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2篇
  免费   748篇
  国内免费   1021篇
测绘学   154篇
大气科学   1138篇
地球物理   571篇
地质学   1860篇
海洋学   673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354篇
自然地理   146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238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桂西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床成矿作用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彩娟 《矿产与地质》2003,17(3):225-228,241
桂西岩溶堆积型铝土矿赋存于岩溶洼地中的红土层中,具有矿床规模大、矿石质量优的特点。成矿物质来源于上二叠统底部的古风化壳型铝土矿层,成矿时代为早更新世,矿床成因与岩溶作用、红土化作用有关。成矿受矿源层、地层岩性、气候、构造、地貌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82.
西藏冈底斯东段成矿系列区域地球化学预测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冈底斯乐段优势矿床成矿系列预测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中研究了成矿系列矿源场特征,以及地球化学靶区与矿床成矿系列的联系,揭示了矿化规模的地球化学控制因素,计算了因素耦合系数。预测冈底斯构造带是4种类型矿床成矿系列的密集区。  相似文献   
83.
The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 karst tufa from Guangxi, China, which has not been studied before. A comparison with tufa from Dinaric Karst of Croatia is discussed in view of the C-type climate. The major mineral is calcite. Minor minerals are quartz and dolomite, depending on location. The content of calcium carbonate varies from 65% to 92%, and that of magnesium carbonate from 0.03% to 1.77%. Among other elements, the most abundant are Fe, from 0.02% to 1.50%, and Ti, from 0.15% to 0.27%. Many other trace elements (V, Cr, Mn, Ni, Cu, Zn, As, Se, Br, Rb, Sr, Y, Zr, Hg and Pb) are also present. Specific activity of radionuclides 40K, 232Th, 137Cs, 226Ra and 238U varies from sample to sample. Concentration of U in tufa is close to that reported for sedimentary carbonate. Low concentration of 137Cs indicates that this part of the world was not exposed to nuclear explosions. The concentration of 226Ra is the highest in Mashan County. The ratio 238U/226Ra (0.21-0.71) in tufa from Mashan Co  相似文献   
84.
研究了地下水中铜元素迁移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地下水铜元素的迁移富集与含水介质及其上覆土层中的铜元素含量、地下水的酸碱度、地下水的径流条件和氧化还原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5.
镇安场变形体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镇安场变形体位于长江左岸的重庆市涪陵区镇安场,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地之一,主要表现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该变形体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除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物质结构外,还有瀑雨、洪水、地震、植被破坏等外在因素。通过野外勘查,运用探槽、浅井、钻探等工程控制,已查明该变形体已发生过局部变形,尚未形成大范围的变形和滑移,处于潜在滑移变形阶段。在三峡库区水位上升后,特别是在水库水位降低和地震作用下,变形体可能失稳而向下滑动。通过对变形体的稳定性的评价,认为该区沿库岸应采用以支挡工程为主、排水为辅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86.
污染地下水治理过程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汉周 《水文》2003,23(4):8-12
污染含水层系统中地下水质的恢复之所以往往收效不大,在于地下水去除污染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文中把之分为两类:一类具有客观不确定性;另一类则具有主观不确定性。前一类中包括:(1)污染含水层介质的非均一性;(2)污染物的非平衡吸附作用;(3)污染物吸附分配系数的非均一性;(4)部分有机污染物的非水溶性;(5)PAT方案中非完整井以及水流的影响等。后一类则包括数值模拟中模型的概化以及参数的取值等。最后,概述了研究此类问题较为有效的方法,即应包括问题的定义、不确定性分析以及风险(或失效)评估等。  相似文献   
87.
本文采用主因素分析的方法,结合盐城市近几年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对盐城市淡水区和微咸水区地下水水质各监测组分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分成全体组和离子组进行分析,确定地下水水质控制因素,并将计算结果与盐城市水文地质条件相结合,分析了计算得出的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控制因素的形成原因及特点。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一套适用于盐城市第Ⅲ承压含水层水质监测方案。为提高治理水环境的综合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
数字化气氡观测干扰因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进行地下流体数字化气氡观测及将观测资料应用于震情分析的过程中 ,发现某些干扰因素对数字化气氡观测和水氡的影响不同。在目前所用观测仪器和方法的条件下 ,气温对气氡值的影响系数为 - 0 4 % /℃ ;气压对气氡测值的影响系数为 0 1% /hPa ;不同类型的气水分离装置对气氡观测的影响很显著 ;同一含水层的井 (泉 )出水量的短期变化可引起观测水井流量的变化 ,但对气氡测值影响不显著 ;气氡测值对逸出气流量的变化反映不明显 ;逸出气含有杂质及气路泄漏等均会引起测值的下降。结合仪器的工作原理 ,对干扰产生的机制以及排除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9.
刘招君 《沉积学报》2003,21(1):148-154
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始新统双阳组发育典型的湖泊水下扇体。根据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 ,并结合粒度分析等方法 ,将其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亚相及某干微相。影响水下扇形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同生断裂的活动造就了陡坡地形 ,其幕式活动成为水下扇形成的触发机制 ;阵发型水下扇主要发育在陡坡带 ,稳定型水下扇主要发育在扇三角洲的前端 ,气候因素也为稳定型水下扇形成创造了物源条件 ;基准面升降影响着水下扇的相序特征 ,低水位体系域和水退体系域易形成推进型水下扇 ,水进体系域易形成退缩型水下扇 ;半深湖 -深湖的滞水条件是水下扇得以保存的前提。统计结果表明本区获工业油气流的井主要集中在中扇 ,其中辫状水道微相最为富集。  相似文献   
90.
结合山东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古近系层序地层学研究,依据层序中湖平面变化特点和相应的沉积物特征,提出了构造运动和气候是本区层序地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中央隆起带古近系沙河街组二、三、四亚段可划分为 3种层序类型,即断陷初期型、强断陷期型和断陷后期型层序。由于构造运动导致湖岸线向盆地方向退缩,产生下降体系域,本次研究采用了体系域的四分法,即一个完整层序由低位、湖侵、高位和下降四个体系域组成,并且层序界面位于湖平面最大下降的位置,介于下降域和低位域之间。断陷初期红色地层层序,受气候因素控制明显,既不同于冲积地层层序,也不同于正常湖相地层层序,在层序演化上有其独特的特点。受构造作用和沉积物补给条件的影响,研究区发育三种沉积密集段,不同类型的沉积密集段在层序中所处位置不同,控制着不同的烃源岩厚度和油气资源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