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center acting as electron source for the well-known 110 °C thermoluminescence (TL) peak of quartz is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dating and dosimetry. This TL peak was studied in parallel with the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 signal of the [GeO4] center on natural colourless quartz irradiated at room temperature. Immediately after irradiation, the signals of the 110 °C TL peak and of [GeO4] center decay exponentially in the same way, yielding a lifetime of 50.4 ± 0.9 min at room temperature. Besides, we acquired the isothermal decay curves for the 110 °C TL peak and [GeO4] center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samples were held at the selected temperature in the range of 260–308 K). The lifetimes extracted by the isothermal decays were plotted as a function of reciprocal temperature, revealing again the same behavior of the 110 °C TL peak and [GeO4] center, both characterized by activation energies very close of 0.76 ± 0.07 eV and 0.77 ± 0.07 eV, respectively. All results of the present work clearly show the role of electron source of [GeO4] center in the emission mechanism of the 110 °C TL peak in quartz.  相似文献   
102.
宋丹  李林 《地震工程学报》2019,41(6):1671-1678
为避免震后建筑工程加固不合理导致再次受损,并为加固修复工程提供合理化建议,促进震后救灾工作顺利开展,提出震后建筑工程混凝土缺陷加固修复方法的研究。首先,对混凝土梁试件和混凝土柱试件进行设置,研究基于碳纤维布或外包钢套加固方法对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试件展开循环荷载试验;其次,通过混凝土梁试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及耗能情况,分析不同加固修复方法的混凝土梁试件抗震性能;最后,通过混凝土柱试件延性及耗能、刚度退化和承载力退化情况,分析采用不同加固方法修复的混凝土柱试件抗震性能。试验结果显示:高配筋率可提升混凝土梁试件滞回特性,外包钢套加固混凝土梁试件滞回饱满程度较高、耗能较少,碳纤维布加固梁试件可将加载位移由10 mm延缓至30 mm,提升延性;碳纤维布加固可提升混凝土柱延性,外包钢套加固重度缺陷混凝土柱可以良好抑制其刚度和承载力退化。试验结果验证了碳纤维加固可提升震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延性,外包钢套加固可抑制混凝土结构刚度、承载力退化。  相似文献   
103.
分别采用经典平差和自由网平差两种平差方法对两个工程的沉降观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对数据处理的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对基准点的稳定性进行检验。得出了经典平差和自由网平差在沉降观测数据处理的过程中五点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4.
验布是纺织工业中一道重要工序,但至今未能实观验布自动化,主要原因是布的疵点种类繁多不易识别。本文应用光学变换系统对疵点特征进行变换,用楔/环探测器进行特征提取和信息量压缩,应用计算机模式识别理论进行疵点的分类,经实验证明应用这种方法识别疵点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5.
针对管道内部缺陷定位中,里程轮累积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一致性检验算法。在原有一致性检验的基础上,新定义了一种置信距离测度,消除了不同测量精度里程轮之间存在两种置信距离的情况,再利用阈值分辨出有效数据和较大误差定位数据,消除较大误差对定位结果的干扰。综合运用一致性检验和极大似然估计,进行管道内部缺陷检测定位分析,通过试验对比分析可知,新的一致性检验算法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其平均相对定位误差为0.212%,有效减少了里程轮定位的累积误差,实现了管道内部缺陷检测的高精度定位,满足管道内检测的实际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106.
李韬  王宇  王鑫 《海洋测绘》2015,35(3):53-56
为科学有效地评价数字地图成果的质量,分别从系统性、科学性、全面性、实用性四个方面,分析比对新旧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的差异,研究其对地图成果质量的影响。结合个人及部门成果质量评价实例,提出了一套将缺陷扣分法与加权平均法相结合的成果质量量化方法,用质量得分进行质量等级划分。用质量得分进行质量等级划分。经实践证明此方法有效、可行,可作为地图成果质量控制和管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7.
笔者分析了32例腰椎峡部的CT表现,着重讨论了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强调了平行椎间盘扫描之重点在于层面需包括“峡部层面”的技术,认为峡部层面是观察峡部裂隙的最佳层面。  相似文献   
108.
本文针对油气管道焊缝射线检测胶片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用于气孔缺陷检测的方法,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气孔缺陷进行量化分析,并实现计算机辅助评片.  相似文献   
109.
孕育光催化活性的天然含钒金红石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然含钒金红石平均含V2O5可达1.22%,Fe2O30.39%,ZnO0.35%,CuO0.22%,这些金属离子可替代八面体中Ti^4 。V以5价形式存在,配位多面体呈三方双锥,其在晶格内部对Ti的替代导致晶格畸变,打破了配位多面体原有的八面体对称而呈四方双锥的几何形态,并产生结构微应力。透射电镜研究表明,该天然金红石结构内部存在位错、晶界等缺陷,可以成为光催化活性位。对其进行受力、受热以及微波辐射等改性作用后,晶胞发生不同程度的膨胀,可能导致晶格畸变及应变能增加,进一步促进光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天然含钒金红石孕育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0.
超声波透射法在钻孔灌注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章简要介绍了超声波透射法检测钻孔灌注桩质量的基本原理、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法等,基于对典型实测曲线的分析并结合作者的检测经验,详细描述了应用超声波透射法测桩时的各类桩的缺陷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