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宁夏湿地类型丰富多样,拥有典型的湿地生态旅游景观和湿地动植物资源,且大多数湿地主要分析在银川市以及经济较发达的宁复沿黄城市带,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具备了良好的客源基础和前景。在调查评价宁夏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该区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的SWOT分析,提出了开发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在1999年旅游淡旺季的两次环境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展对保护区内地而水中细菌总数、大肠菌群、BOD5以及地下水水质中细菌总数、硝酸盐氮指标有较大影响,其中大肠菌群在第二次监测中均已接近国家Ⅱ类水标准。保护区内环境噪声、空气质量及地面上、地下水水质其他指标没有明显变化。部分指标如SO2、NOx、TSP等还在第一次基础上有所改善。同时本文建议在今后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时应建立长期的环境监测点;建立综合系统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考核指标体系,以及进一步深化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中的社区参与和资金引进机制。  相似文献   
33.
张家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家界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旅游开发给自然保护区造成了较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了实现张家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由传统的大众旅游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模式。在分析目前张家界生态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张家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给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明确功能分区、完善环保法规、控制旅游规模、增强群众环境意识以及扩展东西线、搞好城区环境建设等7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4.
在对武汉城市圈湿地旅游资源类型梳理的基础上,对圈域湿地旅游资源进行SWOT矩阵分析。据此提出4种组合策略支持的4种典型的湿地旅游资源整合模式,分别是SO优化策略(环城水系整合模式)、WO转型策略(生态农场型整合模式)、ST多元化策略(景区依托型整合模式)、WT防御策略(生境保育型整合模式),为湿地旅游资源整合及合理开发提供思路,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35.
代兰海  薛东前 《干旱区地理》2022,45(4):1302-1312
旅游地感知是旅游地理学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游客空间感知与地方想象研究对推动边疆生态旅游地品牌化建设,促进边疆“去边缘化”和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额济纳绿洲为例,综合集成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文本分析法与社会访谈法,探讨了边疆生态旅游地游客空间感知意象特征与地方想象建构过程。结果表明:(1) 绿洲景观生态与自然风貌是生态旅游地空间感知中最主要的部分,其中,胡杨林在游客空间感知意象网络中居于核心位置,胡杨符号成为游客审美和消费偏好。(2) K-核分析发现,胡杨要素贯穿所有凝聚子群层次变化过程,胡杨景观及其延伸的社会文化意义是游客重点关注的内容。随着K-核级数增加,游客由着重关注绿洲胡杨森林景观向绿洲森林、地貌、水体等综合自然景观过渡,绿洲人文景观除黑城遗址和策克口岸外,其他较少受到游客青睐。(3) 基于边疆独特的景观符号、典型的地域符号和层累的文化符号,借助真实空间的具身体验和想象空间的文化建构,游客对额济纳绿洲展开丰富的生命想象、边塞想象与秘境想象,塑造出绿洲鲜明的地方意象。  相似文献   
36.
根据科学性、层次性、可行性和代表性的原则,构建了五台山生态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生态旅游环境、生态旅游社区、传统文化和生态旅游发展4个子系统、12个评价要素和32个评价因子.运用熵权法确定了评价因子权重,并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模型对评价指标进行了综合.研究表明:1.评价结果和事实基本相符,表明构建的五台山生态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2.使用熵权法对五台山生态旅游发展评价指标赋权,计算过程简单,研究结果相对客观、公正;3.五台山生态旅游发展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为了提升五台山生态旅游发展水平,建议采取创新生态旅游发展方式,加快依托城镇的旅游生态建设,完善旅游社区参与机制,加强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37.
半干旱地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生态资源的脆弱性和特殊性,生态旅游活动的适宜性研究可促进对生态脆弱区旅游资源的科学保护与利用.提出一套基于AHP-PROMETHEE-GIS的半干旱地区生态旅游活动适宜性分析框架,并在宁夏灵武市白芨滩沙漠公园大泉片区进行实验.根据适宜性分析框架,得出适合进行各类生态旅游活动的潜在区...  相似文献   
38.
以西藏自治区申扎县的部分村落作为典型藏族社区,采取面对面访谈的方法,从社区居民参与的5个方面分析典型藏族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感知与态度。结果表明:(1)大部分居民支持发展生态旅游,愿意参与生态旅游政策决策制定与开发,愿意参与旅游教育和培训。(2)大部分居民认为生态旅游可促进本地经济与社会发展,促进居民能力提升和提高居民对环境与文化的保护意识,但部分居民认为开发生态旅游会破坏自然环境与本地民俗文化。(3)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水平还很低,但参与潜力较大。(4)大部分居民可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方式为:旅游开发的劳动力、提供藏族特色住宿餐饮、表演藏族歌曲和销售旅游商品。(5)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能力较差,缺乏资金与技术,居民普遍对政府是否会帮助与支持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经营出缺乏信心。(6)制约典型藏族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障碍性因素为:语言障碍、资金与技术缺乏、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不足。最后构建申扎县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水平的提升机理。  相似文献   
39.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资源的载体,因具有资源品位高、旅游产品原生性、客源充足等优势和便利条件,成为生态旅游的最佳选择.然而,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出现了众多非伦理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政府、企业、公众3个行为主体层面构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体系,旨在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哲学支撑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40.
呼伦贝尔市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以草原为主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生态旅游发展的巨大潜力。本文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原理,从资源供给、市场需求、企业竞争态势、支撑产业、机会把握、政府作为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呼伦贝尔市开发生态旅游的竞争潜力.揭示了其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的总体战略及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