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83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GIS专业人才工程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当前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的发展现状和社会对GIS领域的人才需求,论述了工程能力培养在GIS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工程能力培养的一些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2.
设计开发一套新型多层薄层贴壁光生物反应器装置,利用其在室外进行螺旋藻(Spirulina sp.)的高密度培养,对适合螺旋藻的工业贴壁介质材料及光稀释倍数进行初步考察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附着在超细纤维毛巾上的螺旋藻生物量产率(30~60 g/(m~2·d))要高于附着在植绒材料上的螺旋藻生物量产率(10~40 g/(m~2·d));在实验期间,当光稀释倍数达到10×时,螺旋藻的生物量产率可达到45~60 g/(m~2·d),明显高于2.5×及5×光稀释倍数下的生物量产率;连续培养8 d的螺旋藻平均生物量产率达到30.3 g/(m~2·d),且其营养成分与传统液体培养的螺旋藻营养成分一致。上述结果为该反应器的规模化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3.
攀西地区大马士革Ⅲ玫瑰引种栽培及产业化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云  苏春江 《山地学报》2006,24(5):636-640
论述了攀西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和大马士革Ⅲ玫瑰的生态学特征,认为大马士革Ⅲ玫瑰在攀西地区适生。总结了大马士革Ⅲ玫瑰在攀西地区高温、高湿配套促根扦插和密植、人工整形控冠致矮的高效繁菌和种植技术。分析了大马士革Ⅲ玫瑰产业化在攀西地区实现的条件,配套条件以及预期经济效益,指出其产业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4.
为提高玉米产量及充分利用玉米生长过程中的温、湿、光等自然资源,1996-1998年在固始县进行了玉米、平菇、紫木耳套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平菇、紫木耳大田立体种植,可使三者间适宜生态因子互惠形成,单位面积积累生物量大幅增长,较传统种植方式经济效益提高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85.
川西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林波  刘庆  游翔  庞学勇 《山地学报》2002,20(4):438-444
四川省西部地区是全国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程的重点地区。由于区内人地矛盾突出,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造成了该地区林农,林牧,农牧关系紧张,阻碍了当地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对川西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进展,困难,相关政策和技术应用情况等进行初步考察,并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川西地区农村经济带来的影响;退耕还林后,川西地区农业(种植业)产值相对降低,林业和牧业产值逐渐增加,但变化幅度不大,表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在短期内并未给川西农村经济带来多大的变化,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影响又是深远的。因而退耕还要工程中强调生态效应的同时,如何将农村长期经济效应向短期化转化以及长期生态效应向经济化转化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6.
大棚栽培台湾西瓜的气象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棚内栽培的台湾西瓜与当地品种进行对比观测 ,提出当地大棚栽培西瓜的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187.
土壤有机氮矿化是供应无机氮的主导过程,研究其变化对于认识土壤氮素有效性和指导氮肥施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在云南建水、蒙自和勐腊岩溶区选取脐橙地、玉米地和橡胶地作为研究对象,并以临近未受人为扰动的草地或原始林地作为对照,采用15N同位素标记方法,研究了岩溶区草地或原始林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后石灰土有机氮矿化(MNorg)速率变化,并区分了易分解有机氮矿化(MNlab)和难分解有机氮矿化(MNrec)对MNorg的贡献。结果表明,原始林地土壤MNorg (8.94 mg N?kg-1 d-1)显著高于草地(1.41~2.46 mg N?kg-1 d-1),且均以MNlab为主。其中,草地MNlab对MNorg贡献率可达80.6%~93.1%,而在原始林地中该贡献率达到62.2%。岩溶区草地或林地开垦种植经济作物显著降低MNorg速率,其MNorg速率为0.53~0.89 mg N?kg-1 d-1,下降比例达62.5%~90.1%。这种差异主要受MNlab和MNrec影响,由草地开垦种植脐橙和玉米后土壤MNorg下降主要归于MNlab速率下降,而MNrec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原始林地开垦种植橡胶后土壤MNorg下降主要归于MNlab和MNrec速率的共同下降。岩溶区草地或原始林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钙和全镁含量及土壤田间持水量、pH、阳离子交换量均显著降低,且与土壤MNorg和MNlab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农业种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是影响矿化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8.
云南陡坡地优化利用若干问题研究—以滇西北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陡坡垦殖较为严重,滇西北地区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有宜耕地缺乏、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粮食单产低、人口增长较快、交通不便等。陡坡垦殖导致植被破坏、土壤侵蚀;环境变劣,部分地区失去生存条件;灾害频繁,威胁中下游地区生命和财产安全。退耕还林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尚未大规模开展之前,应认真落实应退耕地面积和退耕还林地块,积极解决群众温饱,减轻土地压力。退耕还林规划应与区域发展规划协调一致;建立农林复合系统,实现陡坡地优化利用;组织技术培训,建立技术保障系统;发展交通事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89.
分述青岛市沿海地区商陆科、商陆属植物的种类、形态特征、分布状况、用途及栽培方法。为保护和发展该地区商陆属植物资源,满足沿海各地医药、园林等部门需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0.
金藻8701培养的生态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藻Isochrysisgalbanaparke8701是作者从天然海水中分离出来的单细胞饵料新品种。其形态构造与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Parke)相同。研究表明;其最适生长温度为13~18℃,能耐受-8℃低温;最适光强为100001ux,能耐受强光;盐度最适为25,在15~40范围内对生长率的影响不大;最适pH为7~8,pH9对其影响很小。该藻对环境突然变化的适应能力也很强,并具有较强的抗敌害生物污染能力,易于培养。可以在水温较低的季节,用露天大池敞口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