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2 毫秒
41.
基于Arc GIS的两步移动搜寻法可以解决设施(供给)与人口(需求)的空间分布差异性及两者可跨越区界的潜在相互作用。通过对大连市沙河口区常住居家低龄老年人与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进行实证研究,利用两步移动搜寻法获取各服务设施到人口聚居点的可达性数值并利用Map Info绘制成图,得出89个社区供需间潜在的空间可达性呈现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4种结果,为大连沙河口区针对低龄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发展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支持,也展现了两步移动搜寻法在公共服务空间可达性评价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老年人的日常活动水平与身心健康密切相关,且受到多种邻里目的地空间的复杂干预。但目前研究较少关注到老年人的活动机会特征和以邻里目的地为中心的建成环境范围。论文结合“城市人”理论,从老年人的生存、接触和社交等需求出发,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基于老年人对日常活动感知和参与数量的问卷调查数据,并选取商业服务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和休闲娱乐设施作为老年人潜在接触的邻里目的地,借助聚类分析、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活动机会类型及其建成环境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老年日常活动机会可分为旁观型、目标型和活跃型3类;商业服务设施对活动感知、休闲娱乐设施对活动参与有显著影响;医院的环境适宜性对旁观型老年人、商场的空间区位条件对活跃型老年人分别存在较大的作用效应。研究结果可为精细化地建设老龄友好城市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3.
在广州市7个城市公园收集423份有效问卷,基于吸引力、中心性、自我表现、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等核心概念,构建老年人休闲涉入与地方依恋之间关系的模型。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探讨老年人休闲涉入对公园地方依恋的影响关系路径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休闲涉入的吸引力维度对地方依赖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表现维度正向显著影响地方认同,中心性维度正向显著影响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验证了休闲涉入与地方依恋之间总体上存在正相关,并将该结论拓展到老年人群体和公园休闲情境中。此外,探讨城市公园中老年人休闲涉入对地方依恋的影响机制,以期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为提高老年人的地方依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44.
程淑贤  韩会然  杨成凤 《热带地理》2022,42(12):2063-2075
选取合肥市为案例地,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不同类型社区中建成环境对老年人休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不同类型社区中,老年人的休闲活动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居住在单位房社区的老年人休闲频率最高,公租房社区最低;大部分老年人休闲活动频率为每周≥3 d,且以散步、跳广场舞、打牌等低强度活动为主。2)在感知建成环境变量中,对社区整体步行环境的感知与单位房社区和商品房社区老年人的日常休闲行为存在正相关;而对社区治安的评价仅对居住在单位房社区的老年人表现出积极影响;居住在公租房社区中的老年人对社区交通便捷度的感知与其日常休闲行为间存在正相关。3)在客观建成环境变量中,土地混合利用度与老年居民日常休闲行为的关系在单位房社区表现为正相关,但在公租房社区呈现负相关;离最近公交站距离越远,商品房和公租房社区老年人的日常休闲行为频率越低;交叉路口的密度对老年人日常休闲行为的负向影响仅表现在单位房社区。4)建成环境对不同休闲频率的老年人表现出差异化影响,单位房社区中,社区治安、社区整体步行环境的满意度和土地混合利用度对中低休闲频率的老年人产生负向影响,对高休闲频率的老年人产生正向影响,而交叉路口密度的作用方向正好相反;商品房社区中,社区整体步行环境的满意度与低休闲频率的老年人呈负向关联,与高休闲频率的老年人呈正向关联,到最近公交车站的距离与二者的关系恰好相反;公租房社区中,低休闲频率的老年人与社区交通便捷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与土地混合利用度和到最近公交车站的距离呈正相关关系,而中等休闲频率的老年人正好相反,高休闲频率的老年人仅受到社区交通便捷度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5.
韦鑫  尹珂 《热带地理》2022,42(12):2020-2030
基于县域尺度下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构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综合指数,利用泰尔指数、空间错位指数以及地理探测器,从匹配性角度探讨重庆市主城都市区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协调关系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20年重庆市主城都市区人口老龄化系数与老年人口数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呈现从中心城区到主城新区由内至外增加的圈层结构特征;2)2020年重庆市主城都市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空间分布不均衡,中心城区形成养老服务资源配置评价高地,主城新区形成养老服务资源配置评价低值环;3)2020年重庆市主城都市区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存在空间错位现象,中心城区资源过剩与主城新区资源不足的矛盾突出;4)政府政策、居民收入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对养老服务资源的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市场经济规模的扩大、家庭规模的缩小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动未能有效推动养老服务资源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6.
熊美成  黄洁  王姣娥  杨浩然 《热带地理》2022,42(12):2052-2062
运用昆明市老年公交爱心卡和常规地铁刷卡数据,考虑老龄化不同程度的影响,剖析老年群体的地铁出行特征,并从活动空间的视角重点解析和对比低龄老年群体和高龄老年群体的地铁日常出行和活动模式。结果显示:1)同非老年群体相比,老年群体移动性更低,出行时刻集中于早高峰时段,活动范围相对集中于市中心。2)随年龄增长,老年群体的移动性进一步降低,活动空间收缩,但对公共交通的依赖性增强。相较于低龄老年群体(60~69岁),高龄老年群体(≥70岁)具有“出行频次高、活动空间范围小”的出行特征。3)低龄老年和高龄老年群体的活动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分异,其中高龄老年群体的活动空间向居住密集区聚集,且出行在较大程度上受建成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47.
赵鹏军  罗佳  胡昊宇 《地理科学》2022,42(7):1176-1186
老年人生活圈是社会地理学和交通地理学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尽管该领域已有一定研究,但在数据类型及其覆盖范围、空间尺度效应、空间分异特征等方面仍需进完善。采用手机信令数据和POI数据等大数据分析方法,以北京为样例,探讨老年人生活圈范围及其同设施配置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① 老年人生活圈存在空间分层特征,包括邻里生活圈、居住区生活圈、都市生活圈等多层次生活圈;② 生活圈同设施配套之间的关系存在尺度效应,居住区生活圈层面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对生活圈的影响强度要显著高于邻里生活圈层面;③ 不同设施之间存在差异,购物、休闲娱乐、医疗服务设施等老年人的刚性需求类设施的可达性水平与生活圈半径呈现出负相关,而餐饮、文化教育设施等消遣娱乐设施的可达性则反之;④ 不同的地理区位也存在显著差异,设施可达性水平对生活圈范围的影响在市中心较弱,反而在郊区较强。结论将为国土空间规划和宜老化城市建设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8.
老年人居住迁移的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老年人居住迁移的地理学研究在理论化、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和研究内容的逻辑关系提出了老年人居住迁移的研究框架,回顾了欧美、日本和中国地理学界对老年人居住迁移研究的成果和进程,以期为未来中国地理学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固肺消积饮联合支气管化疗灌注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 例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 例)和对照组(24 例)。2组均行支气管化疗灌注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固肺消积饮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六君子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实体瘤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卡氏评分(KPS)疗效,并观察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消化道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情况。结果:PFS治疗组为7.19个月,对照组为5.80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瘤体的客观缓解率(ORP)、疾病控制率(PCR)及中医证候评分总改善率、KPS评分总有效率分别为29.63%(8/27)、85.19%(23/27)、88.89%(24/27)、92.59%(25/27),均高于对照组的16.67%(4/24)、54.17%(13/24)、54.17%(13/24)、45.83%(11/2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方面,胃肠道不良发生、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的总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66.67%(18/27)、44.44%(12/27)、0(0/27),对照组分别为91.67%(22/24)、75.00%(18/24)、12.50%(3/2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固肺消积饮协同化疗灌注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患者PFS,缩小瘤体,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并减轻支气管化疗灌注所发生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0.
蓝绿空间暴露对老年人健康的邻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洁  袁媛  周钰荃  刘晔 《地理科学》2020,40(10):1679-1687
利用2018年广州社区问卷数据、遥感影像、城市街景、环境污染等多元数据,提取多种蓝绿空间指标,并使用多层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倾向值匹配法,探讨中国城市背景下蓝绿空间暴露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邻里影响路径和机制,以及对不同社会阶层间的差异。研究发现,社区层面的蓝绿空间暴露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均存在显著相关;周围蓝绿空间程度通过促进体育锻炼、缓解压力提升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可达性通过促进社会交往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蓝绿空间暴露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在不同阶层间存在差异。为健康老龄化、健康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