定向后SPOT 5 HRS影像的误差分布情况,为SPOT 5 HRS影像在外业控制点获取困难地区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