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7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331篇
测绘学   231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327篇
地质学   908篇
海洋学   125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3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准晶体的构筑原理及微粒分数维结构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准晶体的原子构造中两个原理在起作用,即二十面体原理和黄金中值原理。二十面体原理是指大小相近的原子形成孤立的十二次配位体时,二十面体配位形式在能量上最有利。黄金中值原理是指在准晶体中原子的排列符合黄金中值律。这两个原理适用于由少量原子构成的体系,也适用于某些生物的结构。运用这两个原理于准晶体微粒,我们获得了最简单的准晶体结构模型。此模型可以解释Al-Mn准晶体的高分辨图的所有细节。此模型与Hiraga模型以及Bursill和彭菊琳模型都不相同。在此模型中Al_(12)Mn二十面体不是共棱的。这一模型具有分数维结构的待征,因此称之为准晶体的微粒分数维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02.
岩石结构分形维数与岩石压缩强度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分形几何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煤层顶板岩石的结构,发现岩石的粒度结构和孔隙结构均具有自相似性,粒度分形维数和孔隙分形维数与岩石压缩强度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故可以用岩石结构的分形维数定量表述岩石的压缩强度。  相似文献   
103.
地学数据的分形插值与成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才伟 《地球科学》1995,20(2):191-198
本文将分形几何学的思想和方法引进对地学数据的插值处理与计算机成图的研究中,建立了适合于具有随机形特征的地学数据的“局部分数布朗场”数学模型,在讨论和分析了Voss提出的“逐次随机添加”与Barnsley提出的“分形插值函数”这两种可用于分形插值法,并将它们应用到对地貌,化探,物探等地学数据进行插值,网格化和计算机成图上。  相似文献   
104.
论述了岩体损伤力学在岩体力学中的地位,并从细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其最新研究进展;对岩体损伤力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提出了见解,认为分形几何是研究损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5.
微量元素在矿源岩(层)中迁移遵循严格的级序路径,并且存在两种迁移倾向。迁移的结果图象是一分维结构。两种共轭地球化学异常出现的有利环境是温度高度反差地区和大断裂系及其附近。  相似文献   
106.
时间标度计算表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是一个无标度性的系统,其关联方差谱遵从频率的-2 ̄-3次方幂律,不同背景下的路径系统均如此。由此得到的不同季节、不同地域的热带气旋路径可预报时间尺度基本上为3 ̄4d,但异常热带气旋路径的可预报时间尺度则为1 ̄2d。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对唐山地震昌黎等七个台的地电阻率日均值时间序列进行了关联维计算.取每年为一个时间段,其目的在于探索分数维对地震各个阶段的反应,以便达到利用分数维进行地震预报的目的。计算结果表明大部分地电台的地电阻率在地震前有明显的降维特征。通过地震前后七个台的地电阻率分数维的变化,得到了地震前后前兆场的分布特征,这一结果对于未来震源区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从时间序列中提取维数信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勇 《气象》1995,21(4):16-21
作者介绍了分形和分维的概念、性质和意义,重点讨论了从一维时间序列中提取维数信息的方法,并给出了一些在天气和气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9.
杨太华 《地震工程学报》1995,17(1):10-14,22
本文在考察了节理化岩体的断裂力学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分形几何原理,建立起追踪裂纹裂分形模型,对不连续岩体的断裂韧性的分形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压剪试验得到难。  相似文献   
110.
基于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中获得的69°00'S、76°24'E附近普里兹湾夏季海冰边缘区内破碎海冰的航拍照片,利用图像处理的方法从中提取了破碎海冰的若干几何参数,得到了海冰边缘区内随着与开阔水域距离增大,海冰面积、平均钳测直径等几何参数的变化规律。并按其尺寸的变化规律将海冰边缘区划分为边界区、过渡区和内部区三部分,其变化和波浪在冰边缘区中的衰减过程紧密相关。圆度的变化则说明海冰边缘区中海冰磨损最充分的地方是在冰间相互作用最明显的过渡区。另外,一种改进的幂函数分布和Weibull分布用来对破碎海冰尺寸的累积频率进行拟合,分布函数中各参数的变化情况很好的反映了海冰边缘区内破碎海冰的分布变化。其中,参数Lr随着与开阔水距离增加而增大(说明由于波能衰减导致可以出现的破碎海冰最大尺寸的增加);尺度参数L0随着与开阔水距离增加而增大(反映了破碎海冰平均尺寸的增加以及由于波能的衰减而导致单位面积区域内尺寸较大的破碎海冰所占比例的增加);分布维数D随着与开阔水距离增加而减小(说明了由于波能的衰减导致破碎海冰所受约束条件的减弱);形状参数γ随着与开阔水距离增加而减小(说明了随着波能的衰减破碎海冰尺寸分布范围的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