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1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577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11篇
地球物理   466篇
地质学   1369篇
海洋学   459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76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镇泾地区延长组河流相砂体分布与圈闭形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侏罗系地层以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为主,研究区范围内主要发育主河道和部分分流河道砂体。研究区构造平缓,主要为单斜地层、在东南部存在大型鼻状构造。通过对主要储层段(长6、8油层组)砂体分布及与构造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砂体走向与构造线方向的关系认为在构造单斜地区,当两者相交时(交角β≠0)是形成圈闭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大型鼻状构造地区因构造线的弯曲与河道砂体组合可以形成圈闭。根据研究区砂体分布和构造线组合出4种地层-岩性及岩性圈闭。利用构造图与砂体分布图对主要储层段存在的圈闭确定出长6、8油层组10个层圈闭。  相似文献   
42.
青海共和盆地多石在沟河道沙丘现代风水交互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青海共和盆地多石在沟河道中6道新月形沙丘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rimble4700DGPS与常规测量手段,结合野外风沙观测与自动气象站数据,初步观测分析了2006年多石在沟河道沙丘在不同季节的形态变化过程,计算出2006年风季前比雨季后多石在沟河道沙丘体积减小了548.3m3,风积量为2351m3,流水的蚀平量为2899m3,2006年风水两相营力对河道沙丘的侵蚀贡献率约为45%∶55%,流水的搬运作用强于风力的堆积作用。但从较长的时间尺度来看,研究区的风力侵蚀作用强于流水侵蚀作用,河道沙丘不断增大。多石在沟河道沙丘是一个典型的风水交互作用系统,河道成为风力与流水交互作用的"中转站",在风水的交替作用下,沉积物由风积环境进入流水环境中。  相似文献   
43.
松辽盆地葡萄花油田北部鞍部地区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系统描述葡萄花油田北部鞍部地区构造特征和断裂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烃源岩大量排烃期与构造形成时期的匹配关系、砂体分布、地层压力和断层封闭性对研究区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烃源岩大量排烃期和构造形成时期良好匹配,地层压力低势区和在成藏时期断块边界断层侧向开启是成藏的有利条件,构造和砂体分布则是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区成藏条件较好,可作为有利扩边潜力区。  相似文献   
44.
利用岩心观察、测井相分析、测井资料处理与评价、图像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胜坨油田T74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浊积砂体的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表明,T74地区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储层由三期浊积砂体叠加形成,可划分为中心微相和边缘微相两种沉积微相带;各期浊积砂体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层内非均质性以韵律性不明显、渗透率差异大为主要特征,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中心微相储层的物性要好于边缘微相;不同沉积相带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存在差异,中心微相主要发育中孔中喉和细孔中喉型孔隙结构,边缘微相主要发育细孔细喉以及微孔型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45.
磷处理粉煤灰可作农业土壤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煤灰(简称CCP或ash)具有改良土壤,增加植物产量的功能。此外,由于它特殊的多孔结构,也可用作吸纳并承载植物养分的载体。用NaH2PO4配制成含磷0.10mol/L浓度的溶液,对采自加拿大西安大略省Sarnia地区Lambton电厂的底灰(bottomash)进行振荡浸渍处理。结果表明,振荡浸渍66h后的粉煤灰中磷含量可达784×10-6。以磷处理粉煤灰、未进行磷处理的粉煤灰和石英砂按比例混合,作为基本生长介质进行玉米种植实验,其中实验配方设计为生长介质中含磷量分别为标准含磷浓度(50×10-6)的10%、25%、50%、75%和100%。生长26、34和46d后分别与不含磷的空白配方、施加含氮-磷-钾为0-20-0标准磷肥并控制磷含量为标准浓度(50×10-6)配方进行生物产量对比。生长实验结果表明,以磷处理粉煤灰供磷的生长介质,当含磷量为标准浓度的25%至100%时,其植物生长量就比添加标准浓度磷肥的配方好。种植46d后的生物生长量统计结果显示,含磷分别为标准浓度50%、75%和100%的实验介质中,玉米杆的鲜重较施标准磷肥介质中玉米分别增长39.46%、42.73%和46.13%;玉米杆干重依次增加29.71%、13.39%和28.87%;根鲜重平均增加16.62%;根干重平均增加14.03%。上述实验结果启示,粉煤灰可以很好地吸纳承载磷养分,并持续供给植物吸收生长,如果采用吸纳磷(或其他养分)的粉煤灰改良砂质土壤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Three experimental plots, cove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upper beach to the dune, on the North Sea coast of France were monitored at various intervals over a period of 18–24 months via high resolution terrain surveys in order to determine inter-site sand budget variability, as well as patterns and processes involved in sand exchanges between the upper beach and dune. The wind regime consists of a fairly balanced mix of moderate (80% of winds are below 8 m/s) onshore, offshore and shore-parallel winds. Sustained dune accretion over several years depends on the periodic local onshore welding of shoreface tidal banks that have developed in the storm- and tide-dominated setting of the southern North Sea. The only site where this has occurred in the recent past is Calais, where bank welding has created a wide accreting upper beach sand flat. At this site, significant sand supply from the subtidal sand bank reservoir to the upper beach flat occurred only once over the 18-month survey following a major storm. The bulk of the sand deposited over this large flat is not directly integrated into the adjacent embryo dunes by onshore winds but is progressively reworked in situ into developing dunes or transported alongshore by the balanced wind regime, thus resulting in alongshore stretching of the embryo dune system. The Leffrinckoucke site near Belgium shows moderate beach–dune mobility and accretion, while the Wissant site exhibits significant upper beach bedform mobility controlled by strong longshore currents that result in large beach budget fluctuations with little net budget change, to the detriment of the adjacent dunes. Accretion at these two sites, which are representative of the rest of the North Sea coast of France, is presently constrained by the absence of a shore-attached sand bank supply reservoir, while upper beach–dune sand exchanges are further limited by the narrow wave-affected upper beach, the intertidal morphology of bars and troughs which segments the aeolian fetch, and the moderate wind energy conditions. The balanced wind regime limits net sand mobilisation in favour of either the beach or the dune, and may explain the relatively narrow longshore morphology of the dune ridges bounding this coast.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邯郸市某车间地基的勘察.分析和探讨了新近沉积粉细砂地层的勘察手段、其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利用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标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提出的一些分析方法,对新近沉积的粉细砂地层的勘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8.
从差异波形特征的角度出发,分析时移地震差异波形特征与砂泥岩互层油藏中油层速度变化的关系。通过建立由5层地层组成的楔形地质模型,运用褶积公式及时移地震求差公式,得到泥岩速度为2 400 m/s和砂岩速度为2 700m/s条件下,互层中砂岩速度变化±150 m/s的时移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砂泥岩互层的差异波形是一个多峰复合波,泥岩夹层的厚度是决定差异波形特征的一个主要因素,并且存在一个临界值,即四分之一主波长;如果泥岩夹层的厚度小于这一临界值,就会发生遮掩效应,即顶部油层的时移地震响应可以掩盖中、下部油层的时移地震响应。  相似文献   
49.
对低阻油气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和储层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针对研究区域低阻储层的特点,以岩心与测井数据的相关性为依据,提出了适合地区特点的储层参数解释方法。通过应用三水导电模型,提高了低阻储层的测井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50.
鲁青庆 《岩矿测试》2005,24(4):314-316
采用微波消解-硼酸络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石英砂中的氧化钙和氧化镁。样品在MK-Ⅲ型实验室微波炉上消解,消解压力为2.0 MPa、消解时间为5 m in,以硼酸络合消除氢氟酸的影响。方法已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7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95.0%~10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