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2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洞庭湖调蓄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洞庭湖作为长江中游的一个吞吐式大型湖泊,调蓄荆江洪水并调节湖南省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水沙泄入长江。洞庭湖的调蓄相当于大型水库调节,然而又与水库调蓄有所区别。该文从分流分沙比、调蓄量以及削峰系数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洞庭湖调蓄作用。并提出了洞庭湖区以适度退田还湖,蓄洪区采用退人不退耕的单退还湖方式,增加其调蓄能力,缓解自身防洪压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2.
文章以洛阳市郊区为例,分析总结了城市郊区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工作中应确立的思路、遵循的原则、需注意的问题以及规划实施绩效。作者认为,只有切合实际,科学性地编制规划,才能增强其规划在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从而达到既保护耕地又协调城市经济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3.
模糊数学在农用地估价因素标准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的隶属度理论确定隶属函数模型,基于各因素对农用地地价的影响趋势,研究了农用地估价中因素的标准化模型,其分别为直线标准化模型、戒上戒下标准化模型、峰值标准化模型以及概念型模型。对各种标准化模型的变化趋势,参数含义以及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最后以河北省曲周县农用地估价过程中各因素的标准化算法为例对各种模型进行了实践检验。实例证明,在农用地估价过程中,影响因素的标准化引入隶属函数方法,有利于促进农用地地价评估的规范化,从而提高估价成果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4.
李绍山  段增强 《安徽地质》2002,12(3):185-190
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和安徽省农用地分等试点的实践工作,设计和开发了基于Map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安徽省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技术路线、数据库结构和功能结构,并根据该系统在安徽省明光市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实际验证表明该系统符合规程思想,运行可靠,分等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并且可以大大提高农用地分等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5.
耕地供需预测方法研究——以博白县为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我国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突出了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而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指标中最重要的耕地指标如何确定。首要的前提是作好预测工作,文章结合博白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践,遵循供给帛约和引导需求的原则,探讨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手段进行耕地供需预测的方法。预测的结果不仅保证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同时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需要,该研究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6.
农用地分等定级中标准耕作制度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标准耕作制度的确定是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基础性工作。该文提出了标准耕作制度的定义 ,探讨了标准耕作制度的确定原则和确定方法 ,并以黄淮海为例作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7.
文章根据河南省近期(1998年)森林资源清查结构和1993-2000年年度平原绿化复查情况,分析了河南平原绿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河南平原绿化应以建立持续,高效的平原林业生态体系为目标,坚持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相统一,高标准建设农田林网,农林间作,城镇村庄和通道绿化,合理调整林种,树种结构,积极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并对河南平原绿化建设布局,内容及实现手段和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8.
水土流失灾害对耕地的破坏直接危及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系统性调查,得到了 云南金沙江流域各县1979—2000年灾毁耕地数据,并分析了该流域灾毁耕地的特点,提出了减少灾毁耕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9.
土地利用变化会改变土壤质地与结构,影响土壤水力性质,进而改变土壤水分有效性,影响植物生长。由于区域气候的干湿交替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干旱区绿洲耕地普遍存在着撂荒-复耕现象。为了明确干旱区耕地撂荒与复耕对土壤水力性质的影响,以民勤绿洲北部边缘的耕地、撂荒地与撂荒复耕地为研究对象,测定0—40 cm深度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水力性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耕地撂荒导致0—40 cm深度黏粒与粉粒比重增加,有机质含量降低,容重降低(P<0.05),土壤孔隙度显著增加(P<0.05),犁底层消失;在高水势阶段,土壤持水与导水能力增强,在土壤有效含水量对应的水势阶段,土壤持水与导水能力变差,有效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撂荒地复耕后,0—40 cm深度黏粒与粉粒含量继续增加,有机质含量转而增加,容重增加(P<0.05),土壤孔隙度降低(P<0.05),犁底层重新出现,土壤持水与导水能力又逐渐趋向于耕地水平。撂荒对干旱区绿洲土壤肥力与蓄水能力的提升不显著,而留茬免耕、深耕灭茬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措施能有效提高持水能力。利用研究区易测的土壤黏粒、砂粒含量与土壤容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可以准确、快捷预测土壤水分常数,这将有利于研究区农田灌溉制度的准确制定与优化,以及耕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水力性质影响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130.
探索客观、科学的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决策方法,对于切实保护优质耕地及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该文从评价性指标与约束性指标两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方法,以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为例开展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决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安源区耕地可划分为优先划入、择优调入、针对性调控以及全面治理四大类型:优先划入型和择优调入型耕地合计2553.66 hm2,主要分布于城区周边道路沿线,应优先划入红线进行保护;针对性调控型耕地应根据其短板开展针对性调控改造,将改造后的优质耕地划入红线;全面治理型以丘陵山区的旱作坡耕地为主,主城区周边有少量镶嵌于建设用地之中,该类型耕地可作为农业—建设—生态弹性空间,通过全面治理,服务优化建设布局、发展山区特色旱作农业、强化生态功能等多方向管理决策。研究结果客观反映了安源区城市周边耕地资源综合状况,可为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决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