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81篇
  免费   2868篇
  国内免费   3541篇
测绘学   847篇
大气科学   1278篇
地球物理   4897篇
地质学   7331篇
海洋学   1810篇
天文学   565篇
综合类   962篇
自然地理   120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344篇
  2021年   418篇
  2020年   505篇
  2019年   599篇
  2018年   512篇
  2017年   511篇
  2016年   575篇
  2015年   654篇
  2014年   747篇
  2013年   847篇
  2012年   812篇
  2011年   927篇
  2010年   742篇
  2009年   898篇
  2008年   811篇
  2007年   967篇
  2006年   925篇
  2005年   739篇
  2004年   721篇
  2003年   675篇
  2002年   567篇
  2001年   463篇
  2000年   495篇
  1999年   460篇
  1998年   415篇
  1997年   399篇
  1996年   381篇
  1995年   300篇
  1994年   289篇
  1993年   244篇
  1992年   197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2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91.
云南地区强震活跃期前调制比的中长期近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逐年追踪云南地区 3~ 4 5级地震调制比图象 ,在以 0 67≤Rm <1为异常指标基础上研究了调制地震的中长期近场特征 ,发现 :强震活跃期前调制比的异常区预示了活跃期强震的危险区 ;调制比最大值出现在活跃期前 3~ 5年 ,活跃期前 1~ 2年整个云南地区无调制比异常 ;强震连发背景下的后续强震仅在震前 1年异常 ;7级地震间发生的 6 7~ 6 8级地震调制比异常幅度小。  相似文献   
992.
远场和超远场前兆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岩石试件、传压块体(包括岩石和钢块)和压机架上布设应变观测点,观测研究它们在岩石试样破裂孕育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岩样临破坏前除岩样上各个测点都出现异常变化外,同时较远处的测力元件、传压块体和压机架上的应变也出现了突变或扰动前兆异常。岩石试样外部测点的应变特征变化在极临近主破裂时才有反映。而岩样上的测点除极临近主破裂时有突变和扰动外在离主破裂较早时已有反映。岩石试样外的测点距岩样约25-90cm,约为破裂尺度的3-10(多)倍。这表明在孕震区以外很远的地方都可能出现前兆异常。并初步探讨了形成远场前兆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3.
X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幅逐日比及其与地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分析了地城关垂直分量日变幅逐日比值的高值异常与其后地震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有良好的对应,通过分析地磁垂直分量谐波幅度的逐日比,作者认为这种高值变化可能与其间地下介质电阻率下降有关,但也有可能是是外场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994.
广东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模拟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已知的断裂边界条件、区内震源机制解、小震应力降和环境应力场等资料作为基本数据,建立地质模型和计算模型,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计算了华南地区的现代地壳构造应力场.初步得到了本区的外力作用方式、断裂活动情况、应力集中状况、区应力场分布状况,为划分地震危险区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利用献[1]给出的用井水位资料反演含水层应力变化的方法和井水位动态观测资料,反演了大同-阳高地震前后大区域应力场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应力场的零值线穿过震中区,地震前,震中区周围应力场发生转向,由正应力区变为负应力区,同时正应力的量值逐渐增大。地震发生后应力场呈缓慢变化。  相似文献   
996.
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荷载一位移滞回性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空钢管中填充混凝土可以避免或延缓钢管过早地发生局部屈曲,并有效地提高构件的延性,从而增强构件的抗震性能,本文在对圆钢管混凝土构件弯矩-曲率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P-△滞回关系曲线,理论计算结果得到国内外大量结果的验证,基于理论分析模型,分析了各参,如构件轴压比,长细比,截面含钢率和材料强度等因素对圆钢管混凝土压变变构件P-△滞回关系曲线的影响,最后,确定了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P-△恢复力学模型和延性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粘弹性介质中的地震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家参 《地震研究》2001,24(4):358-362
给出了三元件的标准线性粘弹性固体在半平面内传播的地震波的解析解,它是由已知的弹性半平面内的解析解迭粘滞性解而得,从而克服了视地壳为二元件粘弹性体的Voigt模型或Maxell模型的缺点。  相似文献   
998.
提出了纵向非均匀、饱含液体多孔介质孕震动力学方程组的数值解法。为了考虑非弹性效应,对该方程组采用增量形式求解。提供了当存在垂直力源和纵向非均匀时,定量分析研究垂直剖面上的地震孕育过程及其前兆变化机制的方法和软件。选用了一个饱含液体的双层地壳模型,运用所研制的软件计算分析了介质孔隙度、渗透率等地壳水动力学性质对前兆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孕震介质孔隙度的大小对前兆场的分布可以产生显著影响。孔隙度较大时,非弹性体积膨胀(前兆)的出现和变化一开始仅局限于断层附近区域,同时非弹性膨胀(前兆)持续的时间(前兆持时)占总孕震时间的比率较大;孔隙度较小时,非弹性体积膨胀除在紧靠断层的区域内孕震早期会出现非弹性膨胀(前兆)外,在离断层较远的区域内早期也会出现前兆异常。介质渗透率对前兆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当其它条件完全相同,仅介质渗透率不同时,较低的渗透率会推迟前兆异常的发生,同时使前兆异常首先在断层附近出现,然后向外扩展,并且使孕震过程变长;而当渗透率较高时,前兆异常一开始便会展布在断层周围及其远离断层的较大范围内。  相似文献   
999.
盆地超压层段非幕式突破期的地热场模型数值解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星  吴冲龙等 《地球科学》2001,26(5):513-516
盆地超压层段的地热场模拟对超压成因研究及油气生成,排放机理分析有重要意义,但求解超压层段的热传递方程的数值解法至今仍没有被很好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超压流体速度场,由于超压流体发生幕式突破之前的排出速率极低,其速度场v=vxi vzk近似满足条件Эux/Эx Эuz/Эz=0,可将其近似地视为稳定的不可压缩的无源流体,利用这一条件及相应的边界压力条件,可使整个计算过程得到简化,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地热场模型有限元数值解法和模拟软件,能够实现对含油气盆地在幕式突破之前的超压层段地热场进行动态模拟。  相似文献   
1000.
就《规范》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时没限定持力层厚度这一不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描述了各种地层组合关系时,总力与地基承载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