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00篇
  免费   2795篇
  国内免费   4424篇
测绘学   2059篇
大气科学   2989篇
地球物理   3743篇
地质学   6452篇
海洋学   2873篇
天文学   1413篇
综合类   1352篇
自然地理   1938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506篇
  2021年   563篇
  2020年   762篇
  2019年   758篇
  2018年   662篇
  2017年   776篇
  2016年   776篇
  2015年   921篇
  2014年   908篇
  2013年   1080篇
  2012年   1035篇
  2011年   1010篇
  2010年   817篇
  2009年   968篇
  2008年   1065篇
  2007年   1240篇
  2006年   1224篇
  2005年   1062篇
  2004年   876篇
  2003年   756篇
  2002年   682篇
  2001年   517篇
  2000年   649篇
  1999年   616篇
  1998年   482篇
  1997年   341篇
  1996年   298篇
  1995年   230篇
  1994年   199篇
  1993年   197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54年   6篇
  18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71.
A suite of marl samples from the evaporitic series of the Mulhouse basin (France; Lower Oligocene) was studied for its biomarker content, in particular its polar constituents. Novel series of 3-carboxyalkyl steranes and 15-oxo triaromatic ketones were identified by synthesis. The 3-carboxyalkyl steranes probably originate from highly polar precursors yet unreported in living organisms. Our data suggest that micro-algae could be the major source of these compounds which seem to be indicators of high algal input rather than characteristic of evaporitic environments. The 15-oxo triaromatic ketones could be oxidation products of triaromatic steroid hydrocarbons formed during diagenesis, although their formation during work-up procedure could not be excluded.  相似文献   
972.
豫西东秦岭造山带核部杂岩中钙质变质岩的变质作用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能松  张兴辽 《岩石学报》1993,9(3):240-254
  相似文献   
973.
造盆作用及成矿盆地的历史动力综合分类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把历史分析方法与动力分析方法两种分折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综合的盆地分类方案。按历史动力综合分类,造盆作用及盆地可划分为三大类:大洋壳型、雏陆壳(过渡壳)型及大陆壳型大壳型中可细分为活动区型及稳定区型。雏陆壳型包括前地槽型及地槽前期型。大陆壳型中计有地槽后期型、地台型和地洼型。  相似文献   
974.
燧石和脉石英中氩,氯的相关性对^40Ar—^39Ar定年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松山 《岩石学报》1993,9(4):319-328
由于过剩Ar的存在,长期以来燧石和脉石英的^40Ar-^39Ar定年被视为不可能。通过对这类矿物中Ar,Cl丰度及其相关性研究,可以校正过剩Ar,从而实现了这类矿物的年龄测定,这为沉积岩定年及成矿时代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应用这一技术测得长城系底砾岩中石英年龄为1744±97Ma,滹沱群郭家寨亚群热事件年龄为1766±49Ma,进而推断长城系与郭家寨亚群的层位呈上下系。  相似文献   
975.
M_(17)树脂在>6mol/L的HCl介质中能同时吸附Se和Te,Se和Te可用水和丙酮分别洗脱,也可用丙酮同时洗脱。从而建立了两个新的Se、Te分离富集体系,使原子荧光测定达到纳克量级。  相似文献   
976.
流动环境中倾斜浮力射流的积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槐文信  李炜 《水科学进展》1993,4(4):301-308
给出了基于积分方法的一种倾斜浮力射流的数学模型,且流速、密度和浓度差剖面假定为高斯分布,并导出了用来封闭该数学模型的较为完全的掺入率公式.用计算精度较高的有限分析法计算这类定解问题,计算结果与试验资料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77.
福建省上杭县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承涛  周美进 《福建地质》1994,13(3):151-158
罗卜岭异常区处于成矿有利部位,本文通过对该区的热液蚀变分带、岩石化学特征、包裹体特征等的初步研究以及对化探异常进行深部验证,认为罗卜岭异常区存在着斑岩型铜(钼)矿床,是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978.
通过一些典型节理化岩体模型变形破坏过程中的AE事件的定位分析和破裂面形态的研究,探讨了不连续岩体变形破坏过程的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单节理岩体变形破坏的空间动态特征受节理角控制,随着节理角从小变大,岩体的变形破坏方式从AE在局部集中的突发式失稳向AE弥漫于整个节理层面的类似渐进式的破坏形式发展;失稳破裂面从简单的整体状岩-膏界面变成形态复杂的层内复合破裂面;复杂节理岩体的变形破坏受一条(组)主导构造控制,强AE事件集中发生在不连续构造交汇部位,在包含多条主构造的岩体模型中最终失稳破裂面只与最后阶段AE的位置一致。  相似文献   
979.
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的定向统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回顾了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各种JRC研究方法的应用范围。在野外实际结构面形态的详细调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Barton直边法,并提出按岩性定向统计研究结构面粗糙度系数JRC的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980.
Liquid plus vapour inclusions of CO2 are widespread in plagioclase microphenocrysts in small tholeiitic intrusions and tephra of the Moeraki and adjacent areas of northeast Otago, New Zealand. They imply the presence of immiscible CO2 droplets in the magma at depths of about 7–14 km. Their presence within 5 μm of the edges of microphenocrysts as little as 35 μm thick and 118 μm long indicates minimal feldspar crystal growth during the final ascent and quenching of the magma. Delicate branching clusters of lath-like microphenocrysts escaped disruption during this ascent. Such CO2 inclusions are a potential source of ‘excess argon’ perturbing K-Ar age determinations. Received March 24, 1993/Accepted September 10, 19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