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9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338篇
测绘学   248篇
大气科学   286篇
地球物理   149篇
地质学   1235篇
海洋学   113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19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刘家坪杂岩体出露于扬子准地台西北边缘。该区扬子期岩浆活动,早期为刘家坪组海底喷发的中~酸性火山岩系,晚期先后侵入有角闪辉长岩—石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辉绿岩脉。岩浆岩具有幔源岩浆及造山带地区火山岩的特征。据震旦系覆于刘家坪杂岩体之上,其底部砂砾岩的砾石中有杂岩体成分,以及杂岩体侵入于同位素年龄值为6.43亿年的刘家坪组之中,认为刘家坪杂岩体时代为前震旦纪。  相似文献   
122.
新疆北部古地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和布克赛尔、克拉玛依、玛纳斯—乌鲁木齐地区泥盆纪到白垩纪古地磁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首次建立了准噶尔西北缘及南缘石炭纪—白垩纪古地磁极移曲线,由石炭纪到二叠纪的古地磁极位置基本在同一区间,说明该时期这些地区为一个统一的构造单元,而其古地磁极明显与塔里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地块存在着差异。(2)该地区侏罗纪及白垩纪古地磁结果与塔里木地块结果一致,侏罗纪乌鲁木齐与和布克赛尔磁偏角相差30°左右,说明和布克赛尔地区相对乌鲁木齐地区逆时针旋转了30°左右,晚古生代以后曾发生过南向移动,而侏罗、白垩纪以来均向北发生了相当规模的北向运动,并发生了相对旋转,目前东、西准噶尔的构造格局可能就是由于局部相对旋转造成的。(3)中国大陆在早二叠世还不是一个联合的整体,而是以相互分离的独立块体分布于45°N—15°S的古特提斯洋中。(4)该地区二叠纪的磁偏角为165°—168°,而塔里木为218°,哈萨克斯坦为229°,说明存在35°—55°的逆时针旋转,这个旋转可能是由于西部推覆构造造成的。如果将西准噶尔超基性岩带顺时针旋转35°—55°后,东准噶尔超基性岩带、西准噶尔超基性岩带和斋桑泊—鲁布佐夫斯克超基性岩带应在同一构造带上。(5)该地区晚古生代古纬度变化不明显,位于30°—45  相似文献   
123.
陕西双王金矿床含铁白云石的某些标型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炎金才 《矿物岩石》1993,13(4):27-33
含铁白云石是双王金矿床矿体和围岩中的主要矿物,按其产状可分为四类:Ⅰ.产于层状钠质岩(矿体围岩)中的含铁白云石;Ⅱ.产于含金角砾岩体钠质岩角砾中的含铁白云石;Ⅲ.产于含金角砾岩胶结物中的含铁白云石,Ⅳ.产于近矿蚀变岩石中的含铁白云石。Ⅰ,Ⅱ类为热水沉积成因,Ⅲ和Ⅳ类为热液充填交代产物;它们在化学成分、有序度及碳氧同位素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一定的差别。研究表明,含金角砾岩胶结物中的含铁白云石主要来自层状钠质岩,为矿床的热水沉积—改造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4.
江西省大地热流与铀矿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江西省大地构造、铀矿分布和大地热流实测资料,证明大地热流异常和铀矿均受深大断裂和深部构造变异带的控制,铀矿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热流异常,并据此初步探讨了根据大地热流异常寻找铀矿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5.
松辽地区西部斜坡英台地区姚家组二、三段,是在干旱一半干旱、源近流短、东倾陡坡背景下,在洪积扇前,由辫状河入湖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可明显区分出狭窄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河口坝不太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夹浊积砂的辫状河前三角洲三种沉积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由灰色含砾砂岩,粗、中砂岩,少量细砂岩,粉砂岩夹紫红色泥岩组成。具有明显的正韵律为特征。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灰色-绿灰色中、粗砂岩、细砂岩、少量的含砾砂岩,成正韵律或反韵律夹在灰绿色、灰黑色泥质岩中。辫状河前三角洲沉积多为灰绿色、灰黑色泥质岩,可夹少量砂质浊积岩。上述沉积特征明显地区别于正常河流三角洲沉积和扇三角洲沉积。  相似文献   
126.
杨欣  曲延军 《内陆地震》1999,13(3):221-232
强地震的孕育过程也是孕震介质的形成过程,在强震前震源附近小地震的地震波运动学,动力学特征的变化过程,则反映了孕震介质的变化过程,为研究地震的孕育,发展和发生的过程,采用单台地震波振幅比,尾波持续时间比,尾波衰减系数这3项地震波参数作为地震学短期前兆指标,分析其震兆特征,从而达到监测孕震介质变化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单台地震波参数能够有效地发现地震的前兆,但地震波参数的前兆图像复杂多变,不具有统一的  相似文献   
127.
网络环境下海量、高维、动态、多尺度地理空间矢量场数据的在线高效可视化,一直是大规模密集矢量场数据集成与综合应用分析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地理矢量场数据蕴含大量非规则、多尺度、时空异质的变化特征与结构,传统矢量场纹理可视化方法,受全局统一采样密度的限制,存在典型的稠密遮挡、特征模糊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地理矢量场空间变化特征的多分辨率纹理可视化方法,引入复合信息熵定量显式描述矢量场的空间变化,以此驱动图像空间内多频噪声纹理生成、矢量场多分辨率纹理的构建与增强表达,有效克服传统纹理可视化方法的技术瓶颈。最后采用风场数据进行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8.
重庆市夏季气温及降水变化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59,自引:14,他引:45  
刘德  李永华  何卷雄 《高原气象》2003,22(2):173-178
利用重庆市长年代气温及降水观测资料,用MHF(墨西哥帽函数)小波方法分析重庆市夏季气温及降水的时间——频率的多层次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市夏季气温及降水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且降水变化较气温更复杂;重庆市夏季平均气温变化以3年周期振动最强。而降水变化则以10年周期振动最强。  相似文献   
129.
青藏高原近50年来气温的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93,自引:27,他引:66  
根据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一百多个气象台站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0年来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整个高原地区温度变化可分为6个不同的区域。在时间演变上可划分出相对高温时段(1963年以前)、相对低温时段(1963—1987年)和另一个相对高温时段(1987年以后)。还从天文因素、地球系统各圈层及气候系统内各因子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出发,探讨了引起高原气候变化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30.
Based on satellite observation data, using dynamics equation, the ionospheric O+ ion’s distribution in the synchronous altitude region for different geomagnetic activity indexK p is studied by theoretical modeling and numerical analyzing, and semi-empirical models for the O+ ion’s density and flux versus longitude in the synchronous altitude region for differentK p are given. The main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synchronous altitude region: (i) The O+ ion’s density and flux in day-side are larger than those in nightside. (ii) With longitude changing, the higher the geomagnetic activity indexK p is, the higher the O+ ion’s density and flux, and their variation amplitude will be. The O+ ion’s density and flux whenK p 6 will be about ten times as great as that whenK p = 0. (iii) WhenK p = 0 orK p 6, the O+ ion’s density reaches maximum at longitudes 120° and 240° respectively, and minimum in the magnetotail. WhenK p = 3−5, the O+ ion’s density gets to maximum at longitude 0°, and minimum in the magnetotail. However, the O+ ion’s flux reaches maximum at longitude 120° and 240° respectively, and minimum in the magnetotail for anyK p val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