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9篇
  免费   458篇
  国内免费   396篇
测绘学   201篇
大气科学   836篇
地球物理   1145篇
地质学   887篇
海洋学   179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48篇
自然地理   45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梧桐庄矿治理野青灰岩含水层的有效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矿井精查地质报告以及目前进行的综合水文地质勘探资料分析了梧桐庄矿井田野青灰岩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以及对生产的危害特点,提出了对野青灰岩含水层的治理方针即“以治为主,查、疏、注、堵相结合,综合治理”,具体途径为“掘前超前勘探,采前查明条件,疏水降压、注浆改造底板,疏堵结合,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42.
殷瑞兰  沈泰 《水科学进展》2004,15(6):745-751
通过对长江洪水的致灾性、河道边界条件及其孕灾性、承载体易损性的分析,论述了长江中游为我国洪灾高危险区的必然性。分析了人类对河流的治理,使河道稳定性增加,减少了洪灾的风险,但是长江中游的局部河段却发生洪水位增高的趋势,又增加了洪灾风险,该区域高危险的基本特性犹存。研究了三峡运行后,长江中下游出现新的防洪形势:一方面三峡水库巨大的防洪库容拦蓄洪水,大大减少了中下游的洪灾,另一方面因河道的强冲刷,使河势变化剧烈、横向摆动增强,局部河段岸壁失稳,又增加防洪压力。同时因总体水面比降趋平,洪灾风险有向下游转移的趋势。未来长江中游仍为洪灾高危险区,仍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43.
矿井是人类的重要资源和环境。从矿井内的宏观前兆、象力理论和引潮力的影响讨论了矿井灾害的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944.
关于建设地震紧急救援队伍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建立专业和社会多级地震紧急救援力量的必要性、作用、任务、组建形式以及灾害综合应急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45.
利用MR阻尼器进行结构振动控制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在时程分析中证明了其良好的减振效果。但不同频率地震波输入将对建筑物减振效果产生怎样的影响,减振效果和结构物本身自振频率是怎样的关系,这些是以往的时程分析所不能解决的。从这些问题出发,通过对一在底层安装了一个磁流变阻尼器的十二层结构在不同的地震波滤波工况下减振效果进行分析,得出不同频率输入和减振效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6.
气象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软.NET平台上采用C#语言编程, 从低层开发成功面向气象应用的专题型地理信息系统———气象地理信息系统 (MeteoGIS)。该系统以满足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对GIS功能的迫切需求为目标, 实现了一个拥有自主版权的独立GIS内核, 不依赖于任何商业GIS系统及其二次开发接口。介绍了该系统开发的背景、目的、意义与若干关键技术, 简述了该系统的结构、功能与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7.
1303年山西8级大震研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书勤 《中国地震》2005,21(2):224-234
通过对1303年山西8级特大地震历史记载、文物考古调查资料的归类整理和考证研究,以及对遭受大震破坏的古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分类及其破坏程度的分析对比,讨论了以往相关研究中对历史资料利用时存在的不足。根据历史文献分析,确定了大震前后160年间山西境内的41次地震事件,其中包括新增3~6级地震27次。这些地震在8级大震前后有明显地从南向北迁移的现象。以宏观破坏记载和考古调查资料的考证为依据绘出的等震线图清楚地表明,极震区和宏观震中位置应该在霍州-孝义附近。  相似文献   
948.
通过对2005年8月5日云南会泽5.3级地震现场41个居民点的震害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了此次地震的等烈度分布图及有关参数,分析了场地条件、震害异常原因及各类房屋、生命线工程、水利设施、沼气池等的震害特征和地质灾害特点,并提出了帮助灾区恢复重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49.
甘肃省酒泉市的防震减灾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地震局的指导帮助下,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坚持“监测预报是基础、抗震设防是重点、应急救援是关键”的工作思路,始终把防震减灾工作当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一件大事来抓。按照四大战略要求,依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依靠各级政府职能的发挥,依靠社会各界及公众的积极参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地震应急三大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950.
0前言金昌市位于河西走廊中东部,近年来一直被中国地震局列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重点危险区,同时又是甘肃省政府确定的防震减灾十年目标首批达标城市之一,防震减灾工作任务艰巨。面对震情形势,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防震减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经济建设与防震减灾工作一起抓,不断加强“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全市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