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3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1216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109篇
地球物理   725篇
地质学   2415篇
海洋学   429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1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多矿物岩石流变规律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总结了近年来由多种矿物组成的岩石的流变规律的研究,阐述了多矿物岩石流变性质研究的意义和进展,再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三种理论模型,算术平均方法、几何平均方法和能量极小方法,最后,指出这方面研究仍然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2.
依据高温高压岩石破裂实验结果并结合理论分析,对 附近区域不同深度温压条件下岩石变形破坏性质及破坏失稳的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在一次应力加载循环中,发生破坏的部位随时间具有向深部下迁的趋势。考虑到深度温压条件下岩石的渐进式破坏行为及突发失稳,对主震前震中附近区域小地震活动的增强、平静、活化等现象,以及b值等时间序列参数变化的可能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并简单讨论了两类平静和两类b值变化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83.
软弱结构面粒度成分与抗剪强度参数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软弱结构面一直是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工程地质问题, 选取合理的力学参数对大坝建基面的选取及未来坝基抗滑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大量试验资料基础上, 研究了沉积岩地区某重力坝电站坝址区软弱夹层粒度成分和抗剪强度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 建立了不同稠度状态下的相关方程。并结合《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中提出的用粒度成分定量指标选取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 对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取值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4.
滑带土动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地震高烈度区老滑坡的复活变形原因,本文对滑坡滑带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本次试验采用扰动土样,制样基本物理指标按滑带土的现场测试指标确定,在不固结不排水条件下,运用MTS810Teststar程控液压伺服土动三轴仪对单个样品逐级放大动应力的分级试验方法进行。侧向压力 (围压 )分别采用 100kPa、20 0kPa、300kPa三级,通过施加轴向振动荷载 (力 )模拟地震作用,振动波形为正弦波,频率为 1Hz,振幅随试样性质确定。研究结果表明,滑带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学性质与其静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质有着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滑带土的动应力与动应变关系的非线性、滞后性及变形积累特点,动弹性模量与动强度的显著降低以及动阻尼比的显著增大特性。这揭示了动力作用下的滑坡复活原因之一,同时为滑坡稳定性评价和动力作用下的变形机制模拟分析提供了基础资料,也为分析滑带土动力本构模型提供了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85.
黄土滑坡临滑预报的应变控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西北部地区黄土沉积巨厚,地质构造复杂,土体强度低,水敏感性强,各种类型的黄土滑坡广泛分布。黄土滑坡具有滑动规模大、滑动速度快、灾害损失严重等特点。黄土滑坡滑动时间预报,特别是临滑预报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具重要意义。根据黄土力学性质试验与典型黄土滑坡变形分析研究结果,在对比分析黄土剪切应变特性与滑坡滑动破坏机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一种黄土滑坡临滑预报的应变控制方法。建立了中、浅层与厚层黄土滑坡的应变破坏标准。经多处滑坡实例验证,结果基本合理,可应用于黄土滑坡临滑预报。  相似文献   
86.
地震荷载作用下温度和围压对冻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通过对重塑冻结兰州黄土的动三轴试验,较系统研究了地震荷载作用下冻土的动强度特性,并且定量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2℃、-5℃、-7℃)和围压(1MPa、3MPa、5MPa)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冻结黄土的动抗剪强度随围压的增大、温度的降低、振次的减少而增大;动粘聚力Cd随振次的减小和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动内摩擦角吼随振次的增大和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相似文献   
87.
Site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properties of soil or rock are important aspects of geotechnical design. Determination of the ground stiffnes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ince the measurement of shear modulus is very sensitive to soil disturbance, especially for s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stiffness of soil in the field is more reliable than in laboratory tests on sampled specimens. Measurement of shear modulus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pplications of self-boring pressuremeter testing. As an in situ device, the pressuremeter provides a unique method for assessing directly the in situ shear modulus of a soil. This paper describes a laboratory study of silica sand stiffness, which varies with stress level and strain amplitu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astic shear modulus value is mainly dependent on the value of the mean effective stress and relative density.  相似文献   
88.
Summary ¶Rock zones containing a high fracture density and/or soft, low cohesion materials can be highly problematic when encountered during tunnel excavation. For example in the eastern Aar massif of central Switzerland, experience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otthard highway tunnel showed that heavily fractured areas within shear zones were responsible for overbreaks in the form of chimneys several metres in height. To understand and estimate the impact of the shear zones on rock mass behaviour, knowledge concerning the rock mass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is fundamental. A series of laboratory triaxial tests, performed on samples from granite- and gneiss-hosted shear zones revealed that with increasing degree of tectonic overprint, sample strength decreases and rock behaviour shows a transition from brittle to ductile deformation. These trends may be explained by increasing fracture densities, increasing foliation intensity, increasing thickness of fine-grained, low cohesion fracture infill, and increasing mica content associated with the increasing degree of tectonic overprint. As fracture density increases and the influence of discrete, persistent discontinuities on rock mass strength decreases, behaviour of the test samples becomes more and more representative of rock mass behaviour, i.e. that of a densely fractured continuum. For the purpose of numerical modeling calculations, the shear zones may be subdivided with respect to an increasing fracture density, foliation intensity and mica content into a strongly foliated zone, a fractured zone and a cohesionless zone, which in turn exhibit brittle, brittle-ductile and ductile rock mass constitutive behaviour, respectively.Received December 17, 2001; accepted January 9, 2003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9, 2003  相似文献   
89.
闪长岩强风化带做高层建筑天然地基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营业办公楼的工程实践,将常规勘察与原位测试相结合,运用野外钻探、室内试验、原位测试多种手段,对闪长岩强风化带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试分析和深入地研究,并通过对承载力、沉降变形的验算,得出其作为高层建筑的天然地基是可行的。实践证明,与桩基础处理方案相比,节省资金近200万元,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了基础施工难度,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也提出了研究岩石风化带所遇到的问题:由于采取原状试样及制样难,导致对其物理力学性质了解不够。  相似文献   
90.
某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伊犁地区,影响工程的主要问题为坝基岩体软弱结构面和断层的抗滑稳定问题。根据工程实际条件和软弱夹层特性,采取现场断层软弱结构面试验和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获得软弱夹层的抗剪参数。实践证明,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试验成果可靠,尤其对一些不具备进行现场大型岩体软弱夹层抗剪试验的工程,采用室内中型直剪仪进 行剪切试验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