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0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90篇
测绘学   245篇
大气科学   108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590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16篇
自然地理   15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选取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公共文化四大类指标,利用2008—2013年我国26个省份163个中小城市的统计数据,测度了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区域均等化程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中小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平均水平呈上升趋势;基础教育和基本医疗的区域均等化程度较好,社会保障和公共文化的区域差异较大;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表现出空间集聚发展态势,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呈加剧之势。优化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加强省份间协同发展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2.
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法对2003—2013年辽宁省14个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其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自2003年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辽宁省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高,总体上呈由低水平向高水平演进的趋势,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基本公共服务的市际间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缩小趋势,低水平地区的"赶超效应"明显。空间上呈现出"中部凸起、两翼塌陷"的格局。各类型城市中,中心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最高,资源型城市次之,一般地级市水平最差。  相似文献   
143.
陈本富 《北京测绘》2007,(1):60-62,50
结合《测量平差基础》教学体验,总结了学生感觉学习难度较大的主要方面,并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基本概念、理论的教学等相应解决办法。指出加强相关知识间的综合联系,突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认识与领会,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4.
白刺不同果实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及优良亲本选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亲子回归法研究白刺果实不同性状遗传力的结果表明,果径、果形、果色、果味、核形和果实出肉率等性状指标的遗传力较高,说明这些性状变异的遗传贡献较大,可作为白刺果实类型划分的主要指标,其中果径、果味和出肉率可作为白刺果实品质评价和优良亲本选择的主要依据。以果径和出肉率为指标,用家系选择法选择优良亲本可获得较大的遗传增益,且两指标选择的亲本一致,选择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5.
构造动力变质作用初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提出了构造动力变质作用的基本概念。即在构造动力及其引发的动力热流共同作用下,岩石、矿物在构造运动中发生的形变、相变而呈现的变质作用。按构造动力变质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动力变质岩的结构构造、动态重结晶和混合岩化作用、应力矿物共生组合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等特征,将构造动力变质作用由弱到强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和相应的4种基本变质类型——脆性、脆-塑性、塑性和动力热流变形变质,并论述了它们各自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6.
世界内生磷矿地质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生磷灰石型矿床在世界磷矿工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世界内生磷矿可划分为超基性-碱性-碳酸岩类(占内生磷矿储量的90%以上,又分超基性-碱性-碳酸岩型、碱性-碳酸岩型、超基性-碱性岩型、超基性-碳酸岩型、碳酸岩型、碱性岩型六亚类),基性岩与超基性岩类,其它类等三大类。各类矿床主要岩石类型,矿物组合,岩体形态、产状、结构,矿体与矿石及其主要产地、大地构造位置等都各具特色。以成矿理论与成矿规律为指导,通过地、物、化、遥综合手段找矿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7.
武当山地块基性岩墙群地球化学研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3  
张成立  周鼎武 《地球化学》1999,28(2):126-135
武当山地块基性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为具大陆拉斑玄武央珠大陆板内岸 浆侵入的产物,是古陆块裂并保存在造山带内基底岩块的重要证据,这表明南秦岭和扬子板块曾存在晋宁期固结的统一古陆块,该古陆块在新元古代早期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裂解作用。  相似文献   
148.
基本气流在局域流型演化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一个β平面准地转正压模式,实施了5组时间积分为72个模式日的试验,分析了不同基本气流对局域流型演化特征的作用。结果指出:强的基本气流相应于持续性干旱流型;弱的基本气流相应于间歇性的干旱流型。  相似文献   
149.
再论煤中大分子基本结构单元演化的拼叠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勇 《地学前缘》1999,6(Z1):29-34
芳构化作用和环缩合作用的传统煤化作用理论具有一定局限性,煤中基本结构单元拼叠作用是高煤级煤演化的特有机理。拼叠作用显著发生的起点位于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o,max为6.0%附近,大分子化学键的均裂提供了拼叠作用得以实现的微化学环境条件,其实质是一种“动力化学”过程,与氧接芳碳等有关的大量“均裂”是在短暂的煤化阶段中突然出现的,导致“拼叠作用”的显著发生具有“阶跃式”特征,是造成高煤级煤中期到后期阶段大分子基本结构单元急剧增大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地球化学机理。  相似文献   
150.
通过研究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和四川省芦山县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及二者间的关系,完成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向芦山县地震应急基础数据的转换与更新;并以芦山地震为例,利用城镇地震应急快速评估系统验证了更新后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