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8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132篇
大气科学   357篇
地球物理   83篇
地质学   355篇
海洋学   16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33篇
自然地理   13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分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反映区域产业分工现状,利用变异系数与空间洛伦茨曲线、空间基尼系数相结合,在产品层次上,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分工现状进行定量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建议。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农业和采掘业依据自身比较优势发展相应产业,产业分工较为明确;制造业在行业层次存在同构现象,但在产品层次上,各地差异化发展明显,区域产业分工逐步显现;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亟待调整,其中基础服务业与个人消费服务业发展较为完善,但生产和市场服务业中的金融、物流和专业技术服务业与公共服务业中的公共管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影响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在此基础上,针对各产业分工结果,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52.
中国工业结构演变及其环境效应时空分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菲  董锁成  毛琦梁 《地理研究》2014,33(10):1793-1806
在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的脱钩状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工业结构特征偏向指数和1995-2010年各省29个制造业行业的相关数据,对工业结构演变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重点描述了各省工业结构的废水排放强度特征、SO2排放强度特征、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特征的差异及变化趋势,对8大区域工业内部各行业的增长、衰退状况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地区环境污染强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工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1995-2010年西北及中部大部分地区工业结构废水排放强度降低的趋势在不断减弱,西南和东南部分地区工业结构的SO2排放强度有所增强,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从各区域不同污染性质的行业发展差异来看,西北、西南地区、中部部分地区近十几年来高污染行业增长趋势较为明显。各地区在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促进高附加值、高加工度、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传统“三高”产业的改造升级。  相似文献   
953.
在分析地质矿产、土地资源等重要政策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南通工作实际,全面梳理了两者之间的“互通”与“隔阂”。认为推进矿地融合,应出台南通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矿地融合工作文件,建立矿地融合的国土资源环境综合监测体系;完善现行的南通市国土资源“一张图”,打通信息壁垒;建设南通市地质资料馆,开展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954.
"十一五"期间我国区域规划有关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一五"规划期间,国家将把区域规划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区域规划既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区域上的细化,也不是行业规划在区域上的汇总,而是为解决特定区域的特定问题或达到区域内特定目标而采取或实施的战略、发展思路、政策等。区域规划的内涵决定了区域规划的特点和性质,"十一五"期间加强和重视区域规划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区域重大问题、加速与国际现代管理体制接轨、完善我国规划体系以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的迫切需要。文章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研究确定区域规划编制主体、编制程序及审批主体等问题,加强我国重点区域规划范围的研究,开展新的地区经济发展类型划分,统筹区域发展,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955.
工业用水定额的制订与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用水中,工业用水占60%以上。科学合理地制订工业用水定额,实行工业产品的用水定额管理,不但可以促进工业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制定节水措施,有利于企业挖潜降耗,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各级政府节水管理机构合理制定用水计划和节水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文章对工业用水定额的原则和制订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用水定额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56.
吉林老工业基地产业布局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布局以在区域内整合资源、形成内部分工体系成为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文章从吉林省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入手,从不同方面分析了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吉林省产业协调发展与布局调整,并提出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加快吉林省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促进吉林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57.
重庆经济区划及分区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对重庆经济区划的分析评价,提出经济区划的原则及标准,对重庆经济区划体系提出了新观点,并对经济区发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58.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发展与布局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探讨循环经济对企业布局指向的影响,即原料指向削弱、集聚经济指向转为集聚循环经 济指向和布局指向不明企业增多的趋势减弱.认为实现规模循环经济效益是公司增长的重要 动因之一,横向一体化、闭环一体化和基于产业生态联系的多样化是基于循环经济的公司增 长战略与方法;重污染企业不仅可以进入生态工业园区,而且是目前中国生态工业园区产业 选择的重点之一.分析基于循环经济的公司空间结构,并探讨3种类型生态工业园在中国的 具体应用,认为近期应以逐步推广现有改造型生态工业园和虚拟型生态工业园为主,辅以全新型生态工业园,尤其要重视3种类型生态工业园的结合.  相似文献   
959.
北京市工业用水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北京市水资源匮乏,为提高工业用水、节水的水平,该文根据北京市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分析北京市6个典型工业行业用水情况,对工业用水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评价。结合工业用水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北京市工业节水水平的5项建议与对策:实行工业用水定额管理;加强工业企业中生活用水节水;逐步实现企业用水管理的现代化;继续调整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加强企业用水管理,将节水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60.
Drawing on findings from a study of Indigenous housing in a regional Western Australian cit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xperiences of Indigenous peoples as a particular set of ‘right bearers’ within the right-to-the-city discourse. In settler-states, colonial discourses of absence, threat, and authenticity have informed policy frameworks that have militated against various Indigenous claims of belonging, rights, and aspiration in relation to urban places. Housing has been a representative domain of struggle in this respect. Consequently, today, Indigenous peoples have disproportionately high rates of dependence on more volatile and discriminatory forms of tenure than their non-Indigenous counterparts.The paper examines the incongruence between State aspirations to move (Indigenous) people along a housing continuum in urban environments, and the actual experiences of Indigenous urban residents, which fix discursively on barriers to such movements. It also traces the deleterious, displacing impacts for urban Indigenous households of the retreat of the State in its role as a landlord for the socio-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and in responding to market signals and particular sociological theses regarding poverty, with specific spatial logics. In so doing, we advance two interwoven arguments. First, we assert that Indigenous people face a unique precarity in the Australian urban housing system, which is a result of both colonial and racially discriminatory forces, and economically discriminating processes such as capital concentration and the commodification of land. Second, we contend that this precarity sets many Indigenous people on housing career trajectories that are antithetical to policy inten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