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6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39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74篇
地质学   1145篇
海洋学   134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8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This paper reports all available geochemical data on sediments and pore waters from the Xisha Trough on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methane concentrations in marine sediments display a downhole increasing trend and their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δ 13C = −25 to −51‰) indicate a thermogenic origin. Pore water Cl concentrations show a range from 537 to 730 mM, and the high Cl samples also have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Br, Na+, K+, and Mg2+, implying mixing between normal seawater and brine in the basin. The SO4 2− concentrations of pore waters vary from 19.9 to 36.8 mM, and show a downhole decreasing trend. Calculated SMI (sulfate-methane interfaces) depths and sulfate gradients are between 21 and 47 mbsf, and between −0.7 and −1.7 mM/m, respectively, which are similar to values in gas hydrate locations worldwide and suggest a high methane flux in the basin. Overall, the geochemical data, together with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evidence, such as the high sedimentation rates, high organic carbon contents, thick sediment piles, salt and mud diapirs, active faulting, abundant thermogenic gases, and occurrence of huge 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 (BSR), are suggestive of a favorable condition for occurrence of gas hydrates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82.
83.
西沙海槽沉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中新世琼东南盆地快速构造沉降,沉积欠补偿形成了西沙海槽。西沙海槽上部高陡带为悬浮沉积体系,下部低缓带为浊流滑塌沉积体系,槽底平缓带为河流沉积体系。不同于浊流沉积小而散,深海河流沉积为稳定的贯穿整个海槽的大储层。由于深海河流沉积体系稳、远、大的特点,其注定成为世界深水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84.
晚更新世以来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地区的构造抬升速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构造地貌与新构造特征,推算了晚更新世以来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地区的构造抬升速率。结果表明,晚更新世以来不同地段平均构造抬升速率不同,金牛山断裂以东地区为0.15mm/a,断裂以西地区为0.50mm/a,龙口盆地2.4万年前后曾发生过幅度7 ̄9m的断陷。此外,同一地段不时段的抬升速率也有差异,但非常接近平均速率。  相似文献   
85.
近惯性内波运动普遍存在于全球大洋中,影响大洋中的质量、动量和能量输送,是大气强迫与海洋混合之间的重要纽带。由于目前海洋深层观测资料的缺乏,对于深层近惯性内波生消演变特征研究甚少。利用2009-2012年的潜标观测资料,采用带通滤波和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南海西沙海域深层近惯性内波生成、传播和消亡等演变特征。通过研究发现,南海西沙海域深层存在较强的近惯性振荡,其生成源为台风过境能量输入,绝大部分时段内,近惯性振荡能量在海洋浅层耗散,不向海洋深层传播;仅在少部分时段内,近惯性振荡能量的80%~85%耗散在500 m以浅区域,有大概15%~20%继续向海洋深层传播。  相似文献   
86.
本研究根据崇武水文站1976—2007年共31 a的波浪观测资料,使用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进行拟合分析,推算出崇武在不同重现期条件下的特征波浪要素,再将其作为外海波浪要素输入,通过基于椭圆型缓坡方程的CGWAVE近岸波浪数值模型,模拟西沙湾的重现期波浪场,得到其设计波浪要素,得到较为合理的计算结果。西沙湾的海底地形强烈地影响近岸波浪,导致了波高和波向的不均匀分布特征,岛屿和礁石都是天然屏障,东侧水域受龟屿及闽台码头的掩护,波浪反射、绕射明显,对避风坞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此外,对于不同地质的边界,反射系数不同使得近岸波高分布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7.
青藏高原渐新世晚期隆升的地质证据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地壳缩短增厚是青藏高原隆升的主要原因,青藏高原隆升对环境变迁和东亚季风具有重要影响,但对青藏高原隆升时代存在不同认识。通过统计分析青藏高原中段新生代不同时期的地层倾角,表明区域褶皱变形主要发生于古近纪,中新世湖相沉积地层产状平缓,挤压构造变形微弱,说明地壳缩短增厚主要发生于中新世前。湖相沉积地层的孢粉分析结果表明,青藏地区热带亚热带阔叶林植被自始新世中期开始逐步减少,至中新世早期濒临消亡;暗针叶林植被自渐新世早中期开始逐步增加,至中新世早中期达到繁盛程度甚至居主导地位。根据这些地质证据,结合全球气候变化、古气温及年代学资料,综合推断青藏高原渐新世晚期隆升高度达到海拔4000m左右。  相似文献   
88.
特提斯洋壳在青藏隆升中所起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幔对流使特提斯洋壳显示为刚性的整体性,并以“抽屉式”插入到青藏陆壳之下,使之第一次隆升,之后受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刚性地块的阻抗,发生强烈的褶,断,叠作用,使青藏陆壳第二次隆升,同时,莫霍面下沉,褶断,从而形成了今天整个青藏高原的地质特征和地理形态。  相似文献   
89.
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和机制   总被引:98,自引:2,他引:98  
青藏高原夹持于土兰、塔里木、华北、扬子与印度等刚性地块之间,在地球物理场和岩石圈结构构造上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构造系统。白垩纪晚期到始新世,高原开始了一个地壳缩短、加厚和不断隆升的新阶段。高原隆升可以划分为俯冲碰撞隆升、汇聚挤压隆升和均衡调整隆升3个阶段。高原地壳的加厚、缩短是在压应力作用下通过不同层次物质以不同的运动形式实现的,高原隆升的过程和机制可以概括为“陆内汇聚-地壳分层加厚-重力均衡调整”的隆升模式。  相似文献   
90.
沉积盆地异常低压(负压)与油气分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金博  刘震  张荣新  郭锋 《地球学报》2004,25(3):351-356
在沉积盆地油气勘探过程中,异常压力与油气聚集的关系愈显密切,而异常压力不仅仅是指异常高压,国内外在发现许多异常高压油气藏的同时,也发现了相当数量的异常低压油气藏,而且异常低压在世界许多盆地中均有分布。因此,深入研究异常低压的形成机理及与油气分布的关系,同样重要和不容忽视。本文介绍了异常低压的概念、特征和分类,详细分析了异常低压的形成机制:地层剥蚀卸载后的弹性回返(反弹)作用、流体的供排不平衡、轻烃的扩散作用、断裂和不整合面的压力释放作用、渗透作用和温度变化等;最后论述了异常低压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