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2篇
  免费   399篇
  国内免费   354篇
测绘学   184篇
大气科学   638篇
地球物理   1040篇
地质学   789篇
海洋学   14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1篇
自然地理   39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汶川地震灾区应急影像地图制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汶川地震灾害应急对影像地图的需求,针对灾区分县1:25 000和1:5000影像地图设计过程中的一些相关技术进行了试验和总结,为今后影像地图的设计与制作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2.
根据汶川8.0级地震灾区民用建筑的震害现象,总结了汶川地震灾区房屋的震害特征及其破坏原因。  相似文献   
993.
????????????????Ms8.0??????????????????????·???????????????????????????????????й?????????????????????ж??????????????????????????????????λ????????????????????????  相似文献   
994.
浒苔灾害卫星遥感应急监视监测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2008年夏季黄海、东海突发的罕见的浒苔自然灾害直接危及青岛近海环境和2008北京奥运会青岛帆船比赛的举办,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按应急与业务运行兼容需求,在"HY-1"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国家MODIS数据共享平台、海上溢油卫星遥感系统等基础上及时构建了浒苔灾害卫星遥感应急监视监测系统,利用国内外有限的17颗遥感卫星数据,实现了对此次浒苔灾害的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多频次、多角度动态监测,及时得到了全面、准确、客观的信息,为国家海洋局应对浒苔自然灾害前线指挥部应急响应、决策指挥提供了有力、有序、有效的技术支持。主要描述应急监视监测系统的构建、运行和应用,为今后海洋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提供参考和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北方沙尘灾害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中国北方1951—2000年188个沙尘暴代表站的气象观测数据和1983—2000年EROS数据中心NDVI数据,对我国北方沙尘灾害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有:①在影响沙尘暴发生、发展、演化的自然因子中,植被覆盖度、降水、大风日数和温度起关键作用,夏季植被覆盖度对来年春季沙尘暴发生频次影响较大,降水和温度主要表现在对地表植被覆盖等与沙尘暴有关的地表参数的影响;②大风日数和温度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因子,植被覆盖度和降水是阻力因子。沙尘暴日数和持续时间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动力因子与阻力因子的综合作用;③遏制沙尘灾害的治本办法,不在于治理沙尘暴本身,而在于消除产生土地退化、生态安全下降的社会原因,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以太原市防震减灾中心开展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为基础,分析太原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适应新时代防震减灾工作的需求,发挥新媒体宣传的优势、创新科技成果等方面进行改进,通过科普宣传更大程度地提升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7.
容灾机制是当前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如何把目前较成熟的容灾技术应用于航天测控领域,提出1种航天测控中心远程容灾解决方案,包括风险分析、体系结构和方案实施。  相似文献   
998.
王涌泉 《地学前缘》2007,14(6):6-10
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北流,改道从山东入海,是一次百年灾害链形成的巨变,黄淮海平原成为中国水灾的中心。经研究发现:1740—1818年为中国地震宁静期,黄河流域正处于干旱枯水期;1819年印度卡其发生8.3级大地震,黄河出现多泥沙特大洪水,河南兰阳以下近30 km河道严重淤塞;1819—1879年大地震密集出现,并有9级以上特大地震4次,其中1833—1870年大地震主要分布在东亚;黄河因而于1841—1843年连续出现特大洪水,造成下游多次决溢、以致改道。文中第一次以科学和历史结合给出解释,其结论可供当前地球科学灾害链研究及治黄参考。  相似文献   
999.
环境和灾害是威胁人类生存的两大挑战性问题。由人类活动导致的自然环境破坏和恶化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类似于人体所患的慢性疾病,对其认识和解决不仅依靠多种条件,也需要很长时间的持久努力。自然灾害的发生一般是短时间内的突然事件,类似人体的急性疾病。为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需要实施事先预防、灾前预警、灾时应急和灾后重建的系统工程,其中地球科学家的责任之一是找出有效的宣传演练,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灾害的危险性,做好必要的防灾准备。最近20 a来中国的减灾实践经验还说明,为进一步提高减灾的效益,要用科学观念指导各领域的减灾工作,在国家一级层次上要实行多部门协调、多学科合作的综合管理,并注重对灾害发生的规律性研究。例如对群发性灾害链过程及其潜在影响的估计,这对制定区域性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莱州湾南岸平原浅埋古河道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菜州湾海岸平原在埋深60m内的浅埋古河道带,可分弥河、潍河和白浪河3个系统,它们大都呈掌状、放射状分布,并与其所属诉冲洪积扇范围相吻合,该区古河道的形成和发育是新构造运动和古气候环境演变的结果。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该区有6期古河道发育,其中玉木早冰期古河道和玉木主冰期古河道的砂体沉积粒度粗、连通性好、分布广,即是富水性强、水质好的淡水含水层,又是该区海(咸)水入侵的主要通道,控制在线积粒度粗、连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