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4篇
  免费   680篇
  国内免费   511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47篇
地质学   2786篇
海洋学   204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广东三水盆地古近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量的区域地质、钻井岩心、野外露头等资料,以及年代地层和生物地层的研究成果,将三水盆地古近纪地层划分出一个盆地充填层序、两个构造层序和6个层序;在构造层序地层研究基础上,以层序为编图单元,采用压缩法和瞬时作图法,编制了三水盆地古近纪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系统地阐述了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通过古近纪不同时期的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将沉积充填分为湖泊细碎屑加积和顶部粗碎屑填积两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952.
作者采用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手段,统计了新立油田泉头组三、四段储层的视压实率和视胶结率,对成岩作用强度进行了定量表征。引入了成岩系数和成岩储集相的概念,并按照成岩系数大小,将储层划分为4种成岩储集相,即强溶蚀次生孔隙成岩储集相(A相),中等压实-弱、中胶结混合孔隙成岩储集相(B相),强压实-弱、中胶结混合孔隙成岩储集相(C相)和碳酸盐强胶结成岩储集相(D相)。其中以A相最有利于油气聚集,B相次之,C相较差,D相最差。分析了各类成岩储集相特征和演化,认为晚成岩A亚期的酸性水溶蚀作用形成次生孔隙是改善储层物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53.
为了揭示鄂尔多斯盆地马家山—小涧子油田砂岩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综合采用了薄片鉴定、铸体薄片、压汞、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包裹体分析等多种方法。研究认为:该区延长组长61、长4 5段砂岩成岩作用进入了中成岩阶段的A期;成岩相的平面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由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河口砂坝中心向边缘,直至水下分流间湾,依次发育溶蚀孔隙相、绿泥石胶结相、碳酸盐胶结相及压实杂基相4种成岩相类型;储层物性依次变差;有利的储集相带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砂坝中心的溶蚀孔隙相和绿泥石胶结相。  相似文献   
954.
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烃源岩的沉积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地球化学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烃源岩的展布及其沉积控制、有机质特征、有机相及生烃潜力,认为:苏桥一文安地区、黄骅坳陷的南皮凹陷和沧东凹陷等地区为沉积中心;泻湖、潮坪和泛滥平原较好的控制了烃源岩的发育;对研究区山西组和太原组划分出了5种沉积有机相,其中以深沼芦苇沉积有机相和流水沉积有机相形成的烃源岩最好,主要以生油和生气为主。  相似文献   
955.
利用汤原断陷29口井岩心、录井、测井和1028km二维地震资料,对汤原断陷古近系沉积相类形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识别出3种沉积相、7种沉积亚相和17种沉积微相。明确了汤原断陷邻近陡坡带一侧湖底扇和湖泊相发育,缓坡带一侧扇三角洲发育,邻近断陷的中央次级隆起带湖底扇和扇三角洲发育。汤原断陷古近系湖盆经历了由小到大再到小的过程。  相似文献   
956.
塔里木盆地盆内震旦系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结合前人对盆地周边露头研究成果,根据钻井和地震资料给出了盆地上、下震旦统的沉积体系分布。以阿满地区相对隆起为界,震旦系厚度总体上为东西厚、中间薄,沉积中心分布在盆地的东、西两端,并以东北角的库鲁克塔格山前地带沉积最厚,下震旦统达3400m,上震旦统也达2000m以上。早震旦世塔里木盆地主要发育了塔东和塔西两个沉积沉降凹陷,构成了塔东海洋冰川—浅海沉积体系区、塔西滨浅海沉积体系区、阿满海岸沉积体系区以及塔西南浅海—次深海沉积体系区,塔东和塔西两个沉积区以阿满海岸沉积区为界近乎对称分布。晚震旦世是在早震旦世沉积填平补齐的基础上的继承性沉积。  相似文献   
957.
赖生华 《云南地质》2007,26(3):315-321
楚雄盆地经历多期构造变形.晚三叠世,盆地北部由盆底扇深水环境过渡到沿岸砂坝和三角洲环境.该时期形成辫状河道砂、砾岩体、滨滩砂岩体,河口坝砂岩体和分流河道充填砂岩体四类储集体,构成三种相结合,即扇储集体、三角洲前缘储集体和三角洲平原储集体,几何形态对应为透镜状、带状和不规则状.  相似文献   
958.
河北丰宁隐爆角砾岩型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丰宁银多金属矿床赋存于隐爆角砾岩体中,发育一组典型低温热液矿物组合的围岩蚀变,矿化为典型低温热液成因的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硫化物组合;控矿隐爆角砾岩划分为震裂花岗岩相、震碎花岗岩相、熔浆角砾岩相和气爆角砾岩相4类;宏观、微观研究认为其中的硅质角砾由4次喷发作用形成;气爆形成的萤石化可确定赋矿空间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59.
在一系列连续或离散的测井资料中,包含了丰富的各种地下地质特征和沉积环境信息。可从中提取表征沉积环境的各种特征参数,建立起某地区的沉积相测井相模型,应用模式识别的各种处理方法,便能划分出该地区的各种沉积相及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960.
南海东北部中生界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海东北部潮汕坳陷发现中—晚侏罗世到白垩纪的海相中生代地层,由泥岩、砂岩、放射虫硅质岩夹鲕粒灰岩及火山岩构成。岩石组合及沉积特征反映出,从中-晚侏罗世到白垩纪沉积水深经历了由浅到深,然后又转为陆地的一个完整旋回,沉积环境则经历了由滨浅海相到深海相,又到滨海过渡相和陆相河湖体系的演变过程,在深海相与滨海陆地过渡相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环境突变,为沉积环境缺失所致。与深海相放射虫硅质岩相伴,则夹有玄武岩(细碧岩)层。沉积反应的气候条件从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温暖湿润气候环境过渡到晚白垩世的炎热干旱气候环境。这套海相中生代地层的存在对解释南海北部中生代大地构造演化以及古特提斯洋和太平洋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