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196篇
海洋学   13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2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在全球气候变暖、资源危机和环境退化等背景之下,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受到各国广泛关注,世界经济形态和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发生转向.近些年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国内区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因素和新格局.这些变化将引起供需结构、投资结构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变化,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未来几年是我国加快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在对云南省工业发展特征和面临矛盾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背景和趋势,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云南省工业向绿色、低碳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2.
Zuo  Taian  Zhang  Fengtai  Zhang  Junyi  Gao  Lei  Yu  Shijie 《地理学报(英文版)》2022,32(7):1357-1382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Rocky desertification poverty (RDP) refers to rural poverty triggered or exacerbated by rocky desertification, which deprives farmers of opportunities for...  相似文献   
133.
China's urban expansion, food security, and energy transition are in a critical situation. One solution is to tap into the green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the built urban environment and explore new ways to save land space and alleviate ecological pressure through food and solar energy production. This paper differs from previou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tudies, which mostly focus on key ecological functional areas or fis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s, in that it innovatively establishes a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within the urban space.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the "green productive area" of cities as a way to measure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mprovement potential of c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ecology, and it is based on converting the green resource income of cities into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rea they could save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First, a typological approach was used to establish a compensation strategy for green production. Second, a spatial inventory was taken of all elements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an analysis of their green production potential was carried out. Finally, it wa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unified accounting standard for the ecological land saving benefits of different green production options, which could be converted into green productive land area indicators. In the case of Xuefu Street in Nankai District, Tianjin, the available rooftops and idle land were used for green production, which supplemented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provided by the natural land occupied by 12% of the buildings in the district.  相似文献   
134.
近期国内珠宝市场上出现一种产自巴西的绿欧泊,该类绿欧泊表现出的宝石矿物学特征与传统的欧泊有着明显差异。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手段,并结合电子探针、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等测试分析方法,就其化学成分、物相、微结构、谱学特征及颜色成因等问题展开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巴西绿欧泊的主要矿物组成为蛋白石,含不等量的α-方石英和α-鳞石英等次要矿物,整体呈不规则胶柬状结构,局部微波纹理发育;该类欧泊主要由直径约10~30nm的SiO2球粒聚集而成;由H2O和M—OH倍频振动致近红外吸收谱带位于7000cm-1处,由H2O合频振动致近红外吸收谱带分别位于5200,5612cm叫处,由M—OH与[SiO4]合频振动致近红外吸收谱带位于4600-4100cm-1范围内。笔者还对巴西绿欧泊的呈色机理一并给予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5.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绿地景观生态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瑶  汤洁  梁喜波 《地理科学》2008,28(2):200-204
开发区作为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主要增长极和载体,承受着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结合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绿地建设现状,指出绿地数量少且分布不均,城市建设大量挤占绿化用地,绿地布局结构和网络体系不够完善,绿地建设特色不突出是开发区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到2020年开发区绿地率为45%,人均绿地面积为35.97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29.24 m2等绿地规划总体控制指标;提出了点、线、面相结合的"一环、两带、流绿、线网、多园"的环网式的绿地系统空间模式;从基质、廊道、斑块等景观生态要素规划了不同尺度绿地系统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36.
以贵州龙里典型喀斯特地区为例,通过集成RS /GIS技术,利用生态水文评估工具中模块化生态水文综合管理系统( EcoHAT)对研究区绿水资源进行定量模拟,模拟出该区2005年10月- 2006年10月像元尺度上绿水资源量,并分析了其绿水资源消耗效用。结果表明: 研究区林地、草地、灌丛和农用地单位面积土壤蓄变量月均值分别为5. 6mm、6. 3 mm、6. 9 mm、7. 7 mm;林地、草地、灌丛和农用地绿水资源单位面积年有效消耗量分别为: 423. 0mm、344. 2 mm、386. 7 mm、407. 5 m m,其中低消耗量分别为相应植被类型条件下总有效消耗量的47. 0%、48. 3%、52. 7%、61. 3%。在有效消耗量中,农用地低消耗量占较大比重,林地和草地的高效和低效消耗量相近,但草地的低消耗量大于林地。据此,认为贵州龙里典型喀斯特地区绿水资源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但是在今后的绿水资源利用中,必须加强调控绿水资源消耗效用,增加植被盖度,减少裸地面积,以减少绿水资源的无效消耗量;与此同时,还应调整植被结构,以减少植被棵间土壤的低效消耗量。   相似文献   
137.
淡水中丝状绿藻对重金属Pb2+的吸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淡水中绿藻门的一些丝状种类,如毛枝藻(Stigeoclonium)、刚毛藻(Cladophora)、水绵(Spirogyra)对铅的吸附实验,研究淡水藻类与铅的吸附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淡水中丝状绿藻对铅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当pH值和温度以及包埋藻类的量控制在一定条件下,即pH值约为4,温度为28℃左右,按照2 g藻类处理20 mL 质量浓度为100 mg/L Pb2+溶液原则包埋藻类,就可以使单位藻类吸附效率达到40%。  相似文献   
138.
几种海洋蓝藻生长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Synechococcus bacillaris,Oscillatoria lud,Schizothrix calcicola,Spirulina platensis等4各海洋蓝藻的生长条件的研究表明,除S.platensis外,其他3种蓝藻在“f/2”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外源生长因子对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S.bacillaris适应较高光强,其温度和pH最适范围较窄,S.calcicola  相似文献   
139.
以黄河三门峡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适用于流域尺度植被生态用水估算的生态水文模型,对三门峡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植被生态用水量进行了定量模拟,得到研究区植被生态用水时空结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三门峡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绿水资源消耗效用进行了分析,提出该区域植被结构调整方案.结果表明:三门峡地区植被生态用水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总体呈现出降低-稳定-上升的趋势;生态用水空间结构主要表现在不同植被类型下生态用水量差异上:林地最大,其次为农作物、灌丛,草地最小;林地高效消耗比例最大,其次为草地和灌丛,农用地最小.基于不同植被类型绿水资源消耗效用分析,提出三门峡地区植被结构调整方案.在一定水资源消耗量状况下,减少无效和低效消耗量,增加高效消耗量,是缓解该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矛盾,提高总体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0.
通过观测,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探讨了固原地电台测区内搭建蔬菜大棚后北东及东西测道视电阻率测值快速上升的原因,定量解释了搭建蔬菜大棚对固原地电观测的影响,并研究和总结了这种影响的机制。从而认为,2008年3月下旬固原视电阻率出现的高值变化不属于地震异常,并为今后判断引起地电测值变化的原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