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246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44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PET(正电子发射成像)是当今高层次的核医学技术。它综合了核技术、核电子学、计算机、数据处理等领域中的尖端技术,是当前医学界最先进的大型医疗诊断成像设备之一,在肿瘤、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国产32环高档临床PET为例,较详细地介绍了PET设备的工作原理、总体基本结构及各子系统基本功能,对PET整机性能及其临床应用也做了简述。  相似文献   
62.
Traditional modal parameter identifi cation methods have many disadvantages,especially when used for processing nonlinear and non-stationary signals.In addition,they are usually not able to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damping ratio and damage.In this study,methods based on the 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 are investigated for structural modal parameter identifi cation and damage diagnosis.First,mirror extension and prediction via a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 neural network are used to restrain the troublesome end-effect issue in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which is a crucial part of HHT.Then,the approaches based on HHT combined with other techniques,such as the random decrement technique(RDT),natural excitation technique(NExT) and 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 cation(SSI),are proposed to identify modal parameters of structures.Furthermore,a damage diagnosis method based on the HHT is also proposed.Time-varying instantaneous frequency and instantaneous energy are used to identify the damage evolution of the structure.The relative amplitude of the Hilbert marginal spectrum is used to identify the damage location of the structure.Finally,acceleration records at gauge points from shaking table testing of a 12-story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model are taken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approach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es based on HHT for modal parameter identifi cation and damage diagnosis are reliable and practical.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索周围型小肺癌的多层螺旋CT征象,评价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性.方法对40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多层螺旋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40例周围型小肺癌中,腺癌32例、鳞癌5例、小细胞癌3例..周围型小肺癌的MSCT主要征象为:深分叶30例、棘状突起25例、空泡征5例、胸膜凹陷征8例、以及血管集束征7例.结论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多层螺旋CT征象起着重要作用,多层螺旋CT扫描对诊断周围型小肺癌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64.
脑血管病变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应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脑血管三维重建,显示病变解剖关系.结果:全部20例病变其中动脉瘤10例,动静脉畸形8例,脑血管狭窄2例均经手术及DSA证实.其中一例动脉瘤手术证实,DSA未检出.结论: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可全方位显示脑血管,具有微创、安全、可靠、费用低廉等特点,适合于手术计划制定、术前定位及随访.  相似文献   
65.
目的:通过对比单纯超声心动图和超声心动图联合64排CT心血管造影对肺动脉狭窄部位的诊断准确性,对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内径、右心室流出道内径以及患儿肺血管发育情况的预测准确率,并通过相关性分析说明超声心动图和64排CT心血管造影两种方法对左右心室各指标测量结果的密切相关性,从而阐明联合应用两种方法在提高法洛四联症心血管成像诊断准确率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超声心动图和超声心动图联合64排CT心血管造影诊断肺动脉狭窄部位以及评价患儿肺血管发育情况,并与手术后实际诊断结果比较;采用超声心动图和超声心动图联合64排CT心血管造影测量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内径以及右心室流出道内径,并与手术后实际测得结果比较;相关性分析说明超声心动图和64排CT心血管造影两种方法对左右心室各指标测量结果的相关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联合64排CT心血管造影诊断肺动脉狭窄部位的准确率为91.5%,明显高于单纯超声心动图的准确率68.1%(P<0.05);联合诊断组所测得Me Goon指数、Nakata指数、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内径以及右心室流出道内径与手术组实测结果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超声心动图与手术实测结果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心动图和64排CT心血管造影对左右心室各指标测量结果均呈现密切相关性(r>0.7,P<0.05)。结论:单纯超声心动图和64排CT心血管造影在诊断法洛四联症病变方面呈现密切相关性,但超声心动图联合64排CT心血管造影对法洛四联症(TOF)病变情况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超声心动图,为临床上法洛四联症心血管成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6.
利用地面观测和探空资料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9年11月25-27日江苏省南部大雾的成因。结果表明:逆温层的高度及强度与雾的浓度关系密切,弱冷暖平流有利于产生雾,但是温度平流在近地面一定高度迅速逆转使得温度层结由不稳定转为稳定更利于浓雾产生。边界层在低层辐合上升和高层辐散下沉的界面中形成逆温层,是产生浓雾的重要因素。对大雾天气进行诊断分析,有利于更加准确的对大雾天气进行数值预报,减轻此类灾害性天气的危害。  相似文献   
67.
供水管网运行状态的准确把握对供水管网的健康监测和健康诊断至关重要,而供水管网运行状态准确把握的关键则在于对用户流量的准确把握。本文提出了供水管网用户流量预测的两个方法,EMD分解与自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和逐步回归方法与自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文中通过一实际供水管网中某用户流量的预测分析并与实际监测值的比较,验证了两个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使得城市供水管网健康的在线监测和在线诊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8.
利用常规实测资料、NCEP刷CAR再分析资料、T213分析资料,对绵阳地区2008年9月22—27日出现的持续性暴雨过程进行环流形势及物理量场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可分为两个明显的降水时段,其区域不同、强度不一;副高、冷空气、两条水汽通道以及台风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第一降水时段的各物理量水平皆大于第二时段,不稳定能量、水汽和气流的辐合、辐散区分布及上升下沉气流的位置和强度对暴雨的强度和落区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9.
近46年中国冬季日均气温及极端温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1961—2006年我国599个站的冬季逐日平均温度资料,分析了冬季各月最低(高)日均温度、低温日数及三种极端温度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冬季各月最低、最高温度的变化均呈明显上升趋势,2月份升温最显著,日均气温低于5℃的冷日数和日均气温低于-10℃的严寒日数在冬季各月都是减少的。全国近46年冬季极端低温日数呈明显减少的趋势,1986年出现一次跃变,2006年最少;极端高温日数普遍增加,1995年出现跃变,1998年达到峰值;霜冻日数在27°N-46°N间区域显著减少,跃变点在1987年,最低值出现在1998年。  相似文献   
70.
李明  陈洪凯 《岩土力学》2011,32(Z1):570-0577
针对目前隧道健康诊断指标判据不统一的现状,采用室内相似模型试验,结合实际工程实例,研究了隧道支护结构衬砌减薄状态下围岩与支护结构破坏规律与极限承载能力,得出了隧道支护结构在相应的受力状态下健康状态判据。结果表明:隧道衬砌支护结构的位移特征以拱肩的压入和拱顶的挤出为主,随着拱顶衬砌支护结构减薄量的增加,支护结构衬砌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应力逐渐减小,结构的承载能力逐渐下降,隧道拱顶部位的位移增加,其柔性逐渐增大,隧道拱顶内侧被压溃,外侧受到拉力作用而开裂,随后隧道拱腰和边墙出现裂纹,最后逐渐扩展贯通;隧道承载力曲线呈现明显的“S”型,据此可以划分为承载力缓慢退化阶段、快速退化阶段和退化完成阶段,相对应的阶段可以划分为隧道结构的健康等级与级别,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