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2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185篇
测绘学   282篇
大气科学   67篇
地球物理   500篇
地质学   536篇
海洋学   22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52篇
自然地理   163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黄河三角洲北部湿地多环芳烃分布与来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黄河三角洲北部湿地表层土壤中的多环芳烃(PAH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袁层土壤中PAHs总量范围为27.43~128.97ng/g(干重),PAHs的空间分布总体呈西高东低的趋势。经过研究对比,认为表层土壤样品中的PAHs尚未对生物造成显著负面影响,并提出表层土壤PAHs污染主要来源于高温热解产物,仅有很小部分的石油类的污染。  相似文献   
992.
The Huolin Riv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ter sources for Xianghai wetland, Horqin wetland, and Chaganhu wetland in the western Songnen Plain of Northeast China. The annual runoff series of 46 years at Baiyun- hushuo Hydrologic Station,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uolin River, were analyzed by using wavelet analysis. Main objective was to discuss the period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unoff, and examine the temporal patterns of the Huolin River recharging to the floodplain wetland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riv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effects of recharging variation on the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f the wetlan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nual runoff varied mainly at three time scales. The intensities of periodical signals at different time scales were strongly characterized by local distribution in its time frequency domain.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at a scale of more than 30yr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he temporal pattern of runoff variation, and at this scale, the runoff at Baiyunhushuo Hydrologic Station varied in turn of flood, draught and flood. Accordingly, the landscape of the floodplain wetlands presented periodic features, es- pecially prominent before the 1990s. Compared with intense human activities, the runoff periodic pattern at middle (10-20yr) and small (1-10yr) scales, which has relatively low energy, exerted unobvious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f the floodplain wetlands, especially after the 1990s.  相似文献   
993.
过程与格局的关系及其在区域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萍  史培军  高吉喜 《热带地理》2007,27(5):390-394
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景观设计和区域生态规划中,生态过程与生态格局之间的关系是区域生态规划面对的重要问题。在回顾景观生态学生态过程与生态格局关系认识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二者之间"过程为体,格局为用"的哲学关系。"体"即根本和内在的东西,"用"为"体"的外在表现。面对具体的规划区域时,分析问题的切入点和解决问题的着眼点都是"格局",但是规划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都是"过程"。围绕二者关系主线,建立了一个基于生态过程的区域景观生态格局规划方法框架,主要包括3个阶段的研究工作:分析区域历史景观格局演变过程,确定面向生态过程需求的生态格局以及制定提升生态系统功能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94.
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对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系统大气湿沉降中的氮素动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各形态氮月均浓度之间差别较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原因主要与人类活动、降水强度及频次、风向、地理位置以及氮氧化物自然排放有关;湿沉降的TN组成以TIN为主(51.38%~98.96%),TIN又以NH4+-N和NO3--N特别是NH4+-N为主,降水天气系统的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降水中各形态氮的组成;降水量与各形态氮浓度均呈较弱的负相关(p>0.05),而NH4+-N与NO3--N、TON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它们可能具有同源性。NH4+-N与NO3--N的良好相关性与其在液相中的反应有关;生长季是全年氮沉降的重要时期,其TN沉降量为非生长季的1.84倍,二者所占比例分别为64.78%和35.22%。除NO2--N外,其它各形态氮的沉降量均以生长季为主体;全年TN沉降量为7.57 kg/hm2,TIN/TON之比为5.47,TIN为沉降主体,占84.56%。NH4+-N和NO3--N是TIN沉降的主体,其所占全年的比例分别为52.55%和30.03%;氮是该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生长季的氮沉降对于促进植物生长直接生态意义重大,而非生长季的氮沉降对于大量补充次年植物生长初期所需养分的间接生态意义明显,其生态作用不容忽视;近年来湿地系统氮沉降量的降低可能是导致其退化的重要原因,其生态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95.
测量芦苇沼泽蒸散发量的渗流补偿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士国  王昊 《水科学进展》2007,18(4):496-503
提出了一种蒸散发实测方法——三筒补偿蒸渗仪法,可以在不干扰芦苇生长状态的原形条件下,直接测算出芦苇沼泽蒸散耗水量和水面蒸发量。扎龙湿地2004、2005两年的实测结果表明,5月中旬至10月中旬间的芦苇带平均蒸散量(AET)为812.1 mm,水面蒸发量(Ew)为433.9 mm;芦苇沼泽蒸散耗水量最大值发生在6、7月份,而水面蒸发量最大值出现在5月份;各月的AET/Ew比率变化明显,平均值为1.87。还根据实测数据建立了扎龙芦苇沼泽蒸散发的多元回归模型,可为湿地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996.
结合上海软土地基广泛分布的特点,以开挖深度达18.5m的M8线某深基坑监测为例,分析和讨论深基坑开挖施工对周边地面沉降的影响范围与大小的规律。  相似文献   
997.
道路建设的生态效应及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路建设和路网的扩展影响着道路周边生态系统格局、结构和功能,其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也受到了极大关注.从道路建设和道路网络本身的多尺度特征和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入手,在分析了道路工程对土地利用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道路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和道路的生态安全,指出道路景观尺度上的生态恢复是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合适尺度,并对道路工程的景观恢复途径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98.
薛亮  任志远 《湿地科学》2007,5(3):237-242
以西安灞柳湿地公园为例,在综合考虑湿地公园对城市生态安全影响的多种因素下,建立了湿地公园对城市生态安全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层次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建立加权求和定量评价模型,对西安灞柳城市湿地公园建成前后西安市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城市湿地公园的建立使西安市城市生态安全等级由建成前的相对不安全(0.646)提高为相对安全(0.665),这说明城市湿地公园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所在城市的生态安全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为进一步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9.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耦合途径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景观生态学自诞生以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了众多进展, 然而在景观格局与生态 过程关系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阐述了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有关概念和方法, 揭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开展耦合研究的必要性, 进而总结了耦合研究的一般方法, 并在此 基础上提出了耦合研究的理论框架, 即以一定区域为依托和一定目标为导向进行土地单元或生 态系统类型划分, 通过土地评价和模型集成将小尺度观测研究和大尺度空间动态模拟相结合, 在 实现区域目标的基础上, 构建具有良好适应性的耦合模型系统。  相似文献   
1000.
借助1997年二类调查数据,在AreInfo的支持下,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法,对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的森林景观要素空间分布与环境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金沟岭林场范围内,坡度和土层厚度对景观格局分布的影响极为有限,景观要素空间格局更多地受海拔和坡向综合控制,海拔是控制景观要素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坡向;森林景观总体分布是从河谷地低海拔榆杂林和杨桦林到高海拔红松云冷杉林;CCA排序图可将整个林场森林划分6组景观类型:榆树林景观、阔叶混交林景观、杨桦林景观、针阔混交林景观、阔叶红松林景观、人工纯林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