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158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131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This paper explores factors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exploration budget for a mining company readying itself for detail work within a mineral province. Optimal strategy is shown to be a combination of results from recent conventional reservation value stopping rules and optimal expenditure models appearing earlier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522.
中国钾盐地质资源现状与找钾方向初步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郑绵平齐文  张永生 《地质通报》2006,25(11):1239-1246
分析了中国钾资源供需形势、有利成盐找钾时代、主要的有利成钾盆地等,回顾了中国找钾工作的历史,指出中国西部仍有找钾前景,尤其是中、上侏罗统-白垩系和新生界,其次是上震旦统-寒武系、石炭系、奥陶系和三叠系,同时,还应继续开展现代盐湖和地下卤水找钾和综合评价,主要找钾地区为塔里木盆地、滇西-羌塘盆地、柴达木盆地和上扬子盆地.鉴于中国特定的成盐构造地质条件和钾盐成矿、保存特点,以及国外预测找钾的经验,在中国找钾要有做长期深入勘查研究的思想准备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议对找钾工作加大投入,加强找钾预测的地质基础研究,建立专业队伍和落实油钾兼探的方针.  相似文献   
523.
提出了一种面向应用的高光谱影像分类方法,旨在从根本上、全方位地削弱各种不利因素对该类影像分类精度的影响。主要包括利用IEM算法获取更为精确的类别分布信息,采用Tabu搜索算法进行原始特征空间的降维,运用基于混合规则的组合分类器来判断待识样本的类别标签。实验表明,按照该方法进行高光谱影像的分类处理,可以得到很高精度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524.
研究了输出误差(OE)系统和输出误差自回归滑动平均(OEARMA)系统(即Box-Jenkins系统)的辅助模型随机梯度算法、辅助模型多新息随机梯度算法、辅助模型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辅助模型多新息最小二乘算法,输出误差系统的修正辅助模型随机梯度算法、遗忘因子辅助模型随机梯度算法、变递推间隔辅助模型随机梯度算法、变递推间隔辅助模型多新息随机梯度算法、变递推间隔辅助模型递推最小二乘算法等,以及输出误差自回归(OEAR)系统的基于滤波的辅助模型多新息广义随机梯度算法和基于滤波的辅助模型多新息广义最小二乘算法.  相似文献   
525.
主动源海底地震仪探测在海底结构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转换横波数据模拟为研究海底构造和物质属性提供了精确依据。本文针对现行转换横波模拟技术存在的步骤繁琐、难以确保最优解和无法进行非唯一性分析等问题进行研究, 提出了基于模型解空间和目标函数的模拟技术, 形成了主动源转换横波数据模拟的新方法, 该方法可借助计算机程序实现结构模拟的自动化。在南海西北陆缘的西沙地块OBS2013-3测线上对该方法进行验证, 分别利用单台PPS震相和全体台站的PSS震相走时数据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 本文的方法能够提供对于最优模型的快速、准确搜索和非唯一性范围的估计。这一方法有助于提高主动源海底地震仪转换横波数据模拟的效率, 并为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526.
Detailed tephrochronologies are built to underpin probabilistic volcanic hazard forecasting, and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and history of diverse geomorphic, climatic, soil-form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cesses. Complicating factors include highly variable tephra distribution over time; difficulty in correlating tephras from site to site based 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uncertain age determinations. Multiple sites permit construction of more accurate composite tephra records, but correctly merging individual site records by recognizing common events and site-specific gaps is complex. We present an automated procedure for matching tephra sequences between multiple deposition sites using stochastic local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If individual tephra age determinations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sites, they are matched and a more precise age is assigned. Known stratigraphy and mineralogical or geochemical compositions are used to constrain tephra matches. We apply this method to match tephra records from five long sediment cores (≤ 75 cal ka BP) in Auckland, New Zealand. Sediments at these sites preserve basaltic tephras from local eruptions of the Auckland Volcanic Field as well as distal rhyolitic and andesitic tephras from Okataina, Taupo, Egmont, Tongariro, and Tuhua (Mayor Island) volcanic centers. The new correlated record compiled is statistically more likely than previously published arrangements from this area.  相似文献   
527.
一种基于改进型混合遗传算法的地-井TEM多参数反演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球物理反演中,往往是要用有限的信息去反演尽可能多的参数,以期获得关于目标体的详尽信息,传统的基于求偏导数的反演方法,在初始模型偏离真值较大的时候,反演很难收敛,而遗传算法则可以克服反演对初值的依赖。这里使用基于等效涡流的方法,简化地-井TEM三分量响应为圆形电流环在自由空间的响应模型,并使用逐步缩小搜索范围和多重小生境相结合的改进型混合遗传算法,较为精确地反演了表征导电薄板异常的七个参数,理论模型算例在多次搜索遗传计算之后,反演获得的模型参数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528.
中国大洋样品馆是承担我国深海样品接收整理、安全保存、共享利用等相关事务的专门机构,收入保存了我国深海资源勘查以来采集的大量珍贵的大洋样品,并通过共享服务的方式为科学家提供样品,科学家借助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方法对样品进行研究,取得了众多创新性的科学认识.但是,科学家却无法全面了解既往航次调查样品信息,无法实时掌握样品馆藏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