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428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Developing approaches to automate the analysis of the massive amounts of data sent back from the Moon will generate significant benefits for the field of lunar geomorphology. In this paper, we outline an automated method for mapping lunar landforms that is based on digital terrain analysis. An iterative self-organizing (ISO) cluster 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enables the automatic mapping of landforms via a series of input raster bands that utilize six geomorphometric parameters. These parameters divide landforms into a number of spatially extended, topographically homogeneous segments that exhibit similar terrain attributes and neighborhood properties.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our approach, we apply it to three representative test sites on the Moon, automatically presenting our results as a thematic landform map. We als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this approach using a series of confusion matrices, achieving overall accuracies as high as 83.34% and Kappa coefficients (K) as high as 0.77. An immediate version of our algorithm can also be applied for automatically mapping large-scale lunar landforms and for the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of lunar surface morphologies.  相似文献   
102.
全月球撞击坑形貌特征的识别与多指标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娇  程维明  周成虎  赵敏 《地理研究》2014,33(7):1251-1263
全月球撞击坑数据是支撑月表形貌研究以及月球工程探测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性数据,其全面性、精确性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甚至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基于嫦娥一号、Clementine多光谱等探月数据,智能化人工提取了全月球106030 个直径大于500 m的撞击坑,在IAU 公布的有名称的撞击坑及其描述形貌特征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描述全月球撞击坑形貌特征的指标体系并获得了所有撞击坑指标的属性值。针对现阶段尚无一套完整的全月球撞击坑数据库的现状,采用面向对象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组织全月球撞击坑数据,构建了包含位置、大小、形状、坡度、方向、中央峰、辐射纹等7 个大类52 个小类指标的全关系型数据库,其可对撞击坑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实现了对撞击坑数据的存储、检索、处理和应用,为其他月球科学研究基于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和应用提供了海量基础数据,为后续月球其他资源数据库的构建提供借鉴。今后将进一步完善更新维护全月球数据库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3.
厚度对月壤微波辐射亮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治国  平劲松  徐懿  陈圣波  陈思 《地理研究》2014,33(6):1015-1022
基于嫦娥系列卫星微波辐射计数据的月壤厚度反演是中国月球科学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辐射传输方程,数值模拟了不同频率、(FeO+TiO2)含量和表面温度条件下厚度对月壤微波辐射亮温的影响;基于嫦娥二号卫星微波辐射计(Chang’E Lunar Microwave Sounder,CELMS)数据,结合Apollo 计划获取的月壤厚度资料及其他月壤厚度资料,系统分析了厚度对CELMS观测数据的影响。结果表明:频率、(FeO+TiO2)含量、表面温度对亮温的影响远大于厚度对亮温的影响,是基于CELMS数据进行月壤厚度反演的重要影响因素;低频、低(FeO+TiO2)含量、低温条件下,厚度对CELMS数据的影响最大;利用3 GHz、凌晨时刻的CELMS数据进行月陆地区月壤厚度反演可行。研究结果对基于嫦娥系列卫星CELMS数据的月壤厚度反演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4.
月球表面主要矿物反射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分析了矿物在可见光及近红外区光谱生成的机理,介绍了月球表面最为主要的四种矿物——辉石、斜长石、橄榄石、钛铁矿,并分析了它们各自光谱特征及生成原因,讨论了造成同种矿物光谱差异的原因,给出了它们各自的标志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5.
TJ-1模拟月壤承载特性的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明镜  戴永生  张熇  王闯  吴晓峰 《岩土力学》2013,34(6):1529-1535
采用TJ-1模拟月壤作为试验材料,通过静力触探、静载荷试验的对比分析,探讨适合月壤承载力计算的经验公式,以期为未来载人登月时宇航员和着陆器登陆可能涉及到有关月面承载能力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参考。首先,使用近255 t TJ-1模拟月壤人工制备出13 m×12 m×1.2 m试验用地基,后在试验地基均匀布置6个静力触探测点和2个静载荷试验测点进行测试。针对太沙基承载力计算半经验公式以及规范和国内外学者提出的12个适合中密实砂土静力触探承载力计算的经验公式,对试验结果进行探讨。发现直接运用太沙基提出的半经验公式计算月壤承载力结果明显偏小,而由联合试验小组提出的经验公式 能够用来近似计算月壤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该经验公式在计算承载力时能够与静载荷试验值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106.
月壤及模拟月壤微观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比研究月壤与模拟月壤的微观结构,介绍了月壤的形成作用过程和5种基本颗粒类型;通过真实月壤照片,对月壤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火山灰为模拟月壤主体材料,对其成分进行了检测;对模拟月壤的火山灰颗粒进行了显微图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月壤存在胶结物微观颗粒,胶结物颗粒具有分支的组织形态和封闭的气泡,并且有金属铁珠存在;火山灰所含的主要成分及含量与月壤相似,经过粉碎的火山灰试样棱角较为明显,其纵横比峰值略小,稍显长条状,但与月壤比较相近,而复杂度因子则略有欠缺,说明颗粒还不够粗糙和多棱  相似文献   
107.
美国阿波罗月球样品的处理与保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嫦娥工程三期将进行月球样品的采集与返回,这是继美国Apollo和前苏联Luna之后,国际上最新的月球样品返回计划。月球样品的存储与管理方法将成为中国探月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特别是如何最大程度地保持月球样品的科学研究价值,避免或减少可能的样品污染等问题,不仅为工程部门所关心,也是月球科学家所极为关注的问题。文中主要回顾和总结了美国Apollo月球样品的处理与保存方法,包括月球样品实验室简况、月球样品初步处理方法、月球样品初步测试分析及相关实验简介和月球样品的保存方法等内容,以期为中国月球样品的返回和地面存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8.
依据行星对应区理论模型,以1900—2014年期间我国黄河流域发生的31个7级以上大地震为例,计算了对应年份的火星视位置、冲日位置以及月球回归赤纬,研究了火星视位置、冲日位置对大地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在月球回归赤纬角的天文背景下,火星冲日是触发大地震的第2个主要天文因子,黄河流域大地震受火星冲日位置的影响很明显;(2)火星视赤纬介于20°~22°之间时,是黄河流域的无震期,特别是在该视位置范围内冲日时,黄河流域不会发生大震;(3)火星在其它流域冲日时,如果月球回归赤纬也不对应黄河流域,则该流域将会发生大地震。诸天文因子共同作用,构成了某流域是否发生大震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09.
Investigation on Lunar polar area is almost every lunar mission’s primary objective in recent years. The rationale behind it is that illumination and ice resources in this area can be potentially very helpful for constructing lunar human base.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microwave rad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on by using the newly acquired Chang’E-1 Lunar Microwave Sounder (CELMS) data. Microwav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at Lunar South Pole (LSP) is distributed regularly with a style of "ring-in-ring", decreasing from equator to pole. Regolith temperature gradient is bigger at lunar equator than at polar area. Brightness temperature diurnal difference decreases with observation frequency. Microwav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maps at LSP and Lunar North Pole (LNP) have been made based on th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microwav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becomes to synchronize with elevation beyond -85° latitude. This phenomenon is related to lightening condition and indicates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t LSP. The brightness temperature anomaly cold points are potentially cold trap areas for water or ice while hot points imply plenty of illumination resources there.  相似文献   
110.
简化接触模型的月壤离散元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郑敏  蒋明镜  申志福 《岩土力学》2011,32(Z1):766-0771
根据月壤其颗粒级配可归类于粉质砂土。针对真实月壤所处的环境(无水、低重力场、低气压等),将Perko等2001年提出的月壤颗粒间的范德华力植入离散元分析软件PFC2D中,模拟了刚性边界下加入该模型与未加该模型试样的双轴压缩试验,研究了颗粒间范德华力对试样的宏观力学特性与微观颗粒接触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间的范德华力对试样的抗剪强度、体应变以及颗粒平均配位数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