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9篇
  免费   458篇
  国内免费   396篇
测绘学   201篇
大气科学   836篇
地球物理   1145篇
地质学   887篇
海洋学   179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48篇
自然地理   45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的计算机方法和程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立新  李闽峰 《地震》1995,(3):228-233
文中介绍一种在微机上实现的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应用软件:DISEV,DISEV由地震输入系统,图形显示系统,灾害评估系统和数据输出系统等4部分组成,采用确定性的地震灾害评估方法,用C语言设计完成,DISEV操作简单,快速,对震后快速反应工作以及救灾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12.
王景来 《地震研究》1995,18(3):301-305
本文研究了地震灾害的四大指标-频率、死亡、受灾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析了地震灾害在自然灾害中的比重,中国地震灾害的严重性,地震灾害与国民收入的关系。估计了未来地震灾害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13.
太湖流域洪涝灾害的形成和演变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杨世伦  陈吉余 《地理科学》1995,15(4):307-314
  相似文献   
914.
为探究地震灾害对旅游业造成的影响,以四川省为研究区,2008年汶川地震灾害为典型案例,收集案例年地震灾害数据与旅游相关数据,选取旅游经济、游客、旅游服务、旅游交通及旅游组织为指标,利用熵组合权重法、加权综合评价法构建四川省地震灾害对旅游业影响评价模型,对研究区所受影响进行评价与区划。结果显示,地震灾害对旅游业造成的影响与地震烈度有直接关系,越靠近地震中心的区域所受影响程度越大,反之越小;旅游经济与旅游服务所受影响最大,旅游组织与游客所受影响次之,旅游交通所受影响最小。研究结果可为旅游业防灾减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5.
基于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利用1961-2017年5-9月柴达木盆地10个代表气象观测站点枸杞种植期发生霜冻灾害频次。结合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等数据,建立起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评价指标;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权重赋值进行专家打分来确定,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了柴达木盆地枸杞霜冻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结果表明:在柴达木盆地海拔高度在3200米以上,枸杞无法正常生长属于枸杞不可种植区;在冷湖、茫崖大部地区,格尔木南部、大柴旦、德令哈、乌兰以及都兰地区靠近山脉区域,枸杞生长期短,适合耕种的枸杞品种少,对枸杞生产经济效益影响较轻,属于低风险区;在诺木洪、格尔木西部和大柴旦东部地区,这一带多为戈壁,水资源缺乏,适宜种植枸杞面积相对有一定规模。对于霜冻灾害发生的影响程度不太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太大,属于次高风险区;在都兰经诺木洪至格尔木的小灶火一带,这里是柴达木盆地的枸杞主要种植区,该区域霜冻灾害发生对枸杞影响最大的区域,对枸杞生产产生的经济损失最大,属于高风险区。  相似文献   
916.
利用2009—2018年奉贤黄桃休眠—花期各物候期、同期气象要素及1980—2018年黄桃花期逐日日平均、日最小相对湿度等资料,用对比及数理统计方法对2016年影响黄桃开花坐果的主要气象致灾因子、39年花期相对湿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黄桃开花始期—开花盛期遭遇持续6 d日最小相对湿度小于等于30%的低湿天气,每天09:00—20:00各整点相对湿度的平均值小于等于50%,导致当年坐果大幅偏少。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桃花期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最小相对湿度均呈下降趋势,两者突变年份均为2000年,且3月下旬及4月上旬低湿天气出现概率高,提升了黄桃花期遭遇低湿致灾的风险。2009—2018年开花始期与5 d滑动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 ℃首日(简称10 ℃首日)呈显著性正相关。建立基于10 ℃首日的黄桃开花始期最小二乘偏回归方程,拟合效果较好,为协同应对低湿天气提供预测服务。  相似文献   
917.
1991年气候异常,入春以后雨量偏多,5月中旬起,高空低槽不断东移,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很快,高压脊线西伸北抬,梅雨提早发生,雨期连绵两三个月,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加上长江和淮河的洪水夹击,使江淮流域和太湖地区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本文从江淮地区的地理气候特点出发,分析了导致这场灾害的大气环流异常和下垫面水文水利状况,研究了形成这场灾害的雨情特征、水情特征和灾情特征,并与1954年的特大洪涝灾害相对比,揭示了这次暴雨洪涝灾害的气象水文特征与机理.  相似文献   
918.
加强横向联系,是推动防震减灾事业的战略措施,是“综合防御”的必然趋势,应深刻领会“综合防御”的战略意义,进一步拓宽横向联系的工作领域,彻底转变封闭式工作方式,更好地用地震科学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各级政府要对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领导,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横向联系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19.
叙述了1695年临汾8级大地震后,清政府和山西地方军政当局采取的一系列救灾措施,包括派遣中央和地方军要员赶赴现场实施救灾;救治伤员、处理遇难者、清理灾害现场;惩治罪犯,安定社会秩序;制订抚恤标准,发布减免租赋、恢复经济的政策措施;严惩救灾不力的地方官员,募集救灾款项等.研究总结了临汾大震的救灾对策,这对加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综合防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20.
地震震情是社会公众敏感的问题。1991年1月中旬,江苏盐城、镇江、无锡等地因震情泄露而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本文以镇江为例,概述了以电话潮、抢购热、防震风、保险热、谣言惑众、异常骤增为表现形式的社会效应;介绍了地方政府发挥领导指挥机能,采取富有成效的应急对策,市县地震办公室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积极配合,迅速平息地震风波,取得显著成效;最后从行为评估、得失评估、预测预报、震情保密、社会宣传诸方面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便进一步发挥政府减灾职能作用,做好地震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