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77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2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2 毫秒
91.
西北地区的退耕规模、粮食响应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退耕还林(草)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举措,但退耕必然会对的粮食生产带来直接影响。基于全国土地利用详查的分县数据,研究认为:(1)按照法律规定,大于25度的陡坡耕地必须无条件地退耕。仅此一项,西北地区就必须退耕153.6×104hm2,占现有耕地的9.2%,粮食减产为71.2×104t,占1996年粮食产量的2.2%,对全区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影响很小;(2)在保证人均耕地0.1hm2前提下对大于15度的坡耕地退耕,则退耕面积可达347.8×104hm2,超过现有耕地的1/5;对应的粮食减产为234.5×104t,是1996年粮食产量的7.3%,甘肃、陕西和青海的粮食减产比例都在1/10左右,退耕带来的直接粮食减产效应是显而易见的。最后针对西北地区的退耕规模及其粮食响应,提出了两条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2.
北京耕地流失的时空动态与调控途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国际学术前沿土地变化科学的概念框架下, 耕地非农化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成为核心问 题之一。研究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力及其调控机制, 不仅是现实的迫切需求, 也可在国际相关学术领域做出独特贡献。以北京为案例进行研究发现: 1996~2004 年北京土地利 用变化中, 大多数地类转换都与耕地直接有关, 耕地流失是北京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问题; 城镇 扩展主要占用耕地, 且耕地生产力高的平原地区因建设占用而流失的耕地量大; 远郊山区耕地被 建设占用的压力相对较小, 但被生态用地占用的压力相对较大;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政府行为与 决策是北京等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耕地流失的重要驱动因素, 解决途径关键在于寻求耕地保护与 耕地非农利用之间的平衡点、积极发挥土地管理政策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3.
1980年以来中国农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54,自引:3,他引:51  
刘成武  李秀彬 《地理学报》2006,61(2):139-145
依托1980~2002年的中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与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等基础数据,从集约度、播种面积与耕地撂荒变化三个方面,对中国1980年以来农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 西部地区农地利用的集约度具有强劲的上升态势,而东、中部地区在1992~1993年时集约度下降显著,在1997年以后,集约度具有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② 东部地区农地利用的总播种面积显著下降,而西部地区却有相当稳定的扩大趋势;③ 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三种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变化均经历了一个“三缩二扩”的变化过程:“缩小 (1980~1985)-扩大 (1985~1991)-缩小 (1991~1994)-扩大 (1994~1999)-再缩小 (1999~ 2002)”;但在变化幅度与发展态势上,三个区域之间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播种面积有显著的下降态势,而中部与西部地区在1999年以前,其总的态势是播种面积有所扩大,此后播种面积明显下降,但其下降幅度小于东部地区;④ 中部地区耕地撂荒案例最多,涉及地域最广,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少;东部地区的耕地撂荒现象主要出现在1992~1995年,而中部地区高度集中在1998~2002年,西部地区耕地撂荒的时间分布较为均匀,没有高度集中出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94.
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不同层次的农用地分等成果有着不同的应用方向。文章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导向,以农用地利用等别与自然等别的高低延伸顺序与耕地最低需求量相结合,确定出基本农田保护的数量;以基本农田数量的105%~110%为基准,将县级利用等别图与自然等别图重叠的区域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交叉运用分等的土壤肥力图、气候生产潜力指数曲线图来选择作物适宜生长区和改良土地用养结构;以分等因素图作为限制因子的选择标准来划分土地限制类别区。  相似文献   
95.
利用2019年1月—2022年6月冬小麦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站观测的数据和齐河县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同期观测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冬小麦农田30 cm、60 cm、150 cm日最高和日最低气温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对农田气温的预测效果均较好,阴天条件下150 cm最高气温预测效果最好;晴天条件下30 cm最高气温预测效果最差。两模型模拟结果分层次看,农田气温的模拟精度150 cm>60 cm>30 cm;分天气类型看,多元回归模型农田各层气温的模拟精度阴天>多云>晴天,BP神经网络模型农田30 cm、60 cm最高气温的模拟精度多云>阴天>晴天,农田30 cm最低气温的模拟精度多云与阴天相同,均大于晴天,农田60 cm最低气温的模拟精度晴天>多云>阴天,农田150 cm最高及最低气温的模拟精度晴天与多云相同,均大于阴天;分要素看,30 cm最低气温的模拟精度高于最高气温、60 cm和150 cm最高气温的模拟精度高于最低气温。通过比较,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比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两种模型均能满足冬小麦农田气温的预测需求。  相似文献   
96.
基于GIS技术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有效方式,该文以济南市长清区为例,综合考虑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因素,选择了质量等别、连片度、耕地坡度、耕地交通便利性和耕地居民点辐射度5个评价指标因子,运用GIS技术获取评价指标因子得分,根据特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多因素加权分析法对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进行综合评价,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输出永久基本农田分布图,并实现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该文研究成果可为县(区)级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提供借鉴方法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
BOOK REVIEWS     
Book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Unfairly Structured Cities . Blair Badcock Religion and Rural Revolt . Janos M. Bak and Gerhard Benecke The Industrial Geography of Canada . Anthony Blackbourn and Robert G. Putnam The Cuban-American Experience, Culture, Images, and Perspectives. Thomas D. Boswell and James R. Curtis Quaternary Paleoclimatology . R. S. Bradley Development and Crisis in Brazil, 1930–1983 . Luiz Bresser Pereiras Centres of Origin in Biogeography . John C. Briggs Analytical Urban Geography . Martin Cadwallader Geomorphology . Richard J. Chorley , Stanley A. Schumm, and David E. Sugden South Africa: The Impact of Past Geographies . A. J. Christopher The Geography of Underdevelopment. A Critical Survey . D. K. Forbes Health Car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 Wilbert M. Gesler Place to Grow Old: The Meaning of Environment in Old Age . Stephen M. Golant The Emerging Marine Economy of the Pacific . Chennat Gopalakrishnan An Introduction to Agricultural Geography . David B. Grigg The Soviet Union: A Geographical Study . G. Melvyn Howe Geographical Aspects of Health: Essays in Honour of Andrew Learmonth . N. D. Mc Glashan and J. R. Blunden Physical Geography: A Landscape Appreciation . Tom L. Mc Knight Mountain Experience. The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of Adventure. Richard G. Mitchell Jr . Systematic and Regional Biogeography. Stanley A. Morain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Cities. T. J. Noyelle and T. M. Stanback , Jr . Normal Accidents: Living With High-Risk Technologies. Charles Perrow Vanishing Farmland: A Legal Solution for the States. Sarah E. Redfield Applied Methods of Regional Analysis: The Spatial Dimensions of Development Policy. Dennis A. Rondinelli Urbanization in Romania. A Geograph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 Since Independence. Per Ronnas Statistical Techniques in Geographical Analysis. Gareth Shaw and Dennis Wheeler The Granite Garden: Urban Nature and Human Design. Anne Whiston Spirn Political Geography: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Peter Taylor and John House Geographia y Medio Ambiente. Manuel Valenzuela -Rubío Nãgara and Commandery: Origins of the Southeast Asian Urban Traditions. Paul Wheatley The Common Fisheries Policy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Mark Wise Geography and Gender. Women and Geography Study Group of the IBG Technological Hazards. D. J. Zeigler , J. H. Johnson , S. D. Brunn  相似文献   
98.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是实现耕地保护、土地集约利用以及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方式。然而城市的快速扩张给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带来了挑战,如何协调城市扩张与耕地保护两者的关系、科学合理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亟待解决。本文以武汉市为例,结合LESA(Land Evaluation and Site Assessment)方法及LANDSCAPE模型(LAND System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for Potential Effects)综合考虑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城市扩张的冲突,进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试图协调耕地保护与城市扩张对土地资源需求的矛盾,为"多规合一"背景下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提供方法借鉴,为优质耕地保护及土地利用优化布局提供决策参考。①运用LESA方法对武汉市的耕地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及等级划分;②基于LESA综合评价结果,运用LANDSCAPE模型对武汉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及城镇建设用地扩张进行模拟;③将LANDSCAPE模型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结果与基于LESA方法划定的结果进行数量、质量和空间形态上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法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相当,质量差异不大。但在空间形态上,基于LANDSCAPE模型的划定结果明显优于基于LESA方法: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分布,形状较为规则。值得注意的是,LESA方法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中有15.8%将被新增城镇建设用地侵占,而LANDSCAPE模型能够有效避免这部分永久基本农田被侵占。  相似文献   
99.
武陟县位于黄河北岸,是国家农业商品基地县之一,耕地保护意义重大。全文在分析了武陟县耕地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末来耕地保护的面积进行了预测,并对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原则及保护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