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在城市级实景三维建设中,对多来源、多尺度实景三维数据进行场景融合,能够进一步完善实景三维场景细节表达,提高城市级实景三维场景的完整性,满足实景三维场景局部更新机制要求。本文针对海量、异构、多尺度实景三维融合技术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探索并改进了多源实景三维数据的空间精度匹配与数据接边的方法,结合实景三维数据成果的标准化、轻量化处理方法,提升了实景三维场景调度显示效率,进一步扩大了实景三维融合成果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52.
随着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三维GIS和网络GIS在铁路领域中的应用逐渐深化。本文针对铁路线路三维场景空间信息服务,提出了基于三维开源引擎Cesium的铁路线路三维场景构建及网络应用方法,对Cesium架构与网络服务、线路三维地理环境构建、铁路工务基础设施工程组件三维模型构建进行了研究。为将铁路线路空间地理环境信息与铁路基础设施模型集成在Cesium三维引擎中,对铁路基础设施正向设计下的BIM模型进行了轻量化研究,实现了基于Cesium的网络化、跨平台、分布式铁路线路三维空间信息三维场景漫游、数据共享与功能服务。  相似文献   
53.
为研究沙尘天气对大气冰核浓度及尺度分布的影响,2010-2012年春季用FA-3型安德森采样器在沈阳地区开展了大气冰核观测,采样后的滤膜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静力扩散云室中进行统一检测分析。针对2011年5月11-12日一次典型沙尘天气过程,分析了沙尘过程前后大气冰核浓度和尺度分布与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沈阳地区春季大气冰核的本底浓度较高,约为0.8个·L-1(活化温度为-20℃);沙尘天气出现时可使大气冰核浓度突增10倍以上。约2/3的大气冰核集中在>4.7μm粒径段;有沙尘影响时,2.11~5.80 μm粒径段的大气冰核浓度增加最明显。大气冰核浓度的粒子尺度谱近似服从幂指数nD)=A·DB分布,其中A和B的数值在沙尘日明显大于非沙尘日。根据观测,建议在沈阳乃至中国北方地区春季有沙尘天气影响时应慎重选择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案。  相似文献   
54.
杨波  赵中华  左签含 《吉林地质》2009,28(1):109-110
介绍了大口径岩芯取样器设计工作原理,使用注意事项。取直径500 mm龙兴村二队深水井基岩样,在孔口操作取样器,使它产生水平推力,最终推断岩芯并取出。  相似文献   
55.
风积沙轻骨料混凝土冻融损伤及寿命预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伟  申向东  赵占彪  何静  俞婷婷 《冰川冻土》2015,37(4):1009-1015
基于浮石轻骨料混凝土为基础, 将不同质量的风积沙作为细骨料替代部分河砂, 研究风积沙轻骨料混凝土冻融损伤机理及服役寿命. 通过室内快速冻融循环试验, 定量分析风积沙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能. 在整个冻融循环期内, 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可分为直线下降阶段、 直线+曲线下降阶段、 曲线下降阶段. 以此为基础, 建立轻骨料混凝土直线和曲线双段式相对动弹性模量衰减方程, 依据5组混凝土的抗冻试验结果对方程进行了验证, 并预测其在西部地区的服役寿命. 结果表明: 直线和曲线双段式的相对动弹性模量衰减方程能够准确的反应混凝土冻融损伤劣化规律. 风积沙最优替代率为20%, 可以满足25 a的使用寿命. 损伤模型可为沙漠地区混凝土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57.
Gaseous formic and acetic acids in the atmosphere of Yokohama,Japan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Gaseous formic acid (HCOOHg) and acetic acid (CH3COOHg) were measured every 30 minutes during a 10 hour daylight period in August, and a 24 hour period in October, 1990 in the urban atmosphere of Yokohama, Japan. An aqueous nebulizer sampler and ion-chromatography exclusion (ICE) were used for the measurements. In the August experiment (0800–1800 local time) the mean HCOOHg concentration was found to be 7.3±2.5 ppbv. The mean CH3COOHg concentration was 3.8±1.2 ppbv. In the 24 hour experiment in October, concentrations of both acids were lower between 0800–1800 than during the same time-period in August (mean HCOOHg=4.4±2.7 ppbv, mean CH3COOHg=1.4±0.5 ppbv). In October, concentrations of both acids were higher in daylight hours than at night; sporadic high HCOOHg concentrations were observed. In both experiments the ratio HCOOHg/CH3COOHg of individual samples was usually 2.0 (mean ratio of 2.0 in August, 3.1 in October).  相似文献   
58.
The strength of lightweight concrete under triaxial compressive stress i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with the concrete triaxial apparatus designed by the authors, and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normal concrete under the same stress state. Ninety-five 100 mm cubes under twenty stress ratios are tested. As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crete, it is found that not only the mult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lightweight concrete is small, but also the ratio of the mult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to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small.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mediate principal stress on the multiaxial strength of lightweight concrete is discussed. The strength criteria which are expressed in the principal stresses and the octahedral stresses respectively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59.
泡沫轻质材料试验研究的均匀设计方法及配方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泡沫轻质材料是一种用于岩土工程的新型材料。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材料的配方试验,运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方差分析,分析了试验因素的主效应和因素间的交互效应,并建立有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采用最优化方法进行寻优计算,得出满足工程要求的最优配比。  相似文献   
60.
李明东  朱伟  汤峻  张春雷 《岩土力学》2006,27(Z2):132-136
在疏浚淤泥中添加固化材料和EPS颗粒制作成淤泥EPS颗粒混合轻质土,既可以资源化利用疏浚淤泥,又生产一种轻质高强的土工材料。强度是EPS颗粒混合轻质土最重要的工程特性之一,建立抗剪强度参数与原材料的性质和配比之间的关系式对于配方初步设计非常重要。EPS颗粒混合轻质土强度的形成是固化材料的固化作用和EPS颗粒的置换效应的综合表现,固化作用已经较为明确,置换效应的研究是确定强度的核心。在已知固化土(水泥土)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前提下,针对EPS颗粒的置换效应,根据其剪切面上力的等效关系和变形协调关系以及EPS颗粒的物理关系建立了其黏聚力与EPS颗粒密度和添加量之间的关系式,利用原材料的性质对计算方法进行了简化;利用直接剪切试验获取了淤泥EPS颗粒混合轻质土的黏聚力,验证了上述关系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