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67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本文报道从淡水原种中分离筛选出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的优良品系SCS的生理特性。该种经过海水驯化后,不仅能在自然海水培养基中生长,而且产量、质量和纯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在淡水中培养的同一株系。此外,还具有适应高温和强光等优越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42.
研究了不同的培养方式(CdCl2浓度、胁迫时间、接种藻密度等)下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的去除Cd的能力。结果表明:随着CdCl2浓度的增大,藻体总吸附量呈递增趋势,其中藻体表面吸附量远远大于细胞内含量,占总吸附量的95%以上。培养96h,藻体总吸附量比培养10d小,但单位藻质量去除Cd的能力却高于培养10d的实验组。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接种藻密度对藻体去除Cd的能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3.
钝顶螺旋藻在LED光电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研究了LED集成光电板光辐射强度对螺旋藻生物量浓度、螺旋藻比生长速率、藻光合放氧量及藻光合色素等螺旋藻生长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LED集成光电板辐射红光及红、蓝组合双波长光质与冷白荧光灯光质对藻类各有效组成部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辐射强度尚未达到饱和光辐射强度之前,光辐射强度决定螺旋藻的比生长速度;超过饱和光辐射强度,光合作用产氧量趋向恒定,说明螺旋藻光合器官具有光合稳定性;与冷白荧光日光灯组相比,LED集成光电板射红光及红,蓝组合双波长光质非常适合螺旋藻的生长并促进细胞干重、叶绿素、藻胆蛋白的增加,在相同的光辐射强度[275.9μmol/(m^2.s)]下,采用LED集成光辐射板辐射单色红光与冷白荧光日光灯组相比,藻胆蛋白、藻细胞干重吸绿素a分别增加43.39%、98.40%,51.563%。  相似文献   
44.
利用螺旋藻富集碘的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碘化钾 (KI)对极大螺旋藻 (Spirulinamaxima)生长的影响以及碘在细胞中的富集作用 .结果表明 :在 0~ 40 0mg/dm3范围内 ,KI对螺旋藻的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较低的含量内甚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极大螺旋藻的最高KI耐受范围在 40 0 0~ 50 0 0mg/dm3之间 .螺旋藻细胞中的碘含量与培养液中外加的KI含量有一定的关系 ,在KI添加含量为 90 0mg/dm3时 ,螺旋藻的收获量 (2 77.1 7mg/dm3)比对照组 (1 0 4.47mg/dm3)增加 1 65%,藻细胞碘含量[0 .3 3 1× 1 0 -2 (m/m) ]比对照组 [0 .0 2 5× 1 0 -2 (m/m) ]增加约 1 2倍 .  相似文献   
45.
不同盐度对螺旋藻的生长和生化成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半咸水驯化钝顶螺旋藻获得耐盐品系,在半咸水中盐度驯化的品系的生长率高于未驯化的品系。在不同的盐度的半咸水中盐度驯化品系更能适应较高盐度的半咸水,在20×10-3的盐度下收获量最高。  相似文献   
46.
3种海藻单一或混合投喂对卤虫的饵料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亚心形扁藻、绿色巴夫藻、极大螺旋藻为基本饵料,以纯投单胞藻或单胞藻中添加螺旋藻的方式来培养卤虫。结果表明:不同饵料搭配养殖卤虫的效果差异明显。纯扁藻和绿色巴夫藻搭配扁藻的养殖效果比较理想,卤虫成活率高,生长快速,生殖力大。极大螺旋藻养殖效果差。  相似文献   
47.
本文描述了从青岛海边分离的数种螺旋藻的形态与分类 按照文献[1][2][3][4][5][6][7][8][9]标准种形态的描述,本研究室藻种号MACC/Y146被定为Spirulina versicolor,MACC/Y171被定为S.subtilissima,MACC/Y38被定为S.subsalsa,MACC/Y133被定为Spirulina sp.其中MACC/Y146,MACC/Y133我国尚未报导 以上各种均系单克降培养  相似文献   
48.
研究了用三氯乙酸(TCA)脱除蛋白质提取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多糖的工艺,并以提取率、样品糖含量与蛋白含量为指标,应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提取液pH值、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3个因素。结果表明,在提取液pH值为12、提取温度为90℃及提取时间为8h的最佳条件下,所得螺旋藻多糖为白色粉末,提取率为3.10%,糖质量分数为81.79%,蛋白质量分数为0.57%。  相似文献   
49.
节旋藻和螺旋藻对7种抗生素敏感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两种丝状蓝藻(钝顶节旋藻和盐泽螺旋藻)在基因工程中常用作选择试剂的7种抗生素——氯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新霉素的敏感性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蓝藻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既有共同的特点,也有明显的差异.它们对红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最敏感,致死浓度分别为0.1,0.5和5μg/cm3.两种蓝藻对氨苄青霉素比较敏感,1μg/cm3的氨苄青霉素即可抑制Arthrospira.341和Spirulina.351的生长,但6d后生长恢复.Arthrospira.341和Spirulina.351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新霉素均有抗性,而且存在很大差异:300μg/cm3的卡那霉素对Arthrospira.341的生长仍然没有影响,但对于Spirulina.351,50μg/cm3的卡那霉素即对其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200μg/cm3的卡那霉素即可将其全部致死.200μg/cm3的庆大霉素和300μg/cm3的新霉素不能抑制Arthrospira.341和Spirulina.351的生长,但在这两种抗生素环境中两种藻的生长状态有很大差异.并验证了氯霉素、红霉素和链霉素是节旋藻和螺旋藻基因转化过程中的有效的抗性选择剂,也从对抗生素敏感性方面表明节旋藻和螺旋藻两个属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50.
两种培养温度下钝顶螺旋藻吸收累积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1995年1 ̄3月将钝顶螺旋藻培养在5 ̄15mg/L锗浓度的培养基内,研究两种培养温度下藻细胞,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结合锗的量,探讨温度影响螺旋菏吸收累积锗的机理,结果表明,在两种培养温度下钝顶螺旋藻均可吸收累积一定量的猪(22.44-52.13μg/g)并均匀地结合到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中,藻细胞结合锗的理在代温下随外加是浓度增加而增加,在高温下与外加是浓度关系不明显;两种培养温度2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