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8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1169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245篇
海洋学   10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67篇
自然地理   5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籍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世武 《地球科学》1998,23(4):424-426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实现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完美的结合,维持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致,可以使建立在其之上的地籍管理系统使用方便、操作直观、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22.
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引入及其建立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国斌 《地球科学》1998,23(4):430-433
简要描述了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并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阐述了系统建立的原则、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为实际系统的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3.
GPS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龚国清 《地球科学》1998,23(4):434-436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发展,产生了一门新的应用领域———GPS电子地图.根据电子地图的特点,介绍了自行开发设计的GPS电子地图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4.
基于MAPGIS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修国 《地球科学》1998,23(4):372-374
借助现代计算机和日益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以动态管理地下管线信息数据,是地下管线现代化管理的必然途径.结合地下管线的特点提出了地下管线信息系统设计的一般准则和要点,介绍了基于MAPGIS基础平台二次开发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MAP/PIPE的结构及系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5.
多源图象处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军 《地球科学》1998,23(4):375-378
多源图象处理与分析系统(MSIMAGES)是地理信息系统(MAPGIS)的一个子系统.阐述了多源图象处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思想、原则、结构的选择,介绍了系统功能的分类和系统平台的选择,分析了图象系统所涉及的文件类型及其功用.  相似文献   
126.
对地球信息科学的思考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周民虎 《地理学报》1998,53(4):372-380
作为地球科学一个重要分支的地球信息科学,在近10多年来已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本文以信息科学为基础分析信息流的意义及其与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关系,阐述地球信息科学在地球科学中的地位及其内涵,并从地球信息机理、地球信息技术以及地球信息科学的应用三方面论述地球信息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7.
计算机技术与地矿工作信息化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吴冲龙 《地学前缘》1998,5(2):343-355
地矿工作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地矿工作信息化水平,也已经成为衡量地矿工作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地矿工作信息化工程的核心,是地质矿产信息系统建设,而主要技术手段是计算机应用。当前,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地质工作的全过程,成为地质工作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的主流,极大地推动了地矿工作的前进。地矿工作信息化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多个分支前缘。本文根据所掌握的几个主要方面的资料,评介了国内外计算机技术在地矿工作信息化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8.
基于GIS的安徽省重大农业气象灾害测评系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安徽省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气候规律分析及遥感监测方法的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设计并建立了省级农业气象灾害测评系统。该系统运用结构化设计原理,根据用户需求及系统建设的基本目标,确定了系统结构及主要功能,以为主要支撑软件,建立了安徽省干旱,洪涝及低温冷害的基本数据库、灾害监测评估模型和应急反应及决策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29.
MESO-α-SCALE CONVECTIVE SYSTEMS OVER CHINA DURING 199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re were 102 meso-α-scale convective systems(MαCSs)generated over China and theneighboring sea during June—August 1995.Those MαCSs were concentrated in three major areas:the west of South China,Sichuan Basin,and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andthe Huanghe River Basin.Six cases of MαCS in different regions are given to show the variety ofthe MαCS genesis and development by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ir cold-cloud-shield black body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30.
Russian boreal forests have been reshaped by wildland fire for millennia. While fire is a natural component of boreal ecosystems, it impacts various aspect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affects human well-being. Often fires occur over large remote areas with limited access, which makes their ground-based observation difficult. A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mapping burned area from satellite imagery, which provides consistent and fairly unbiased estimates of fire impact on areas of interest at multiple scales. Although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burned area products is highly important,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individual fire events and their impact are less known. In high northern latitudes of Northern Eurasia, MODIS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akes up to four daily observations from each of the Terra and Aqua satellites providing consistent data on fire development with high temporal frequency. Here we introduce an approach to reconstruct the development of fire events based on active fire detections from MODIS. Fire Spread Reconstruction (FSR) provides a means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fire occurrence over large territories from remotely sensed data. Individual fire detections are clustered within a GIS environment based on a set of rules determining proximity between fire observations in space and time. FSR determines the number of fire events, their approximate size, duration, and fire spread rate and allows for the analysis of fire occurrence and spread as a function of vegetation, fire season, fire weather and other parameters. FSR clusters were compared to burned scars mapped from Landsat7/ETM+ imagery over Yakutia (Russia). While some smaller burn scars were found to be formed through a continuous burning of a single fire event, large burned areas in Siberia were created by a constellation of fire events incorporating over 100 individual fire clusters. Geographic regions were found to have a stronger influence on the rates of fire activity in the area compared to vegetation zones. In addition, fire spread rates do not directly correlate with the intensity of a given fire season. FSR is also used to identify the points of ignition for individual fire events in spatio-temporal domain for fire danger and fire threat modeling. This approach presents another step towards the more complete characterization of fire events from remotely sensed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