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7篇
  免费   797篇
  国内免费   1241篇
测绘学   308篇
大气科学   796篇
地球物理   1058篇
地质学   2744篇
海洋学   645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373篇
自然地理   98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356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滑体渗透性与库水变动的滑坡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琨  晏鄂川  朱大鹏  赵庆远 《岩土力学》2011,32(9):2798-2802
在三峡工程试运行期间,库区滑坡因地质结构和渗透性的不同,其变形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除研究滑坡地质结构外,还应加强不同渗透性滑坡在库水变动下的稳定性响应规律研究。以三峡水库库首区黄荆树滑坡实例为计算模型,分析库水位在175~145 m间以0.5~2.0 m/d变化时4种不同渗透性滑坡的渗流场特征;再以库水影响系数? 和稳定性变化率为评价指标,研究在滑体渗透性和库水变动条件下的滑坡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当库水影响系数? 在-0.107~-0.322时,稳定性变化率? 最大,且随? 减小滑坡稳定性增加率? 减小;当? 在-0.644~-769.231时,随? 减小稳定性增加率? 变化不明显;当? 在576.923~769.231时,库水位上升时滑坡稳定性降低较少;当? 在0.107~384.615时,影响系数? 与稳定性变化率? 的相关性不明显。其结果对于库区滑坡的监测预警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胡安峰  陈博浪  应宏伟 《岩土力学》2011,32(Z2):592-597
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基坑工程进行整体稳定性分析时,已有研究主要采用摩尔-库伦模型对土体进行模拟,由于摩尔-库伦模型给出的基坑变形曲线与实测不符,故据此得到的基坑整体稳定安全系数也不甚合理。采用Plaxis硬化模型模拟开挖过程,在强度折减分析中采用特征点位移突变对基坑整体稳定性进行收敛判断,通过分析对比所选取的不同特征点的位移与折减系数的关系曲线,提出采用挡墙内侧开挖面附近土体作为收敛判断的判别点较为合理,其安全系数的取值与采用极限平衡法得到的结果比较接近,而摩尔-库伦模型所得到的计算结果则偏大。最后分析了基坑宽度、基底软土层厚度、挡墙插入深度和挡墙刚度等因素对基坑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并比较了采用这两种不同土体本构模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地震工况下坝坡的抗滑安全系数取值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佳成  陈祖煜  孙平  王玉杰 《岩土力学》2011,32(Z1):483-0487
地震工况下的坝坡抗滑稳定性核算一直是大坝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环节,采用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是评价坝坡安全性的基本保证。本文从概率极限分析的角度探讨了坝坡稳定性可靠度分析的概率意义,提出了将地震发生当做概率事件的坝坡可靠度计算方法。为验证将地震超越概率纳入坝坡稳定分析中的合理性,本文通过两个典型算例和小浪底坝坡典型剖面的抗滑稳定性分析研究了坝坡在地震工况下的单一安全系数与可靠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坝坡稳定分析中引入超越概率计算所得结果与工程实际相符,与以往的将地震发生当做确定性事件计算方法相比,该方法显著提高了坝坡的可靠指标值;比较可靠指标与单一安全系数的取值标准显示出在坝坡稳定分析中合理地引入地震概率分析方法能够保证坝坡在地震和正常工况下有相近的可靠指标值  相似文献   
994.
基于非线性破坏准则的边坡稳定性极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迎宾  李亮  赵炼恒  姚辉  任东亚 《岩土力学》2011,32(11):3312-3318
上限定理是求解岩土工程问题的有效工具。以上限定理为理论基础,分析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并考虑了岩土材料破坏准则的非线性特性。在非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下,采用条分法与极限分析上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切线法引入非线性强度参数 、 ,推导了岩土材料在非线性破坏准则下的相关联流动法则,建立功能方程,推导了边坡直线滑裂面、折线滑裂面和光滑曲线滑裂面安全系数F的计算方程。采用数学规划法计算后与工程实际中常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并获得安全系数F =1.0时的稳定性系数Ns。与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5.
基于Janbu法的边坡整体稳定性滑动面搜索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邓东平  李亮  赵炼恒 《岩土力学》2011,32(3):891-898
对于边坡整体稳定分析,找到了一种用随机角来搜索随机滑动面的新方法。在此过程中,采用简化Janbu法计算安全系数。这种新方法产生随机滑动面的过程是:先假定滑动面与边坡上、下缘的交点,在某一初始方向的情况下,以下缘交点为基点开始每随机一个角度方向,使其与对应的滑动体土条划分竖线相交,直到随机角度方向与上、下缘交点的连线重合,将这些交点依次连接,即可得到一条随机曲线(或随机滑动面)。通过随机模拟曲线,发现随机角物理意义明确,具有以下两个独特优点:①只有一个随机条件,随机因素易于控制,便于计算机编程;②为保证其随机曲线为一光滑曲线,可对随机角进行适当优化,并且在条分数足够大时,能够模拟任何曲线。针对以往随机搜索精度不高的问题,采用近似曲线来代替随机曲线的方法加以改进,并且将近似曲线的生成进行了简化。经各种实例对比分析后,得出此方法计算得出的安全系数与以往研究成果颇为接近,得到的最危险滑动面亦与实际情况相符,因而可说明此方法能够适用于边坡整体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996.
轴压下两体力学模型的转化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成  朱红光  王洪涛  刘征  潘宏 《岩土力学》2011,32(5):1297-1302
接触界面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工程稳定的重要因素,基于接触面两侧介质的实际受力状态,采用一体两介质力学模型与两体两介质力学模型加以描述。通过一体和两体模型试件的轴压破坏试验,分析了两种模型的力学响应的差异,并认为:一体两介质力学模型在符合一定条件情况下可以转变为两体两介质力学模型。此外,还对影响两种力学模型性能的参数进行了分析。提出对一体两介质力学模型力学性能产生影响的参量是低强度介质与高强度介质的静载极限强度比k以及两种介质之间的黏结力c;对两体两介质力学模型力学性能产生影响的主要参量除了k之外,尚有两种介质的断裂韧度比? 、体积比? 以及界面的粗糙程度  相似文献   
997.
贾强  郑爱萍  张鑫 《岩土力学》2011,32(6):1736-1740
利用微型钢管桩进行基础托换是既有建筑物地下增层改造的有效方法。钢管桩的下端插入到混凝土桩头内,上端与托换承台相连,桩四周的土方开挖后稳定性降低,其受压极限承载力无法按现行规范求出。分别用1:2模型试验和非线性屈曲数值分析的方法得到了钢管桩顶部受压的应力分布和极限承载力,并进一步确定出其计算长度系数和受压稳定性系数。用模型试验求得钢管桩受压稳定性的计算长度系数为0.616,数值分析的结果为0.683,此时钢管处于底端固定、顶端铰接的约束状态。用数值分析得到的钢管桩受压极限承载力偏安全,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公路隧道中系统锚杆的功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力华  林志  李星平 《岩土力学》2011,32(6):1843-1848
系统锚杆是锚喷支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广泛应用到公路隧道的初期支护中。然而,系统锚杆到底对隧道结构的稳定起到多少作用一直没有有效的定量计算方法。以某高速公路隧道为例,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了不同地质条件下锚杆对隧道安全系数大小的影响。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对锚杆各种效应的分析后得到如下结论:在很多地质条件下锚杆对公路隧道稳定性影响不大,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逐步开展取消系统锚杆的工程试验验证,为公路隧道不设置系统锚杆提供更多的工程依据  相似文献   
999.
通过云南M≥7.6级地震震亡分布的统计,研究大地震的伤亡分布规律,寻找影响伤亡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震亡人数主要分布在Ⅷ度以上烈度区,这一区域的震亡人数占震亡总数的94%以上,其中极震区占到70%以上。调查分析认为:在震级相近的情况下,震区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是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房屋、人口密度、发震时间是震亡人数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未来的大地震中,人口密度大的断裂带及其附近是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护的重点区域,在断裂带及其附近盆地内的震亡人数比非盆地震亡人数多,要投入更多的救援和医疗救护力量。  相似文献   
1000.
乌什地震台伸缩仪资料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乌什台伸缩仪资料的分析,总结了现阶段伸缩仪资料的影响因素,其中气压变化对观测数据有明显的干扰,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仪器自身工作状态不正常、仪器间的相互检修也会影响数据稳定;突然停电、电压波动、瞬间的强雷电干扰等都会对仪器的工作状态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