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3篇
  免费   756篇
  国内免费   679篇
测绘学   683篇
大气科学   198篇
地球物理   488篇
地质学   2020篇
海洋学   723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65篇
自然地理   191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335篇
  2006年   331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天津市海岸带环境的空间价值及其政策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政策选择实验的方法, 对天津市沿海地区居民的政策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 定量地考察了海岸带环境 的价值及其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属性居民之间呈现的空间差异, 对不同类型经济开发的空间影响强度, 及海岸带开 发、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包括, ①工业开发明显降低了居民的效 用, 说明在目前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下, 工业开发是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 需要通过产业和环境政策的统 筹和协调来解决工业开发与环境承载力的矛盾。相反, 渔业开发仍然会带来正面的综合效益, 因此, 渔业作为天津 沿海地区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是适宜的。②塘沽和汉沽地区海岸带环境的价值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例如, 在塘沽区, 港湾开发和娱乐业的发展给居民带来负面影响, 而在汉沽区, 这些开发所带来的影响不显著。因此, 应该 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海岸带管理政策的重点和目标, 并实施差别化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 对产业开发格 局进行调控。③不同类型人群对于海岸带政策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因此有必要根据各类人群的空间集聚程度制定 有针对性的政策。上述研究结论为海岸带管理的定量决策, 如凝炼各地区海岸带规划的目标、制定产业开发的生态 补偿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2.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型可以从整体上、宏观上反映和把握城市社会空间变迁规律,是城市规划、城市管治重要的科学依据。从研究理论、内容、方法3个方面回顾和分析了国内外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经典模型,发现国内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理论、方法)上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即国内仍缺乏学科理论整体框架的建树和研究方法上的突破。并探索性的提出中国今后应以(1)按城市规模分析、建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综合模型;(2)在户籍制度、住房制度、城市管理制度以及市民行为等因素变迁过程中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型构建与特征分析;(3)根据针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实证研究,探讨建国以来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阶段模型及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作为国内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型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953.
通过理论研究和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钢套管桩不同的施工顺序对邻近既有隧道的影响,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首先,采用理论方法分析钢套管旋转下压过程中土塞柱的受力情况,建立微分方程计算土塞柱底端的应力、土塞柱受到的剪切扭矩和自身抗剪扭矩,进而分析得到了土塞柱发生剪切破坏和土塞效应的临界深度。在此基础上按是否产生闭塞效应,分两种情况研究了钢套管旋压过程中产生的土体膨胀率。然后,利用既得的土体膨胀率,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群桩不同的施工顺序对既有多条盾构隧道的影响,得出了相对较优的群桩施工顺序方案。工程现场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上述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能较好吻合。该研究对类似工程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4.
实际工程活动与低应力下土石料工程性质密切相关。总结了与低应力条件相关的工程活动,在总结分析以往地震中堤防和坝体滑坡案例的基础上,指出滑坡深度通常小于7 m,其上覆有效应力大多小于100 kPa。在对106组地震液化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地基液化大多发生在上覆有效应力低于100 kPa的低应力条件下。在目前的研究中,通常只关注中、高应力条件下土石料的工程性质。在应用中低应力区的土石料计算参数取值通常与中、高应力条件下获得的强度和变形参数一致,而高、低应力条件下土石料的强度和变形特性是不同的,这种计算参数取值方法的适用性存在疑虑。因此,研究低应力条件下土石料的工程性质,探讨数值计算中低应力条件下土石料计算参数的取值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955.
The Cultural Impact Assessment of the Saru River Region represents the first time that a site investigation was implemented in Japan in order to preserve an ethnic culture in rela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dam. One of the project's basic concepts was to get local residents, especially those of Ainu ethnicity,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vestigation. Existing case studi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have argued that the assessment has failed to sufficiently involve Indigenous people in its process and has largely failed to incorporate Indigenous knowledge, cultural values, and voices into its processes and outcomes. Also, intangible aspects of Indigenous cultural heritage have not been protected. In the Cultural Impact Assessment of the Saru River Region, the Final Report was released in 2006 and significantly included the 3 year investigation of input by local residents. In this sense, this assessment succeeded in effectively involving Indigenous people in its process and in reflecting their cultural values in its results. The more important issue is, however, how these results were included in the final outcomes. If Indigenous people have no power over final decision making, their involvement is not effectiv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ignificance and unresolved problems involved in this overall assessment process.  相似文献   
956.
广西崇左市可持续综合发展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健  濮励杰 《地理研究》2008,27(4):938-948
以我国西部新兴边贸城市崇左市为研究区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的相互关系,结合生态学表现,利用三角模型工具分析评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和长期趋势。探求崇左市1985~2005年可持续综合利用情况,对研究区经济发展现状问题的解决具有实用价值,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综合利用具有方法论意义。结果表明2005年崇左市可持续综合发展处于一般可持续性状态,且区域内7个行政子单元可持续综合发展水平介于弱可持续性到一般可持续性状态,东南部可持续综合发展状况优于西北部。崇左市可持续综合发展水平1985~1990年呈一般可持续性趋势;1991~1995年呈强可持续性趋势;1996~2000年呈一般可持续性趋势;2001~2005年呈一般可持续性趋势,但较前一阶段有下降趋势。这些状况和趋势与近20年间崇左市大力发展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57.
历史时期流域生态安全探研——以汾河上游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选择了位于生态脆弱区的汾河上游为研究区域,运用"系列横剖面"、"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等方法,对历史时期流域生态安全问题进行了尝试性探索。研究表明:与历史时期社会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人类对环境的干预及应对环境变迁的能力较低,故历史时期流域生态安全也存在波动变化;研究历史时期生态脆弱地带的流域生态安全,人口数量、耕地数量、畜牧业开发程度、国家政策、战争频次等应是主要指标;在"压力-状态-响应"评价体系下,压力、状态指标安全指数呈下降趋势,响应指标安全指数反之,民间控制行为的出现反证了生态演变程度的加剧。本文研究复原了历史时期汾河上游生态安全演变态势,但如何量化不同阶段的流域生态阈值,并进行生态安全性的判别等,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58.
快速城市化地区水系结构变化特征——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为了探讨城市化对水系结构的影响,应用深圳市1982、2002年的二期水系详查图,定量分析了水系长度、密度、分枝比、分枝能力和分维数等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 深圳市的河道总长度减少、密度减小, 河道数目减少, 特别是低级别的支流减少较多; 河道的分枝比和分枝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弱化, 单个水系片区和全市的河流分维数都下降,河流具有简单化的趋势, 河流的多元化特征削弱; 对于不同水系片区来说, 其变化速度不同, 表明城市化过程对水系结构的干扰存在空间差异性。建议强力推进河流的蓝线规划和滨水区的开发管理, 将水网的保护和规划纳入到城市规划的管理范围; 注重在开发利用中的保护, 减少各类新建城市用地、农用地整理过程中对水系的破坏; 加大水土保持力度, 减少因水土流失导致河流淤塞; 加强管理, 严禁向河道中倾倒垃圾。  相似文献   
959.
中国东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变化与利用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此次研究以中国东部地区87 个城市的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 分析2000-2008 年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的规律及变化的原因, 并对城市建设用地开展利用效益分类与判定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 主要应用了聚类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 并利用ArcGIS 9.2, 将建设用地变化情况及影响因子空间化。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增长非常大, 增长速度非常快;②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呈降低的趋势, 不同阶段差异明显;③城市建设用地变化在省域和区域经济圈内差异明显;④城市建设用地与国内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性最高, 经济投入的增加与人口的增长推动了东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⑤将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分为5 类, 并且第3 类城市的总数为488 个, 占到样本总体的62.32%, 地均建设用地第二产值对聚类结果的影响最大;⑥对5 类城市建设用地效益进行了判别, 确定了各类别的判别式, 并达到检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960.
地质档案数字信息化是为了提高地质档案利用率和管理水平,为读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使利用者足不出户便可查阅有关的目录、索引和全文资料。地质档案数字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体现在地质档案数据库平台建设、数字化软硬件环境建设构想、数字化检索功能设置和网络数据库权限设置等方面。其优越性在于:信息管理数字化:采用先进数字化存储技术方案,达到通用性强、安全性高、标准化程度;资源管理虚拟化:通过网络互联和馆馆共建虚拟资源,实现地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管理智能化:可以使利用者运用超文本及多媒体技术进行智能化检索;用户使用方便化: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计算机获取更为及时、准确的资源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