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6篇
  免费   895篇
  国内免费   698篇
测绘学   185篇
大气科学   171篇
地球物理   920篇
地质学   2248篇
海洋学   891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315篇
自然地理   202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307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实施流域生态管理的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分布广泛且类型多样,是我国淡水湖泊分布最集中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中下游湿地利用面临的问题,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湿地环境,解决区内上、下游用水的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区域湿地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必要遵循湿地流域分布规律,应用流域生态学最新理论与实践成果,进行流域生态管理。一方面,要从流域角度处理好几大江湖关系、蓄泄关系、湖垸关系和山湖(河)关系等;另一方面,在流域内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对流域湿地进行保护与合理利用、合理布局和统一规划;同时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利用长江中下游湿地资源,开拓新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72.
罗丹  张宏  泽柏 《山地学报》2006,24(B10):275-281
生物量是重要的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直接反映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物质生产量,是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体现。高寒草甸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是高寒生态系统的主要植被类型。回顾了高寒草甸生物量的研究成果。高寒草甸生物量呈典型的金字塔式垂直分布格局,地上生物量主要集中于0—10cm的冠层,地下生物量也集中分布于0—10cm的土层内。增温和多雨会降低生物量,叶面积和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生物量成正相关关系,氮素的增加有助于植被生物量的增长,而放牧率与生物量成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3.
Katie Walsh 《Area》2006,38(3):268-278
This paper analyses one British woman's everyday practices of belonging as she negotiates expatriate life in Dubai, United Arab Emirates. In doing so, it responds to widespread calls to ground research on processes of transnationalism and diaspora by drawing on 18 months of ethnographic research and adopting a three-stranded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reflect on the significance of domesticity, intimacy and foreignness in expatriate belonging. The author focuses on a single research subject to draw attention to a particular British expatriate experience otherwise neglected in migration research and the paper resonates with theoretical literatures aiming to challenge the binary divisions of geographies of belonging, including attachment/detachment.  相似文献   
74.
75.
In their comment, Park & Ree have raised several points against the interpretation by Park et al. , and argued that the remagnetization in the Jeongseon area was caused by the thermal effects of a Late Cretaceous pluton and/or associated short-range hydrothermal fluids, rather than by long-range fluids advocated by us.
We disagree with most points raised by Park & Ree and we make a case that these are invalid because of what we believe is incorrect geologic evidence. Hence, our model—that the fluids causing the chemical remagnetization might migrate through the fault system within the Ogcheon Fold Belt—is the most plausible scenario. We recognize that our model needs to be tested in a future study and we welcome new interpretations for or against our model based on reliable geologic or geophysical data.  相似文献   
76.
77.
江苏的经济发展较快,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亦大。多年来的无序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和影响,出现了山体植被遭受破坏、土地被占用、环境受污染、诱发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一系列问题,已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省人大和省政府关于限制开山采石和保护环境等政策、法规出台和落实,近几年乱采滥挖现象基本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加强,不少矿山已逐步开始对环境治理,且初见成效。文章介绍了江苏生态环境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治理对策,以期引起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在对矿产资源开采的同时更要注重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78.
叠前时间偏移在华北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应用的角度较详细地论述了三维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的过程。在给定合理的偏移孔径下,三维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利用均方根速度对叠前地震数据进行逐道处理,从而得到准确的归位数据。叠前时间偏移相对叠后时间偏移而言,前者能够进一步提高地下信息的成像质量及归位准确性,信噪比和分辨率也得到了改善,能够满足精细的地震资料的解释。因此,三维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对于速度变化平缓、地下构造较复杂的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根据对马朗凹陷马1井储层长石中有机包裹体的基本特征、均一温度、荧光及荧光光谱分析,得出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为60~90℃.120~140℃,其对应的荧光颜色分别为黄色和蓝绿色。认为储层的油气运移经历了两期,第一期为烃类的主要运移、聚集期,油气为低成熟油;第二期为少量的烃类聚集,并判断出二叠系条湖组该段储层为油气产层。  相似文献   
80.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思路及建议   总被引:25,自引:17,他引:25  
区城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是在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开展的一项区域评价研究工作,其目的是为国家和所薪究地区的国民经济建设、工农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地球化学资料。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以异常元素的来源-成因-迁移转化-生态效应-预测预警为研究主线,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基本单元,查明异常元素分布、分配、成因及来源,研究它们在地球表层备大层圈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评价它们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应用地球化学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污染的生态系统进行预测预警,井提出治理建议,为国家区域性经济战略调整和工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