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3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测绘学   247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349篇
地质学   460篇
海洋学   8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1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e scaled boundary finite‐element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unbounded domains. In this method only the boundary is discretized resulting in a reduction of the spatial dimension by one. Like the finite‐element method no fundamental solution is required. This paper extends the scaled boundary finite‐element method to simulate the transient response of non‐homogeneous unbounded domains with the elasticity modulus and mass density varying as power functions of spatial coordinates.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degrees of freedom and the computational cost, the technique of reduced set of base functions is applied. The scaled boundary finite‐element equation for an unbounded domain is reformulated in generalized coordinates. The resulting acceleration unit‐impulse response matrix is obtained and assembled with the equation of motion of standard finite elements. Numerical examples of non‐homogeneous isotropic and transversely isotropic unbounded domains demonstrate the accuracy of the scaled boundary finite‐element method.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2.
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的矢量地形数据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AD的矢量地形数据是一类基本的重要的基础地理数据,其应用十分广泛,同时也是各类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数据源,其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是其重要质量元素,本文论述了基于AuotoCAD二次开发实现矢量地形数据计算机自动化高效检查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3.
一次系列下击暴流事件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分析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首次利用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一次系列下击暴流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2003年6月6日在安徽定远县和肥东县交界处附近发展起来的一个孤立的强烈多单体风暴, 产生了一次伴随强降雹的系列下击暴流事件。此次系列下击暴流事件实际上是由多单体风暴中3个相继发展的对流单体分别产生的3次下击暴流构成的。每轮下击暴流触地前, 都伴随着相应对流单体反射率因子核心的逐渐下降。在首轮下沉气流触地前6 min, 1.5°到4.3°仰角的径向速度图上都出现向着风暴中心的辐合, 其中以2.4°仰角 (地面以上约3~4 km) 的辐合最明显。因此, 反射率因子核心的逐渐降低并伴随云底以上的速度辐合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可以用来提前数分钟预警下击暴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4.
仪器墩体受潮湿影响所产生的局部形变而引起的ZB磁变仪倾斜,是引起成都台CB3ZB变化幅度大,形成N字型年变化及其它类似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实践证明,水泥墩湿引起的形变大,防潮效果差。而质地单纯均匀的石头墩受潮湿后引起的形变小,防潮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5.
应用叠层橡胶支座进行基础隔震是目前国内外大力推广的一门建筑抗震新技术。但由于对采用隔震技术后建筑物的工程造价是否会增加缺乏具体的经济技术指标,使得建筑开发商对其推广应用一直持保守态度。选择了位于VIII度区的两个典型工程实例(一例为乙类建筑,另一例为丙类建筑),简要分析了同一建筑物采取不同设计方案(不隔震但抗震设防、隔震使实际设防水平提高、隔震后与未隔震建筑保持相同设防水平等三种不同设计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差异。分析数据表明,在同等设防烈度下,基础隔震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使被隔震建筑的工程造价与同条件只采用抗震设防的建筑工程造价适当降低。  相似文献   
106.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地网综合设计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杨召绪 《广西气象》2006,27(2):40-42,53
为了提高移动基站的防雷能力,结合移动基站防雷地网的建设和维护经验,提出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移动通信基站防雷地网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分析和研究了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直击雷保护系统、感应雷保护系统、移动基站地网的类型和组成。  相似文献   
107.
基于ArcGIS的面状要素中轴线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专题制图中利用遥感技术获取专题要素和地理底图要素已成为大势所趋,而如何实现面状要素中轴线的提取从而获得线状道路、线状河流等底图要素一直是GIS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ArcGIS9.0中提供的各种功能模块的综合应用实现了面状要素中轴线的自动提取。经实验这种方法简单实用、效果理想,效率很高。  相似文献   
108.
利用水杨醛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合成壳聚糖席夫碱类衍生物(S-CTS),将其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成膜。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NO2-的电催化作用。以0.1mol/LpH4.5的B-R缓冲溶液为底液,还原峰电流与NO2-浓度在0.20~81mg/k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899,检测限达到2.8×10-7mol/L。用于样品测定,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09.
首先应用MATLAB语言,编制了多边形法计算基底界面深度的程序,计算了一条基底界面深度。以区域地质资料和物性资料为依据,对黑龙江省虎林市幅1∶20万重磁场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虎林盆地布格异常和区域场特征,结合重力异常和航磁异常等综合资料,按结晶基底起伏状态,将虎林盆地划分为3个隆起区,2个凹陷区。应用Sufer软件以及3D成图技术恢复出盆地基底起伏界面全貌。  相似文献   
110.
胡兴树  杨宏山 《测绘科学》2007,32(Z1):85-87
地籍调查、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和土地利用调查对调查底图的要求不同,在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GPS、GIS和RS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土地利用调查的技术流程,提高了调查效率;土地利用数据库质量控制包括质量检查方法、质量标准和质量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